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病贫血(即肾性贫血)是指由各类肾脏疾病造成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相对或者绝对不足导致的贫血,以及尿毒症患者血浆中的一些毒性物质通过干扰红细胞的生成和代谢而导致的贫血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CKD)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是慢性肾脏病患者合并心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效治疗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一体化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生肾性贫血的原因有下面三个方面:
1、红细胞生成减少:
(1) 肾脏生成和分泌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绝对和相对不足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这是发生肾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约90%的促红细胞生成素由肾脏分泌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刺激骨髓造血机能,对红细胞的正常发育和成熟起着关键性作用。慢性肾脏病时,由于肾实质遭到疾病的破坏,生产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数量减少,因而使骨髓造血功能降低,使红细胞生成减少,因此导致贫血,需要给与红细胞生成素的补充和替代治疗。
(2)肾功能不全时,某些毒性物质在体内的蓄积,对骨髓造血功能产生抑制,也可以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
(3)铁及其他营养物质的缺乏。慢性肾脏病患者时常因消化功能紊乱、厌食等原因致体内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等缺乏。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必须物质,慢性肾脏病贫血病人中的1/4~1/3存在铁缺乏,且患者贮存,动员、利用铁困难,影响血红蛋白合成并阻碍红细胞生成。如果慢性肾脏病患者存在维生素B12和叶酸等缺乏,将使幼红细胞分裂增殖障碍,同样也影响红细胞生成,出现大细胞性贫血。
2、红细胞寿命缩短:
慢性肾脏病常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体内产生过量的甲状旁腺激素,使红细胞易于破坏;出现肾功能减退时,体内蓄积毒素的作用,使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及可塑性下降,寿命缩短;红细胞代谢障碍和红细胞脆性增加,致红细胞自行溶解,微血管病变使红细胞受到机械性损伤而破坏,均使红细胞寿命缩短。
3、红细胞丢失增加:
肾功能减退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常有出血倾向,如鼻衄、牙龈出血、胃肠道出血、月经过多等,各种情况的失血均可使贫血加重。
生血宝颗粒由湖南省著名老中医欧阳锜研究员提供。主要由制何首乌、女贞子、桑椹、墨旱莲等七味药物组成,具有滋补肝肾、益气生血之功效。从源头补血,提升三系血。
治疗机理
• 诱导造血干细胞的生成
• 促进造血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 保护造血干细胞免受损伤
湖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采用生血宝颗粒配合腹透和血透治疗肾性贫血,结果表明治疗后 Hb和 HCT均明显增高,说明生血宝颗粒配合腹透和血透对尿毒症患者肾性贫血有确切的疗效。
疗效:生血宝颗粒在透析改善全身状况后,兴奋骨髓造血细胞反应。
使用方法:每次2包,每日3次,6周一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