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州中医院】李氏“虎符铜砭”刮痧

来源: 靖州黄帝内经医药科普/zxl-465385384


李氏“虎符铜砭”刮痧 基础理论 ,起源 《素问·异法方宜论篇》论述中医有砭石、 毒药、灸、针、按跷和导引六种医术,其中砭法为六法之首。

东汉 之前尚有砭法医治的记录,自东汉以后史书和医学典籍上已不大见 有关砭术的记载。´ 康熙十四年,医家奇人郭志邃着《痧胀玉衡》,此书是 杏林寻宝 拜师传承 李氏砭法是李道政先生经 三十多年古中医理论的研究 和临床实践的探索,在治愈 许多疑难杂 李氏砭法,又称李氏 刮痧疗法,是指用虎符铜 砭(黄铜刮痧板)通过徐 而和的手法在人体皮部上 刮痧调动阳气治病扶正祛 邪,以通为治,以通为补, 以通为泻,以通为健的治 疗方法。 

李氏砭法的定义 刮痧工具介绍 刮痧并不限于工具,各种材料都可,如:苎麻、棉纱 线团、铜钱银元、瓷碗、瓷调羹,或小蚌壳、檀香木板、 沉香木板、牛角、瓷板、玉板、不锈钢板、砭石、白铜、 黄铜、紫铜、塑胶板以及盐、姜等。世人皆以泗滨砭石为最优,而临床经 验显示,黄铜最佳。

它是非常好的导体,当需要用手法给病患入脉之气 导热时,黄铜用时短效果好。同时黄铜的声音独特,诸 如锣、钹、铃、号、西方的铜管乐器等都是用黄铜制作, 皆源于它独特的音质频率。

刮痧时,黄铜与人体能达到 非常优的共振频率。在临床中,黄铜材质的工具刮痧最易出痧,治疗效 果也最好。 

 虎符铜砭取汉代调兵虎符为形,应《素问-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 “经气以至,慎守勿失,深浅在志,远近若一,如临深渊,手如握 虎,神无营于众物” 。故为神,形神兼备,此也。• 除六淫“风寒暑湿燥火” , • 调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 内通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外联四肢百骸;• 中医治法“解表、涌吐、泻下、温里、清热、补益、和解、理气、 理血、祛湿、祛痰、固涩、润燥、升降”尽在砭下。• 如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如高屋建瓴,势如破竹,持虎符铜砭,奈 何以病懼之。

• 1、特殊材质:虎符铜板由黄铜所制,能与人体达到非常优的共振频 率; 

• 2、刮拭升温:刮拭部位温度升高,入脉之气也是加温的;

• 3、化解瘀结:寒则聚,热则散。入脉的气温度加高,有利于化解脉 里瘀结;

• 4、能量更强:铜板在穴位上进行旋转磨,入脉的气也是旋转的,穿 透力强,有利于把气通达更远更深的部位;

• 5、效果佳:刮痧的效果取决于气渗透的深度。旋转的气更容易通达 脏腑,增加疗效。虎符铜板特点 铜砭刮痧治病原理

• 十二皮部是人体最佳的排毒部位和排毒器官 

• 十二皮部、皮毛、腠理、经络、脏腑相互关系 • 刮痧动阳气治病扶正祛邪,以通为治,以通为补,以通为泻,以通 为健,手段有补泻,目的只有一个,是为了通。刮痧是让他整个人 气血流动起来。刮痧完全从调动功能入手来解决生命活力问题。

• 因此皮部刮拭造气要治脏腑的病,必须经卫(气)而入营(气), 让气一层层往里走去触动病,再把它一层层往外推。气至病所定要 透皮入骨,经反复催气才能气冲病灶,得气见效。铜砭刮痧治病层面 • 刮痧治病层面——肌肤之痧、血肉之痧、脏腑之痧 • 肌肤之痧:一刮马上冒出来,比较平 • 血肉之痧:在一片平的红的痧里,开始有紫红色的痧爆出来,这就 是比较深层的血肉之痧。 

• 脏腑之痧:脏腑之痧不会出得很厉害,它在很深的地方,板刮过去 的时候有结块,一棱一棱,刮透了以后,当时不一定出痧,但过一 个晚上后这个地方会发紫。铜砭刮痧手法要领 

• 刮痧要领:“徐则甘而不固”“不徐不疾”--“徐而和”

 • 关键掌握火候。• 刮痧造气,能造正气也能造邪气。• 催气,气至病所,病灶部位迎气,候气,得气,气冲病 灶。气不及,疗效差, “气之余,便生火” 。手法正确, 火候把握,才能得谷气,患者术后不累,亦见效。《针灸内篇》中说:凡针入穴,宜渐次从容而进。攻病者知酸、知麻、 知痛,或似酸、似麻、似痛之不可忍者即止。这里强调“不可忍者”的限 度,不宜过量。杨继洲论:凡刺浅深,惊针则止;凡行补泻,谷气而已。”对于施行 补泻手法,主要在于掌握“谷气” 。何谓谷气?《灵枢》中说:“邪气来 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说明比较和缓的,病人能耐受的是“谷 气” ;相反较为急暴的,病人难以忍受的就算不上“谷气” ,而称为“邪 气” 。因为皮下“紧而疾”的感觉不如“徐而和”感觉更具有持续作用, 有利于“守气”而不“失气” 。刮痧系“谷气至而止” ,肌肤之痧是卫气层面,使“阳邪出” ;而血 肉之痧是营气部分,使“阴邪出” ,再刮脏腑之痧而入谷气,那自然可祛 除外部邪气而守住入脏腑之谷气。“谷气至”是已补而实、已泻而虚的结 果。杨继洲所说的“凡行补泻,谷气而已”即此。而达到入“谷气”的层 面不仅需循章法,而且需守静笃,闻火侯,这需有时间来保证,文火相炖, 不然难得“谷气” ,治疗的效果便不尽人意。(参见《师说》问2) 何为“徐而和” 、 “谷气”?虎符铜砭刮痧技法 刮痧引邪出表,引邪下行 1、自上往下刮:人体的气机升降出入,下行为顺,上行为逆。刮痧时 患者以坐姿刮痧为主,从上至下刮拭,造气的力与地之引力形成合力, 倍增疗效。2、重病刮骨头:第一刮脊柱骨、第二刮锁骨、第三刮胫骨。非此不能 起死回生,是临床最安全效果最佳的方法。注:刮锁骨的方向:由外往里刮(箭头)。重点穴位:缺盆、气舍 小腿胫骨 锁骨 脊柱骨 缺盆穴:锁骨上方有一凹陷(锁骨 上窝),凹陷中点,按之 酸胀处即为此穴 气舍穴:锁骨内侧端之上缘,当胸 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 缺盆 头之间。气舍 3、李氏砭法一绝:开四井,排痧毒 痧毒在人体内流动,可谓“流痧” 。疏通背部阳脉(督脉、膀胱经), 把痧毒赶到四肢,开手脚“四井” ,抽出人体血液的痧毒,危重病人只 要能如此出毒,病情立刻好转。磨黑痧要领:先疏通督脉、膀胱经,然后加少量刮痧油刮磨四肢。黑痧 出到一定程度再加刮痧油刮洗。注:手法徐而和,少油磨,多油洗。4.谿谷理论 • 《内经》原文对谿谷的解释见于《素问·气穴论篇》:“肉之大 会为谷,肉之小会为谿,肉分之间,谿谷之会,以行荣卫,以 会大气。” • 杨上善所撰《黄帝内经太素》“分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 谿” ,并在文后注曰: “以下言分肉相合之间,自有大小。大者 称谷,小者名谿。” • 由此可见谿谷会于肉分之间,同样是通行荣卫、会合大气的场 所。所谓大气,参见《灵枢·五味》中“谷始入于胃,其精微 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其大 气之搏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 ,可知,大气仍从属 于行营卫之道的谷气精微之气,与营卫同质。因此,谿谷之会 亦是人体通行荣卫之所,在其文后更指出“谿谷三百六十五穴 会”之文,同示谿谷穴会,共通荣卫。治病理论思想总结 

• “通”为主线:以通为治,以通为补,以通为泻, 以通为健

 • 以肝论治:肝胆论,五脏病都是由肝胆引起的。参考《玄隐遗密》(道家口授,白云观三申道长 整理) • 谿谷理论的临床运用 • “徐而和”技法 • 开四井,排痧毒 治肝十法,归为一法,治肝实脾。 

• 一、心为肝之子,急则泻其子。

• 二、肾为肝之母,虚则补其母。

• 三、肺为气之主,肝气上逆,清金降肺以平之。

• 四、胆在肝叶之下,肝气上逆必夹胆火而来,其犯胃也, 呕吐夹酸夹苦,酸者肝,苦则胆火,宜平其胆火则肝火 随之而平,所谓平甲木以和乙木者。• 五、肝阳太旺,养阴以潜之,所谓介以潜阳。

• 六、肝病先实脾,是仲景法。

• 七、肝有实火,轻则用左金丸,重则用龙胆泻肝汤亦应 手而愈。• 合内经三法,辛以散之,酸以敛之,甘以缓之,后人立 方,合三法为一方,谓之逍遥散。予深思样考,治肝竞 有十法焉。人体因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内感喜、怒、思、悲、恐、惊 而引起各种杂病,经刮痧后,皮肤上会出现不同症状,或色鲜红呈点状 或片状或瘀块,或是黑色条索状,或色虽淡,但皮肤下有软硬包块,这 都叫作痧象。好的医者可以根据痧象辨证,判断已病及未病。宋苏洵《辨奸论》:“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 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 人为天地之产物,五 脏六腑之康健皆見肌表,砭於肌肤,痧象沥沥,见痧知著,如月投影, 八纲辨证六经辨证镜莹于痧象之中。痧象 痧象辨证 

• 先了解受刮者的症状,身体的问题。例如:乳腺增生,肝部问题 等。

• 根据受刮者的反馈信息对比刮出来的痧象,痧象能真实的反应出身 体瘀堵的情况:颜色、深度、广度、密度、性质、病灶发展的时间, 真正实现了“上工治未病”的临床操作。

• 参考脏腑背部投影图、脊柱全息图。浅 红 色 、 红 色 :一 般 代 表 血 热 、 血 燥 , 新 的 病 , 浅 层 病 。还 有 一 部 分 人 是 气 虚 症 , 或 多 次 刮 痧 后 痧 减 少 的 情 况 浅 紫 色 、 紫 红 色 :代 表 有 寒 气 入 内 , 但 病 症 还 在 浅 表 层 紫 色 :寒 气 已 入 内 腑 , 容 易 出 现 宫 寒 , 胃 寒 等 症 紫 黑 色 :寒 气 已 入 内 脏 , 已 生 病 。黑 色 :病 时 以 长 , 已 有 瘀 症 , 有 瘀 血 和 瘀 堵 现 象 刮痧原则 • 1、抹润滑油 • 2、刮法:刮板与皮肤成45° ,刮板刮下去,提上来。 

• 下板力度均匀,板压控制在300-500克每公分,以受刮者 不受惊、能忍受度为主。频率稳定,不紧不慢,力才能达。过快力浮于表面,过慢力太软透不入里。切勿用力过猛。3、顺序、方向 首刮四穴:大椎、大杼、膏肓、神堂。年纪大的人、肿瘤患者、长期虚弱卧床、严重心脏病患者首刮心经心包 经肺经稳定上焦。先阳后阴,先上后下 先左后右,先躯干后肢体 力求刮透 同样的力度同样的范围不再冒新痧;经常刮痧的人不容易出 痧,以毛孔张开为度,以皮肤发热为度。时间:刮背的时间控制在45分钟至一小时,不能过分刮拭。刮痧后注意事项 刮痧后四小时内不宜洗澡,避免吹风;刮痧后24小时禁食,但可以适量喝点温红糖水帮助化瘀血排 痧毒,小面积刮痧可以进食;糖尿病人癌症病人术后不宜喝黑砂糖水;刮完痧后最好让身体休息,好好睡上一觉。刮痧禁忌 1、不宜刮痧:乳头、阴部不刮,石门是绝育穴,慎刮;孕妇慎刮;糖尿病坏疽到发黑水肿一碰就破皮的溃烂状态不适宜刮痧;身体虚弱、正气不足人,不适合给别人刮痧;饱腹、太饥饿不宜刮痧;酒醉者禁刮。长期下焦不通如便秘者,慎刮腹部穴位,以防气逆上行,心肺功能衰竭;晕板急救 

• 出现晕板的原因:不宜刮痧者刮痧(见刮痧禁忌);施术者手法不当;受 刮者强忍疼痛。

• 晕板症状:头晕,脸色发白。• 急救措施:先让病人躺平,房间通风。声音平和且坚定地与患者保持沟通。先点内关穴,急救加极泉穴,待患者冷汗冒出或腹泻或呕吐即复安全。

• 晕板急救 • 出现晕板的原因:不宜刮痧者刮痧(见刮痧禁忌);施术者手法不当;受 刮者强忍疼痛。

• 晕板症状:头晕,脸色发白。

• 急救措施:先让病人躺平,房间通风。声音平和且坚定地与患者保持沟通。先点内关穴,急救加极泉穴,待患者冷汗冒出或腹泻或呕吐即复安全。• 注意:急救时不要多人按,晕板者相对虚弱,首先按内关,按时要确定按 准穴位,极泉穴亦同。内关穴:微屈腕握拳,从 腕横纹向上3横 指,在掌长肌腱 与桡侧腕屈肌腱 之间的凹陷中, 按压有酸胀感处 即为此穴。极泉穴:上臂外展,在腋 窝顶点处可触摸 动脉搏动(腋动 脉),按压有酸 胀感处即为此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