中秋
是中国文化的一道醒目符号
在阖家团圆时
少不了与家人
一起赏明月、品月饼
尽享天伦之乐
但是
我们在吃月饼的时候有许多的讲究
不知道沉浸在欢乐中的你们注意过吗?
卫监君在此为您订制吃货秘籍
妥妥让您成为一位健康“吃货”
吃月饼,有讲究
宜早不宜晚
月饼是高糖、高脂食品,早上或中午吃可以补充能量,也不易发胖。但晚上则应少吃或不吃月饼,特别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更应如此,否则可能会增加血栓的风险。
宜鲜不宜陈
月饼大多含有较多的脂肪,一旦存放过久,容易发生变质,不利于健康。
宜少不宜多
月饼含油脂、蔗糖较多,过量食用可能会引起胃满、腹胀、消化不良、食欲减退、血糖升高等反应。老年人、儿童更不宜多吃。
宜与茶相配
由于月饼吃得过多会觉得油腻,所以品尝时宜多饮绿茶。茶能解腻,在绿茶中掺放少许花茶,饮起来香甜可口,效果更佳。
此外,吃月饼后最好多喝些功效茶,如开胃茶(酸梅汤等)、消滞茶(如以山楂、何首乌、决明子等中药材泡制,对于清肠胃颇具功效);也可以适当吃一些蛋白酶片帮助消化。
加给月饼的“头衔”
也要注意分辨
无糖月饼也有糖
“无糖月饼”广告声称其不含糖分,食用后血糖不会升高,是糖尿病人的福音。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可信。商家宣称无糖大多只是没有使用蔗糖,而是添加了甜味剂,如木糖醇等。月饼里的莲子、豆类、果仁以及月饼外皮中的面粉,都可以转化为葡萄糖,食用后也会令人血糖升高。
我国食品标签相关标准规定,一种食品如果要声称无糖,必须满足固体或液体状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不高于0.5克。制作月饼的主要原料面粉,本身就是碳水化合物,即使里面不添加蔗糖,也难以达到无糖食品的国家标准。由此可见,“无糖月饼”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无糖”。
“保健”月饼并不保健
有一些商家声称自己的月饼中使用了燕窝、鱼翅、鲍鱼等山珍海味,有保健作用,但这些月饼并不比普通食品更有营养。商家称它们具有保健功能,但都没有足够的科学依据,大多只是营销手段。更何况在月饼当中,鲍鱼、鱼翅、燕窝等只是少量添加,能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
为了配合食材风味,咸味月饼往往会添加食盐。对于患有高血压的病人来说,过量食用很容易造成盐分摄入过多。另外,加入鲍鱼、鱼翅等动物性原料的月饼,会更容易滋生细菌,也会增加安全风险。
购买自制月饼要谨慎
随着微商的兴起,自制网红月饼在朋友圈备受追捧。其实,这些月饼并不一定是专业糕点师所做,很多制作者只是兼职或者是烘焙爱好者。自制月饼宣称的“无添加”也只是噱头,因为很多原材料本身就是添加剂,如淀粉可以做增稠剂等。
其实只要能保证合理使用添加剂,完全不用担心安全问题。事实上,如果一味不使用添加剂,月饼的质量也很难保证。比如,如果没有合理使用防腐剂,月饼可能放几天就坏了。
哪些人群不宜吃月饼呢?
糖尿病人
因月饼含糖量高,吃得过多,可使血糖急剧升高,加重糖尿病患者体内糖代谢紊乱,使病情加重。以少食和不食为好。值得注意的是那些没发现糖尿病的人,吃了多年的传统食品,也会增加患病的几率。
十二指肠炎或胃炎的患者
吃月饼是一种口福,可是对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则不可图这种口福。因为吃月饼能促使胃酸大量分泌,强烈而持续地刺激溃疡面,会促使病情加重。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千万不要多吃月饼。因为月饼中的糖、油脂等可增加血液粘稠度,加重心脏负担,不利于患者康复,甚至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发病。
脂溢性皮肤病患者
如脂溢性皮炎、痤疮等患者。研究认为,这类皮肤病的发生、发展与糖类、脂肪的摄入过量有关。过多食用月饼会使皮脂腺分泌增加,使病情加重。
肝病患者
患有肝病的人不宜吃月饼,因月饼比较干、粗糙,加之患者食道下段、胃底静脉曲张充盈,血管变细,吃月饼后很容易导致食道下段破裂出血,造成病情恶化。
那么月饼到底该怎么吃才健康呢?
月饼的最大问题
在于糖和脂肪含量较高
热量也很高
不过
一年只吃这一次
只要不拿月饼当饭吃
适当食用也无可厚非哒~
1、要控制血糖和热量,分小块吃。
这样能品尝到多种口味,也不用担心血糖升高太快。
2、高血压、高尿酸患者,不宜吃咸味月饼。
含有海鲜、水产品的月饼,虽然原料添加量不明确,但由于是咸口,含盐量不低,还有火腿月饼、蛋黄月饼、榨菜肉月饼、牛肉月饼等。痛风、高尿酸、血压高的朋友们,还是要尽量少吃或不吃。
3、减少正餐的主食量,增加活动。
如果已经吃了或者打算多吃月饼,在正餐的时候要减少主食摄入。趁着假期,多做运动。
小贴士
礼盒里的月饼口味不同
保质期可能也有不同
选购月饼时
不要购买已过保质期的产品
还要注意查看礼盒及单件食品
包装上的标示
此外也要记得
按照月饼包装上的贮存条件和要求
来妥善保存月饼唷~
文源:人民网健康
图源:网络
欢迎关注健康四川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