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老师们长期伏案工作,很容易因为劳损而引起肩周炎,导致举手困难。特別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软组织的退行性病变,对各种外力的承受能力减弱,长时间举手板书,右手(大部分人习惯右手板书)更容易引起肩周炎,严重时会影响生活和工作。
肩周炎俗称凝肩、五十肩
广东省中医院传统疗法科主任陈秀华教授介绍,肩周炎俗称凝肩、五十肩。肩周炎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夜间特别疼痛,逐渐加重,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而且会越来越严重。肩周炎的常见症状为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而中医传统疗法——刮痧,可以帮助舒缓肩周炎的症状。适逢教师节,羊城派记者请陈秀华教授谈谈如何用刮痧缓解肩周炎症状!
47岁的黄老师
左肩痛两月余得到缓解
【陈秀华教授正为肩周炎患者刮痧治疗】
因左肩关节疼痛两个多月贴风湿药膏没有明显好转,在广州某中学任教的47岁的黄老师担心开学影响工作,于是趁暑假期间来到广东省中医院传统疗法中心陈秀华教授处就诊。检查发现黄老师除了左肩周关节疼痛,伴手上举及外展功能障碍。分析后陈教授认为黄老师病因在于肝肾阴虚,湿热瘀阻。在为黄老师在颈项部及左肩部循经刮痧治疗后,黄老师沉重的左肩倍感轻松,可以从90度往上伸展到150度,往后曲伸的功能障碍亦马上缓解。
刮痧是个技术活,
选对穴“出痧”很关键
陈秀华教授介绍,治疗肩周炎,刮痧选穴为风池、肩井、肩髃、肩髎、肩前、肩贞、阿是穴、曲池、手三里、外关。
首先在穴位上涂上刮痧油(如植物油、药油等),以防止刮痧板刮伤皮肤,同时亦可滋润皮肤。然后,用刮痧板(如牛角板、玉石、砭石,或者银元、陶瓷汤匙代替亦可)与皮肤成45度夹角,由风池刮向肩井,单方向刮拭。皮肤局部出现红色粟粒状,或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即可。然后可以从肩前向肩髃刮拭,从肩髎到肩贞刮拭,遇到关节要避免过度用力,以出痧为度。
另外,可以找阿是穴,即肩部的压痛点,适度刮拭至出痧即可。最后,沿着手臂的曲池、手三里到外关,单方向由曲池到外关刮拭,以出痧为度。
各部位取穴方法
风池: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取穴法:正坐或俯卧位。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大致与耳垂齐平处,用力按压有酸胀、脑部沉重感,即为此穴。
肩井:在肩上,前直乳中,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高处取穴。
取穴法:坐位。先确定大椎穴与肩峰最高点(肩部最高骨)的位置,再取两者连线的中点,在两筋之间,按压有明显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肩髃:肩峰前下方,三角肌的上部,上臂外展平举时,肩前呈现凹陷处。
取穴法:坐位。上臂外展,在肩部高骨(锁骨肩峰端)外,可见肩关节上出现两个凹陷,前面的凹陷处即为此穴。
肩髎:在肩部肩髃后方,上臂外展平举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
取穴法:坐位。用力握拳,屈肘,上臂外展,可见三角肌鼓起,在其后下缘肩缝(肩部最高点)直下处有凹陷沟,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肩前:在肩部,当腋前皱襞顶端与肩髃穴连线的中点;正坐垂臂取之。
肩贞:在肩关节后下方,肩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
曲池:坐位。屈肘成直角(形如拱手作揖),肘弯横纹尽头处即为此穴。
手三里:在阳溪与曲池的连线上,肘横纹下二寸处。
外关:抬臂俯掌,从掌腕背横纹中点直上3横指,在前臂两骨头之间的凹陷处,按压有酸胀感,即为此穴。
刮痧禁忌:
同一部位至少间隔3~6天
刮痧后应等三小时后再洗澡,刮痧后要等皮肤毛孔闭合恢复原狀后再洗澡,以免风寒之邪入侵体內。通常需等待三小时左右。
此外,不可在原刮痧处进行补刮。同一个部位刮痧应至少间隔3~6天刮一次为佳,不可过于频繁。如果前一次刮痧的部位痧印未退,不建议在原处再次刮痧。
来源:羊城派 文:羊城派记者陈映平
通讯员:袁嘉励
编辑:王军飞 责编:宋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