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这类药物会造成肝损伤吗?

来源: 浦东卫生计生/pdwsjs
  他汀类药物作为目前最为有效、全面的降脂药物,在临床中应用广泛。特别是对于冠心病患者,是二级预防的常规用药。另外,对于无症状的动脉粥样硬化高危患者,他汀类药物也是一级预防的主要药物之一。在临床实际应用中,患者通常会担心他汀类药物的各种副作用,特别是其对肝功能的影响今天小卫就来和大家聊聊这方面的问题!



01

肝功能异常的发生原因


  肝功能损伤并非他汀类药物独有的不良反应,事实上由于很多药物都通过肝CYP450酶代谢途径,甚至包括某些食物:如西柚。与其他药物或食物的相互作用可导致某些他汀类药物浓度改变,从而改变临床的预期作用,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因此,服用他汀类药物的同时,还要兼顾其他合并用药和饮食,注意有无药物之间的互相作用从而导致肝功能损伤的风险增加。


  另外,除了药物因素以外,患者本身的因素,如基因、高龄、女性、有肝病史、糖尿病、HIV感染、营养状态、过量饮酒等,也可增加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




02

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


  临床试验提示,应用他汀类药物后肝功能损伤的总体发生率约为1%~3%,其中多数患者仅表现为轻度升高,不超过正常上限的3倍。少数情况下肝脏转氨酶可严重升高,但黄疸等严重不良的发生率极少。

  2012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官方发布信息,删除服用他汀类药物前的肝功能监测。FDA专家解释,进行此种修改的理由是,他汀类药物所致的严重肝损害仅罕有发生,且是不可预测的,因此常规监测肝酶似乎不能发现或预防严重肝损害。虽然他汀类药物有肝酶异常的副反应,但并非他汀使用的禁忌症。




03

出现肝酶升高怎么办?


  治疗过程中发生转氨酶轻度升高(超过正常上限50%以内)的患者一般认为无需减量或停药,建议每4-8周重复检测肝功能。


  若肝酶持续增高,不超过3倍的建议减少原有他汀剂量或换用不通过CYP450酶代谢的他汀,加用保肝药一起治疗,或者先停用他汀,行保肝治疗再降脂治疗。


  若肝酶进行性增加且超过正常上限3倍以上,或出现肝脏损害的其他临床症状如食欲下降、乏力等消化道症状甚至黄疸,且无其他原因可解释,则应考虑立即停药,并予以保肝药物治疗。




04

使用他汀的注意事项


  基于我国具体情况,建议在接受他汀治疗前以及他汀治疗4-8周后常规检测肝功能。若无异常,以后每6-12个月复查一次即可。对于药物性肝损的高危人群甚至可以服药2周即检测肝功能。




05

不耐受他汀治疗者的处理方法


  在临床上,有部分患者因肌痛等其他原因完全不能耐受他汀治疗,也有不少患者(心血管病的高危人群)经过常规剂量他汀治疗后胆固醇水平仍不能达到目标值以下,还有以下措施可供选择:


1、更换另一种药代动力学特征不同的他汀类药物;


2、换用其他可以降LDL-C的药物如依折麦布或PCSK9抑制剂等;


3、联合用药: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或PCSK9抑制剂可进一步降LDL-C,他汀联合非诺贝特可治疗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都升高的混合型高脂血症;


4、中医治疗:应用舒肝去脂作用的中药;


5、加强生活方式干预,特别是要加强饮食控制与合理运动并控制体重。




  总之,只要合理应用并注意检测肝功能,尽早识别和处理药物不良反应,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的益处远远大于其潜在风险。因此,对于他汀类药物的肝功能损害,不必过度担忧。












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不断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向前进。


本文来源:上海市东方医院


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我们“浦东卫生健康”公众微信,每天都会有准确、精彩的健康资讯推荐到大家哦!




小卫和小薇,祝您健康每一天!

长按二维码关注浦东卫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