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变魔术的医生爷爷,99岁仍坚持出诊,他是孩子们的“生死之交”

来源: 京华卫生/BeijingJKBB

张金哲院士和小患者的年龄相差了近一个世纪


“张爷爷,我生下来先天畸形,是您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使我从此获得了新生。这个恩情我是用任何方法也无法报答的,只有好好工作,同时教育好我的后代,让他永远善良待人。”像这样送来感谢信的患者有很多,作为医生张金哲院士可能无法一一记清,但来自患者的问候,却让他体会到了内心的温暖,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他研究、推动小儿外科不断发展的信念。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于北京儿童医院来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小儿外科创始人之一、北京儿童医院外科主任医师张金哲就是这样一位年复日久的镇院宝藏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没有一家正规的儿童医院,更不用说小儿外科。张金哲回忆,那时外科统计的手术死亡率成人约为5%,孩子高达29.3%。1950年,受儿科专家诸福棠和北京大学医学院院长胡传揆推荐,年轻的张金哲在北大医院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小儿外科专业。



年轻时初担重任的张金哲


张金哲院士每日查房研究治疗


从医70年,与新中国共同成长。张金哲不仅成功开拓了这个专业领域,也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好医生。


为了看病时对付那些哭闹的孩子,老人经常化身“魔术爷爷”,他白大褂的右口袋总是满满地装着小零食、小玩意儿,左口袋里则塞满小纸条,全是针对肠痉挛性腹痛、婴儿肛周血管扩张等几十种小儿外科常见病的症状、治疗要点和注意事项的,预备看完病送给家长。


张金哲院士在门诊时陪小朋友玩耍


已经99岁高龄的张金哲院士,仍然坚持每周两天定时出门诊。跟患者交朋友,是张金哲院士的行医原则,满怀着对小朋友们的爱,他书写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统计显示,张金哲创造了小儿阑尾炎30年15000例无死亡、急性绞窄性肠梗阻包括坏死休克患儿连续100例无死亡的纪录……



1945年起,一种名叫“婴儿皮下坏疽”的疾病肆虐全国各地医院的产房,夺走了许多孩子的生命,死亡率100%。对此,所有大夫都束手无策。张金哲琢磨,在发生大面积感染前把患处切开、放出脓血,能否缓解病情呢?这一想法得到了病理科同事的认可,却遭到临床大夫们的一致否决。1949年8月,张金哲刚刚出生3天的女儿罹患此病。“死马当作活马医,我没有选择。”张金哲说,“把患处切开了,或许孩子还能够成活;失败了,就只能面对死亡。”结果,手术成功了!他的女儿成了第一个婴儿皮下坏疽症的存活者。此后,这种疗法在临床中迅速推广。当年,患儿病死率就从100%降至10%,而后又降到5%。


“我和孩子们不是忘年之交,我们是'过命之交'啊!”



2000年,张金哲在意大利接受英国皇家学会小儿外科最高奖Denis Browne金奖。该奖项是英国皇家学会颁发给世界上对小儿外科有突出贡献的医生。从1967年开始,全世界每年选拔1人,亚洲迄今共有3人获奖。此后,2002年张金哲被授予印度小儿外科甘地金奖,香港外科学院及英格兰皇家外科学院授予张金哲荣誉院士。此外,张金哲院士毕生都在努力把中国的传统医学模式向人文医学转变,特别在儿科诊疗领域,他率先强调“让妈妈参与整个治疗流程”,确保患儿妈妈的知情权、参与权;在与患儿及家属沟通方面,他提出了“多哄少碰、多教少替”的八字方针,呼吁并指导全国的儿科医生改进医疗服务模式。


2015年,张金哲院士参加第二届中国儿科发展国际论坛


50年代小儿外科初创时,为患儿做手术的器械都与成人的一样。为了提高手术质量,张金哲专门建了一个小作坊,亲自动手制作和发明了50多样手术器械,现在国际医学界仍有多种以张金哲名字命名的治疗方法和器械,包括“张氏钳”“张氏膜”“张氏瓣”等,仍然应用于临床。


张金哲院士发明仪器


张金哲院士首创的仪器


即使回到家,张金哲院士也会继续坚持工作


“一生努力,两袖清风,三餐饱暖,四邻宽容。”老人在自传体《院士自述》中说这是他的修生之道。学生们说,其实这是老人一生的真实写照,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色彩的人,一个有智慧的人。每次接诊时他都起身说:“小朋友,你好啊”,而我们要说:“张院士,祝您一切都好!”


他一生谦逊,

为一身白衣披上无数赞誉;

他一世求索,

修得“大医”之名,

让无数患儿重新沐浴在阳光下。

让我们向大医至仁,大德无言的医学泰斗致敬!

明天就是张金哲老先生99岁生日了,

让我们提前祝张金哲老先生99岁生日快乐!




 素材提供:市卫生健康委离退休干部处/服务中心

北京儿童医院、央视网

京华卫生编辑部出品

THE END

欢迎留言,我们将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