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从一串串上升数字看通许县中医院变迁

来源: 通许县中医院/txxzyy666


这是2019年9月第25次推送


新中国成立70年来
中国人民团结一心
艰苦奋斗、砥砺前行
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了
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
对通许县中医院而言
也是一风雨兼程
春华秋实的难忘时光



建院30多年来,通许县中医院人一路探索,一路拼搏,一路担当。一串串向上跳动着的数字记载着沧桑巨变的奋斗历史,谱写着医院的发展篇章;一级级不断向上的台阶,镌刻着他们的精神与信念、追求与梦想。



医院从一穷二白开始,逐级逐步发展到科室齐全,从初始的仅有一个门诊部到如今床位过千的现代化医疗机构,从三五人团队到职工上千人,从“老三样”到拥有大型高精尖设备……每一串数字变化的背后都凝聚着全院职工众志成城、积极探索,造福患者、泽被民众的医者仁心。




从借用简陋狭小的诊室

到国家二级甲等医院


“刚建院时卫生基础薄弱,医疗资源匮乏,设备仪器落后,不像个医院。”通许县中医院1980年12月开始筹建,1986年12月正式建成。时任主管会计的一名老同志曾回忆说,医院刚成立时没有房子,就借用公疗医院7间破小平房作为工作场地。



1987年开始征地建院,地址就是现在占地6亩多点的妇儿医院东院。当时上级拨10万元,盖了15间平房。1992年又建造一个10间两层东楼。随着病人的增多,1996年开始动工建设四层2600平方医疗综合楼(现在的儿科门诊楼),1999年,建成投入使用。



医院真正的步入发展快车道还是进入新世纪之后。2000年下半年,医院步入困境,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更为严峻的是,此时,医院已连续两年业务收入为零、没有发过职工工资,连续多年没有缴纳职工养老保险金、职工常年上访告状。2001年12月,通许县政府决定对中医院实行改革。从此,翻天覆地的变化随之而来……



改革后,新的领导班子舍得投入,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医院就发生了显著变化,就诊患者越来越多。在原有的15间平房基础上又加盖一层作为病房,但还是满足不了患者住院需要。

2005年与卫校(现开封市中医药学校)附属医院实行强强联合,把内科、外科全部搬至卫校附属医院,形成了两个院区7个住院科室的发展规模;



2008年上半年,妇产科儿科6000平方米的病房楼开始兴建,6个月后投入使用;

2010年2月,医院新院(现在的综合医院)开始建设,当年12月31日投入使用,新建房屋面积2.6万平方米;




2013年,通过了省中医管理局二甲医院评审;

2014年9月,新建8000平方米的妇产科病房楼正式投入使用,同年10月儿科住院楼和门诊楼完成改造,住院条件显著改善。



至2019年,医院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2亿元,开放床位1200张,全年实现门诊量20余万人次,出院患者近4.5万人。



从“老三样”到高精尖医疗设备


“中医院成立初期,没有医疗设备,仅靠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老三样’为患者诊断。几年后,才购置一台县防疫站淘汰下来的X光机,比起现在真是天壤之别!”时任皮肤科首位医生、刚刚退休的皮肤科主任游开生见证了医院的变化。1994年医院开始建化验室、心电图室,设备是从北京军区医院买来的旧货,仅有小型 X 光 机、吸痰器、普通显微镜、心电监护仪等简单仪器。2001年底,增加了放射室、B超室。2004年和2010年分别投资666万元、2000万元,用于购买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先后购买了CR、数字胃肠机、双排CT等。


“老三样”

化验室


2012后投入逐年增加,一大批高新医疗设备陆续投入临床使用,如:64排CT、1.5T超导磁共振、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大型C臂、直线加速器等等。一件件高精尖医疗设备不断落户中医院,使诊断快速准确,为医院医疗技术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强后盾。












从医疗人员缺乏到卫生人才云集


通许县中医院成立初期,仅有10个人,其中行管后勤人员6人,医护人员4人。到1987年医务人员增加到42人,1996年增加到70人,2000年时,拥有职工87人。




改革后,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医院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上拓宽思路,不遗余力。为了解决人才短板问题, 医院大力实施专业人才培育、引进工程,围绕留得住创新机制,紧扣用得上精准培养,瞄准进得来务实引进,建立柔性引进人才库、组团参加高校双选会,着力实施“高素质人才”工程,人才结构更加合理,人才队伍迅速壮大。



一是积极培养院内专业技术人才。不定期选派医务人员到北京、郑州等先进地区进修学习,积极鼓励和支持医务人员利用业余时间攻读高一级学历,以及参加各类短期学习培训和学术交流等活动,使一大批优秀的中青年技术骨干脱颖而出,成为了医院的中坚力量。



二是积极筑巢引凤,引进高素质人才。2015年来,引进本科生600余名,并先后从福建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郑州大学等院校,引进和培养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50余名。




如今,通许县中医院人才济济,各个科室已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涌现出一大批知名专家和骨干医生。至2019年,全院职工近1000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者120余人,副高级以上职称者40余人。 


从缺医少药到医疗体系完善


30年前的中医院缺医少药,医疗体系不完善,无法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医院成立时,只开设有内科、外科、皮肤科,4名主治医生(胡孝兵负责看内科、娄文才负责看骨科、游开生负责看皮肤科、张中国负责看外科)。1987年科室又增加了一个眼科,2000年成立了一个妇产科。



此后科室逐年增加,至2019年,共开设肺病科(呼吸消化内科)、心血管病科、脑病科(神经内科)、肿瘤科、康复科、肾病科、五官科、普外科、肛肠科、妇科、产科、儿科、小儿康复科、新生儿科、糖尿病科、骨伤科等27个临床科室。建有标准化的两个化验室、两个净化手术室及重症监护室、血液透析室、导管室、腔镜室等,配备集中供氧系统、中央空调系统、数字化电视监控系统等现代化设施,为群众健康提供了技术保障。

标准化科室的建立不仅迅速开展了大量新技术新项目,还全面提升了医院的医疗诊治水平。其中,大量微创技术的应用解决了大批患者的病痛。同时,在常规检测项目的基础上,医院还积极开展甲状腺功能、激素类、肿瘤标志物、自身免疫疾病、过敏源、肝穿、肾穿、组织肿块活检、肾重度积水超声引导下穿刺造瘘、置管治疗尿路梗阻、肾重度积水、肾囊肿抽吸加无水酒精凝固疗法治疗肾囊肿、肝癌无水酒精介入治疗、肝脓肿在超声引导下抽吸加局部药物注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经尿道膀胱碎石取石术、经尿道膀胱癌切除术、经尿道输尿管碎石取石术,冠状动脉造影、心脏介入技术等一系列的检测项目,为老百姓提供了极大便利,减少了患者的痛苦,也降低了医疗费用,并达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早期恢复的目的。



从需要外出看病到就近享受优质资源


2019年8月14日,提到看病发生的变化,长智镇的李女士深有感触。她十几年前得了糖尿病, 家在农村,每次到大医院检查、拿药都要坐半天的车,花费一整天的时间。如今,中医院一台台先进的医疗设备纷纷落户,科室明显细分,名医名家不断涌现,医疗技术水平迅速提高,自己看病就不用往外跑了。     



2015 年以来,通许县中医院持续实施能力提升行动,不断创新建设机制,搭建推进平台,一项项紧追省内医学前沿的新技术、新项目不断开发应用,填补了县域诸多医疗领域空白。如我院超声介入科掌握的超声介入技术,屡次受到省市专家的褒奖,深受患者的好评。



远程医疗的应用,使得医院医疗服务流程持续优化,整体服务效能不断提高。医院先后与郑州大学一附院、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郑州大学三附院、郑州市骨科医院、开封市淮河医院、开封市中医院等协作办院。与这些医院的专家通过互联网进行对话交流,将患者的症状、病史资料、医学影像资料等信息互传后,专家不用到现场即可参与会诊,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研讨、商定适宜的诊断和治疗措施,从而免除了患者去大医院求医的高额费用,为疑难危重患者赢得救治时间。目前,医院诊疗服务范围辐射通许全县及周边县区的部分乡镇,覆盖人口160多万。



2018年11月,为更进一步服务患者,通许县中医院与麦豆医生签约推行“名医到家”项目,从此,北京三甲医院的专家医生每周六按时来到中医院,通许百姓无需亲赴北京,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到专家们带来的医疗服务。



心怀感恩和具有造福患者、泽泽被民众医者仁心的通许县中医院人,始终没有停下前进的步伐。随着二期工程的加紧实施,一个更加贴近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型综合型现代化医院将呈现在人们面前。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沐浴时代的春风
中医院频抽新芽

壮丽70年
走进新时代
搭乘改革的快车
中医人高歌前行

未来
我们同在


 



猜您喜欢:

【值得】为你百转千回,为你难以入睡

【壹周】情暖金秋,爱在九月

【直击无痛分娩现场】亲爱的,我想这样生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