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了一颗心脏,他在自治区人民医院重获新生

来源: 广西自治区人民医院/gx-hospital

9月16日上午,心脏移植患者陈先生达到出院标准从我院心血管外科·胸部外科出院了。历经1个多月的生命拉锯战,心脏移植让他重获新生。

患者康复出院时与医护人员合影留念


年仅37岁的陈先生患上了扩张型心肌病,于7月23日到我院心血管外科·胸部外科住院治疗。刚入院的时候他口唇紫绀,呈急性病容,双侧颈静脉充盈,心音低钝,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EF值(左心室的射血分数)仅有28%(正常成人为55—65%),仅为正常人的1/2。经过系统的内科治疗,陈先生的心脏功能并没有任何改善,7月26日复查EF值为18%,这说明他心脏功能极差,随时可能猝死。心血管外科·胸部外科主任李香伟多次组织全科医师进行病情讨论,认为陈先生的病情已发展到了终末期,心脏移植是挽救其生命的唯一办法。
 
在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家属同意了治疗方案。在李香伟主任的统筹管理下,一方面心血管外科·胸部外科继续予患者强心、利尿、补钾、吸氧、护肝、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另一方面科室联合医院移植科,发动OPO(人体器官获取组织)寻找供体,联合医务部、中心手术室、麻醉科、药剂科等多学科,做好心脏移植手术前准备。
 
陈先生是幸运的。8月16日上午,我院人体器官获取组织(OPO)接到报告,重症医学科一名患者病危,其家属同意捐献该患者器官,该患者年龄、体重均与陈先生相仿,血型相同。按照国家人体器官捐献的法规要求,医院将捐献器官信息录入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进行器官自动分配。经过系统分配,陈先生得到了匹配的供体。为保证供体质量,重症医学科对供体进行了缜密的维护。
 
李香伟主任介绍,供体最佳的移植时机在摘除后6小时以内,时间越短,供体受损越小,成功率越高,反之则供体损伤越大,并且很可能坏死不能使用。幸运的是此次心脏移植手术供体获取及移植均在我院中心手术室进行,这大大缩短了时间,每个环节都能做到无缝衔接,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8月17日14时,心脏移植手术开始,供体获取组和移植组同时进行。

 在供体获取的手术室里,医护人员举行了简单而又庄严的遗体告别仪式,向生命致敬,向捐献者鞠躬默哀。

历经约4小时,手术顺利完成。手术结束后,患者被送至心血管外科·胸部外科ICU监护。在李香伟主任的指导下,维护心功能及循环稳定、抗感染、抗免疫排斥、维护机体内环境稳态、维护肝肾功能、肠外营养支持等,所有治疗措施均同步有条不紊的进行。术后6小时20分,患者清醒,可完成点头、抬手、勾起脚趾等指令性动作;术后第19小时,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循环稳定,心脏收缩功能正常,顺利拔除气管插管。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术后EF值为55%。

心脏移植术后第6天,患者下床活动
 
本次心脏移植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院心脏移植技术稳步提升。我院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授予的广西唯一具备心、肺移植资质的医院,目前术后存活时间最长为13年。我院心血管外科·胸部外科拥有高精尖的医疗技术,处于区内领先水平,将给更多区内外终末期心脏病患者带来福音。


 
文稿作者:韦则/文  秦小敏  邓小苑/图

           文稿编发:宣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