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省级电子处方平台建立9月6日,全国首个省级电子处方信息共享平台在甘肃省全面启用,该平台由省卫健委牵头,联合专业第三方处方共享平台技术搭建方共同建设。平台以患者为核心,联合公立医疗机构、药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机构,通过对医疗机构处方信息、医保结算信息和药品销售信息的互联互通,实现电子处方信息实时共享,促进三医联动,加速处方外流。建立处方信息共享平台是医疗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甘肃如果成功了,这将是一项重大利好,对破解“以药养医”的难题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对整体医疗环境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电子处方共享平台如何运作?根据甘州在线的报导,医生为患者开具处方后,后台第一时间通过“智能+人工”的方式对处方进行审核,随后,患者就能收到一条包含取药码、处方总金额等信息的短信。对于不方便在医院取药的患者,可以根据短信提示选择就近药房进行“到店买药”,还可以选择“配送到家”。之后,患者来到一家有着“医院处方共享平台”标识的药房,只需通过扫描电子健康卡二维码,就能购买到处方药品。而对于慢病复诊患者,有了在医院首次面诊经历后,复诊时可选择就近药房,通过视频向医生问诊开药。图片来源:亿欧网甘肃省为什么能成为先行者?首先,甘肃的医疗供求矛盾极度突出。从供给侧看,甘肃各地区的医疗健康能力发展不平衡,医疗保障水平低,医疗人才资源匮乏,医疗设施基础薄弱。同时,甘肃省的慢病患者数量不容小觑,2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超过220万人,15岁高血压患者更是高达500万人。随着人口的增长及城镇化水平的提升,这种供求矛盾将还进一步被激化。此外,甘肃很早便开始探索建立全民健康信息系统,并有一定基础。据甘肃省卫健委统计信息中心副主任路杰介绍,“早在2016年,甘肃就开始做全民健康信息系统平台。现在,我们省、市、县、乡、村五级医疗卫生机构已经互联互通。”现在,甘肃省的全民健康信息系统已经整合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的各类信息资源,健康档案数据库、免疫规划、妇幼健康、重型精神病管理、死因登记等各类信息系统全部与平台对接。在此基础上,只要小幅扩展,便可将电子处方信息共享平台接入,获得全省处方信息。因此,即便全国有多个省份明确提出搭建处方流转平台,甘肃却成了先锋。电子处方共享平台能否实现处方外流?推动处方外流,加速医药分离,破除以药养医,让医院回归医疗的本质,是国家医改一贯坚持的目标。建设电子处方共享平台无疑是极大地推进了处方外流,但需要耗费大量资金在各个医院之间建立统一的接口和编码。例如,床位数小于1000张的小医院,改造接口要花20多万元,而床位数大于1000张的大医院,至少需要50万元。甘肃省卫健委坦言,医院的积极性不高,必须靠政府强势推动,才能打破原有的流转环节;而且从市级试点到省级落地的整个过程中,困难重重。处方外流涉及整个产业链各方利益的重新分配,是个极其浩大的系统性工程。之前上海等地的试点效果不明显,只是有条件对接几家药店,并未真正流转。业内有专家预测,医院可能会做到部分处方共享,但所有处方共享可能不太现实;如果院内处方流转不能确保安全合规,诸如出现电子处方和纸质处方两个版本的尴尬局面,就与建立平台的初衷背道而驰。根据甘肃省卫健委的计划,省级电子处方共享平台目前在省级8家公立医院、各市州三级公立医院、全省区域综合医改试点县(区)部分二级公立医院已经开展试点,2020年将在全省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推广应用。这一年多的时间,甘肃的电子处方共享平台能否成功运作,有多少处方能实现全面流转,我们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