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药品交易会,被行业中人简称为“药交会”,无疑是我国医药市场的“晴雨表”,也见证着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我国的经济风云变化。
“药交会”前身可追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后的药材交易会和贸易集市,以及计划经济时全国乃至各省的药品药材调拨会等。而真正与现在的“药交会”一脉相承的,应该算是改革开放后的药品交易大会,从全国到省市每年都会召开,在上世纪80年代已成规模气候了。
计划经济时代,真就是开个会
最初的会场很简单,一般是在当地包个宾馆。第一天在宾馆的会议室或礼堂开个大会,请相关领导到会讲话,中午搞个聚餐。剩下的时间就是各个生产厂家呆在自己的房间内,商业客户走马灯似的到每个房间拜访洽谈,常常是前家没走,后家就来了,有时甚至几家都挤在一个小小的标间里。
那时也不像现在这样讲究,几乎就是香烟夹杂着喧哗。目的也很简单,就是谈好价钱直接成交。来这里就是你买我卖,所以才叫“交易会”。
商业公司的业务员要看用多低的价格能拿到多少药品。尤其是紧俏药品,大家趋之若鹜,常常是几个人围着一个转。而没有紧俏药品只有“大路货”的厂家则门可罗雀,还得追着商业公司的采购员,又递烟又奉茶的。
考察生产厂家业务员的指标是签了多少销货合同,非常直接。除了在房间,业务的洽谈主要在酒桌上,中午晚上自然少不了,晚上有的还要赶几场。“药交会”期间当地的酒店里宾馆里多了不少梳着油光背头、腋下夹着黑色公文包、烟不离手一身酒气的业务员,腰间的BB机“滴滴滴”此起彼伏,好一点的还捧着个整砖大小的“大哥大”。
会场的布置也很简单——基本上是挂几个横幅。以后发展成汽球升悬挂条幅“某某厂祝会议圆满成功”等。再往后发展出了有产品广告的易拉宝等。
总之,这个阶段的“药交会”真就是开个会,其余的就没有了“会”的形式了。
进入市场经济,九平米的“鸽子笼”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逐渐取代计划经济,“药交会”的最初形式已越来越不适合医药市场的发展,单纯的买卖目的已不能满足医药从业者的要求。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寻求更大的展示空间,举办地也由宾馆转移到了开放的空间,出现租用体育馆,隔成3×3的九平方米标准展位形式,业内称之为“鸽子笼”。参展企业带来产品进行简单展示,有兴趣的也能进来洽谈。
因为相对集中,买卖双方之间的效率也大大提高了。这种展位的出现也标志着过去以卖方为主的市场模式向平等的市场交流的转变。尤其是生产企业,开始了主动寻找市场的销售行为。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产品多的企业已逐渐不满足于这个狭小的空间,开始四个、八个甚至更多租用展位,这就成了“特装展”的滥觞。
宏大的展台,医药界的“春晚”
二十一世纪之初,一种集产品展示、企业形象宣传、信息收集交流、深入合作等多功能的全新“药交会”走向前台。举办地也由一般场馆转移到了新兴的专业展馆,高净空、大跨度的室内空间为参展企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特装展”就此粉墨登场。
所谓“特装”,就是企业租用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展台,搭建各种造型,集企业LOGO、理念、生产设施、研发水平、产品实物等软硬实力展示于一体。有的庄重大方、有的奇形怪状、有的五颜六色,整个展厅犹如万国会。
这种形式其实与医药市场的新趋势同步,顺应了招商代理模式的出现。代理制以其灵活的形式逐渐发展成不可小觑的销售力量,其主体有公司也有个人,以其出色的销售能力引起生产厂商的青睐,也成为展会的争取对象。而这些代理商也把药交会当作选择产品、了解信息的首选之地。
所以,厂家使出浑身解数来争取合作。除了宏大的展台外,有的雇用了专业演出团体、模特、名人代言等。开幕当天达十万之众,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成了医药人欢乐的海洋。
举办地也因此水泄不通,住宿一房难求、价格飞涨,要提前半年订房才行。主办方同步举办各种研讨会,厂家举办五花八门的产品推介会、客户答谢会、厂庆会。有的举办者还赶在正式会前举办会前会、卫星会。一年两次的药交会已然成为医药界的“春晚”。
新形式新内涵,规模缩小、品质提升
近年来,药交会又有了新的形式和内涵。
在国家实行两票制、“4+7”带量采购等政策背景下,厂家必须改变原来的销售策略,并改变以往驾轻就熟的代理模式。代理招商模式遇上了重大挑战,那种千军万马做代理的医药营销已很难再持续下去了,大家都在焦灼地探索新形势下新的营销模式。
反映在药交会上,就是主办方在国家政策研究、行业前景探讨上加大了比重;而参展商宣传企业理念、寻找全方位的合作伙伴意愿在加强;参会的个体以搜集信息为重点,加强交流、探听风向的多了,总体人数明显下降了。今年再参加药交会,文静的探讨多了,耳畔的喧嚣声少了。
总之,现在的药交会规模在缩小,品质在上升。洗尽铅华的药交会,折射出近七十年来我国的经济风云变化。
编辑 余如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