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2019年9月18日西部农业“非瘟疫苗研发进展解析”电话会议纪要(大飞象整理)
嘉宾:哈兽研下属公司疫苗专家
核心观点:
疫苗大约11-12月能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临床试验只能由通过质量验证的企业完成。哈兽研已通过,中等养殖单位想要参与临床试验必须通过质量验证。
经过第一批商品猪约6个月的临床试验后,预计明年 9 月份会下发临时性批文,疫苗最快明年年底能上市。
上市初期政府大概率会管控价格,出厂价约3元,成本为1元左右。
新兽药监测期内最多只能有三家企业生产疫苗,其中一家可以确定是哈兽研下属的哈维科,其他两家不确定。
国内的兽用疫苗研发需要经历实验室研发、临床试验、新兽药注册等阶段。
实验室阶段
我国兽用疫苗研制实行行政审批制。主管部门根据法律法规对企业提交的疫苗研发申请进行层层审核。目前非洲猪瘟疫苗的研发处于实验室阶段,但已经接近该阶段尾声。实验室阶段的疫苗研发依据现有的20多个法律法规开展,每一环节都有据可依,因此只要达到要求就不会在该阶段拖延时间。非洲猪瘟疫苗实验室阶段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据此来看非洲猪瘟疫苗未来上市的可能性很高。虽然实验室研发已经接近尾声,但有两个试验仍在进行。一是疫苗产品保存期实验,即检验疫苗保存多长时间仍然有效。二是疫苗免疫持续期试验,即检验疫苗保护效果的持续时间。
目前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是已经向农业农村部提交了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申请(涉及基因工程的活疫苗要开展下一步临床阶段都需要此证书),在等待农业农村部审批。
疫苗临床阶段
疫苗研发单位将疫苗临床阶段数据加上实验室阶段数据汇总后向农业农村部提交临床试验申请,经农业农村部兽药评审委员会专家团队评审通过后进入疫苗研发的临床试验阶段。等待期间一般同步进行用于临床试验的中试产品的生产,生产的中试产品应不少于5个批次。
目前等待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审批以及之后的临床试验审批。等待期间中试产品将生产完毕。但在临床试验之前,中国兽医药监察所将按研发团队提供的检验方法和标准对中试产品进行复检,复检合格之后才能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临床试验。2018年后临床试验执行更严格标准。临床试验只能由通过质量验证的企业完成。哈兽研已通过,中等养殖单位想要参与临床试验必须通过质量验证。
临床试验周期较长,预计在一年至一年半之间。临床试验阶段存在两个耗时且不确定的问题。第一是临床试验动物疫苗免疫持续期的试验,免疫持续期越长,试验所需要的时间越长;第二是确定疫苗对免疫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这个问题又分为两个层面,第一是确定疫苗对商品猪生产周期的影响;第二是确定疫苗对种猪生产周期即繁殖能力的影响,该研究的时间可能会有弹性,这是因为农业农村部疫苗质量管理规定要求针对对动物生殖系统造成不可逆伤害的病原研发疫苗时,应对猪的子序幼序进行免疫试验,需要一直观察免疫猪的幼序直至长大产子,这个周期可以达到一年以上。综上,目前国内猪养8个月配种,妊娠需要4月左右,再加上之前准备和之后各个周期以及临床试验数据的汇总、报告形成,最终需要一年半时间。
新兽药注册
在新兽药注册时,除了前面所有阶段的数据,疫苗研发单位还要提交用于复检的样品。按农业农村部规定,新兽药注册需要经过若干审批环节。在全部环节一次性通过的情况下,通过所有审批环节最多需要330个工作日。
批准文号审批
下一步为批准文号的审批,此阶段较快,在全部环节一次性通过的情况下,一般在两个月之内就可以完成。
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综上,正常兽用疫苗产品需要经过至少三年时间才能上市。但是,针对重大动物疫情急需疫苗,国家规定可以下发临时批文,农业农村部在临床实验阶段根据临床试验结果组织专家论证,通过后下发临时批文,在此种情形下,乐观预测明年9月前后下发临时批文;但是从获得批文到产品上市仍然需要2个月的准备时间, 因此可销售产品最早在明年年底上市;上市时间可能更晚,因为农业农村部的审批环节不可预测。
中国非洲猪瘟疫苗研发快于欧美国家
第一是国内国外对猪肉的依赖程度不一样。中国肉类消费中猪肉占主流,而国外发达国家牛羊肉占主流;第二是国内国外的疫情处理方案不一样,国内疫苗免疫配合扑杀,且扑杀往往只有象征意义(已经通报的 150 多起事件预计远少于现实发生数);政府财政补助不够,难以弥补养殖企业因扑杀承担的成本,从而养殖企业不能接受无问题猪也像问题猪一样被扑杀;只有在个别地区控制不住时才扑杀;与之相比,国外发现一个杀一个,并且国外补助高,从而使企业主动反馈疫情。因此在中国,国家拨付大量资金支持疫苗科研,非洲猪瘟疫苗前景大;国外研究疫苗主要是企业行为,在国外疫苗即使研发成功,也没有很大市场,因此近几年虽然外国有有关疫苗的专利,但后续迟迟没有进一步进展。
国外目前进行的非洲猪瘟疫苗研发,仍然是学术科研。中国借鉴国外疫苗所取得的成绩和失败经验进行非洲猪瘟疫苗的研发,国外证实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DNA 疫苗无效,中国借鉴国外经验走基因缺失路线,目前此路线较好。但中国路线与国外有差异, 国外主要进行单基因缺失,哈兽研进行双基因缺失、联合同步缺失。该路线安全性有效性更理想:实验室猪接种后没有异常,极个别(3%)猪可能会有发烧现象但 1、2 天之后恢复正常,接种后猪精神正常、采食正常,接种疫苗后猪的脏器组织正常、病理学检验正常,疫苗免疫后猪不会向外排放毒传给没有免疫的猪。
关于毒力返强和毒株变异
我们按规定做五代检验,证实疫苗在猪体内的传播不会超过两代,猪接种后一两周之内检测不出活毒存在,其分泌物接触到其他猪也不会传播毒;疫苗不会造成流产、不会造成仔猪发病,因此目前实验室阶段的疫苗安全性没有问题。在有效性上,模拟自然感染情形下疫苗保护率达到 95%,其中口服疫苗保护率 100%,但肌肉注射保护效果下降;免疫一次提供的保护差于免疫两次。
关于有可能获准生产疫苗的企业
临床实验审批通过之后就会公布名单。报临床试验申请时有合作想法的企业就会联名提交审批,批文会在报请企业当中选择首批疫苗生产企业。根据 2013 年 1 月 1 日农业部1899 号公告,新兽药监测期内最多只能有三家企业生产疫苗。其中一家可以确定是疫苗研发单位哈兽研下属的哈维科,但其他两家不确定。由于非洲猪瘟影响大、市场容量大,农业农村部也可能开绿色通道,增加生产企业。
Q&A
两个靠谱的说法:第一,温氏在广东拿到了哈兽研的产品,有可能,不知是真是假,反馈结果很好,发病猪接种有效果,不发病猪接种保护效果好。第二,长春的军事兽医科学院研究数据表明疫苗有八成保护效果,但是能拿到的企业有限,拿到的企业数量有限,自己用完不会向外流转。
有西班牙的疫苗中试产品,用完之后猪损失大。西班牙疫苗临床之后安全性出现很大问题,用完之后猪出现临床症状,导致疫苗研发终止;该疫苗中试产品流入后毒株与国内毒株重组造成疫情流行的情况可能出现,但威胁程度与现在的野毒比较小,也有可能疫苗对前者保护效果不够,有可能进一步研制针对性疫苗,类似于口蹄疫禽流感出多价苗, 根据疫情变化逐步推出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