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素养丨卫健委倡导减盐、减油、减糖,怎么减?看过来!

来源: 金牛计生/JNJS999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日前发布的调查显示:

  我国居民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为10.5克,远超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5克数值。


  居民家庭人均每日食用油摄入量为42.1克,超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推荐的25-30克的标准值。


 居民膳食脂肪提供能量的比例达到32.9%,而《膳食指南》中推荐的上限值为30.0%。


 我国人均每日添加糖的摄入量约为30克,而世界卫生组织鼓励人均每日添加糖的摄入量控制到5%以下,或不超过25克。


 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也分别增加了1倍和2倍。



针对这样的现状

三减(减盐、减油、减糖)

已成为整个国家和社会面临的问题


摄入现状:10.5g/d,超标1倍

高盐危害:高血压、脑中风、胃癌

摄入现状:42g/d,超出推荐量40%

高油危害:肥胖、心脑血管疾病

摄入现状:30克/天,超出推荐量20%

高糖危害:肥胖、龋齿



“三减”但难就难在,道理都懂,不知道该怎么做!


减盐五招


很多人减盐减不下来,是因为一下子骤减,难以坚持,其实,减盐需要循序渐进,每天少一点。久而久之,你惊喜地发现,口味真的变淡了!


学习量化 逐渐递减

购买小盐勺,在炒菜加盐时候做到心中有数。每天逐渐减少用量,以一家三口为例,每天的盐摄入量不要超过18g/d,一袋400g的盐就能使用23天。


替代法

烹饪时用其他调料加重口味,吃起来,口感没什么差异。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喜欢在菜放咸之后,就加糖,虽然确实能中和咸味,但盐和糖的摄入量都蹭蹭的上升了。推荐做法是加水稀释,或者加入一些食材吸味,比如土豆、豆干、干菜。


改变加盐顺序 出锅前放盐

盐放得太早了,都融到菜里去了,你会觉得没味,不知不觉中又加入很多盐。还会让蔬菜中的汁液流出过多,造成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大量损失。如果在出锅前撒上一层薄薄的盐,就好多了。



小心隐形盐

家中很多调料其实都含有盐,放了之后,要减少盐的添加。


控制高盐食物

这些食品要少吃,如果控制不住,来算数!我们都知道,食品包装的营养成分表里,必须标明钠的含量,而1g盐=400mg钠!掌握了这个方法后,真的可以帮你禁嘴不少。


减油三招


使用控油壶 做到用油有数

建议每天把全家应食用的油倒进去,而不是一次性倒满,炒菜时,用油均从壶中去除。


烹调方式多样化

多采用以下烹调方式,少放油和盐,享受食物天然的味道。多选用原味蒸、煮、炖等健康烹调方式,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制品。


少吃油脂食品

带有“酥、脆”的食品,少摄入油炸食品和反式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



减糖四招


减少食用高糖类包装零食

典型代表就是饼干、冰淇淋、巧克力、糖果、糕点、蜜饯、果酱等。那其它高糖零食如何辨别呢?可以看配料表,糖的排位比较靠前,就说明含量较高。实在想吃,建议选择小包装的购买。


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多选择茶、白开水、纯牛奶来代替糖饮料。含糖饮料是儿童青少年摄入添加糖的主要来源,建议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用白开水替代饮料。婴幼儿建议喝白开水为主,制作辅食时,也应避免人为添加糖。人体补充水分的最好方式是饮用白开水。


外出就餐巧点菜

糖醋排骨、咕咾肉、锅包肉、鱼香肉丝都是含糖量较高的菜,尽量少点或不点。


用有甜味的食材代替添加糖

值得注意的是:无糖中创造甜味的是人工合成甜味剂。甜味剂不是营养素,不会产生能量,也不能被人体利用,摄入过多甜味剂恐加重身体负担。



来源:微信公众号“健康安徽HealthyAn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