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评议专区·聚焦模范人物】亓庆良:老百姓的好医生

来源: 淄博卫生健康/ziboweisheng

  亓庆良,大德内蕴,大爱无疆,大医精诚。他在山乡行医近50年,被誉为“第一村医”。他领军的博山源泉中心卫生院,被认定是“全国最好的乡镇医院”。他对患者尽心尽责尽力,是老百姓贴心、放心、信赖的好医生。他说:“农民健康同样重要,我愿意在农村干一辈子!”。

  亓庆良,1952年8月出生,博山源泉人。高中毕业回到家乡成为一名“赤脚医生”,四年以后被父老乡亲推荐进入青岛医学院临床医疗系学习。放弃留校任教和进入省城大医院工作机会,他毅然返回家乡报答父老乡亲。
  他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以超常的意志、超常的精神、超常的胆识、超常的坚韧,将博山源泉中心卫生院打造成为一个响当当的品牌,创造了卓越非凡的成就,实现了难以想象的跨越。
  他先后获得“全国乡镇卫生院优秀院长”、“全国医院优秀院长”、“中国好医生”、“中国医师奖”、“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劳动模范”、“淄博市时代先锋”等荣誉称号,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长大后一定要当医生治病救人”


  亓庆良的爷爷是一位能人,熟知建筑结构,用工用料计算精准。乡亲们捐款修缮长寿山庙宇,所需青砖、黛瓦的数量被其计算得竣工后只剩余一块砖、一片瓦。后来带领亓家22口人闯关东,却命丧于一场瘟疫。
  亓庆良的母亲是一位能人。大旱之年乞讨进入亓家,跟随亓家闯关东。全家人感染瘟疫被圈禁隔离,母亲熬煮酸辣粥救活家人。她讨方煎药治愈丈夫眼疾,与丈夫一起参加担架队踊跃支前;与烈属家庭互助生产,吃苦受累不改笑颜。这样一位好女人,却因为近在咫尺的县医院没有产科医生而难产去世。
  亓庆良的父亲是一位能人。妻子去世令他悲痛欲绝,终身不再娶。父亲颇有远见,全力以赴供儿子读书。在父亲的教诲下,亓庆良从小就明白“伟人做大事、凡人做善事”的朴素道理。
  亓庆良更是一位能人。爷爷、母亲因病去世使他心存强念:长大后一定要当医生,治病救人!
  亓庆良读书的时候,正值特殊年代。很多学生不学习,亓庆良却读起书来如饥似渴。村支书看好他,指名道姓让他到村卫生室当村医。村支书嘱咐他:“医生手里攥着人命,你可要当一名好医生!”
  父亲更是语重心长:“你给我听好了,选你当‘赤脚医生’是村党支部对你的信任。当医生得有真本事,人命关天,马虎不得。当医生不论对谁都要客客气气,态度要好……”
  亓庆良当上“赤脚医生”,参加博山区医院学习培训。老师是正儿八经医学院毕业生,教材是《农村医生手册》,教学内容有“人体组织结构及经络分布”、“各种病例症状分析”、“药物分类及运用说明”、“针灸推拿”等简要医学知识。内容浅显,知识覆盖面广泛,非常适合初学者。
  半年理论学习结束,开始转科实习。亓庆良先是到病房熟悉护理工作,练习肌肉注射、静脉注射。他胆大心细,静脉注射一针成功。护士长吃惊之余逢人便说:亓庆良有当医生的天赋!
  亓庆良到门诊实习的时候,已经小有名气。那时候还没有CT、彩超等仪器设备,医生诊治病情依靠观察、询问、分析、判断。带他的医生是名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高材生,功底深厚。这位医生非常欣赏亓庆良,传授给他很多医学知识。亓庆良近距离观看老师做手术,从佩戴无菌手套开始,消毒,麻醉,开刀,切除,缝合,包扎,动作娴熟,一气呵成。老师的医疗水平令他羡慕不已,他心想:“我什么时候才能够做出这么漂亮的手术啊!哪怕是参与一下也行啊!”
  老师看出他的心思,在做一台皮下穴位埋线手术时向他摆手示意:“亓大夫,你来!”老师喊“亓大夫”已经让他吃惊,再让他主刀手术更是深感意外!他在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手术,老师大加赞赏:“你将来就主攻外科,一定会是一把好手!”


“还是要回老家报答父老乡亲”



  亓庆良培训归来,医术更上层楼。农村缺医少药,父老乡亲们离不开他。父亲叮嘱他:“学了本事,有了技术,更要有医德。咱可不能让乡亲们失望伤心啊!”
  亓庆良听在耳中,记在心里。他担心前来看病的乡亲扑空,白天守在卫生室寸步不离,晚上打着手电到病人家里巡诊。不管风雪交加还是夜半更深,只要闻听有急诊,他背起药箱就走。
  4年过去,公社领导研究决定,推荐亓庆良去青岛医学院学习。能够上大学,是亓庆良的梦想。可是,生病的父老乡亲怎么办?村支书发话:“你走你的,上大学是大事儿,咱村还没有出过大学生,你可要为咱村争气啊!等你学到本事再回来,乡亲们盼着你呐!”
  青岛医学院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在医学理论和医学研究方面很有建树。特别是临床医学,所学教材都是本院老师参与编写。授课老师站上讲台从来不看教材,凭着扎功底旁征博引,头头是道。
  亓庆良是“老三届”,有村医实践经验,学习起来有的放矢。他很珍惜大学生活,每天食堂——课堂——图书馆“三点一线”。他很快成为学习标兵,在学校表现优秀。
  虽然毕业生分配原则是“从哪里来回哪里去”,但是系党支部经过全面考察,动员他留校任教。他想起父老乡亲都在盼着、等着他学成归来,便诚恳表示还是想回家乡工作。辅导员闻听十分惊讶:“你还回去当赤脚医生?”他很肯定地点点头:“如果需要,我就当一辈子赤脚医生!”
  青岛医学院领导、老师们不愿意埋没优秀的亓庆良,根据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把他分配到山东省立医院。他急急火火找到负责分配的领导,诚恳地说:“是乡亲们推荐我上大学的,我答应过他们毕业以后回老家!”领导哭笑不得:青岛医学院毕业生还没有被分配回农村当赤脚医生的先例,这位好学生想干什么?砸牌子?最后做出最大让步,将其分配到博山区医院。
  他兴冲冲地找到同班同学李玉芝,说:“咱们一块到博山去吧,省得以后办调动麻烦。”李玉芝愣怔片刻明白过来,含羞点头。亓庆良来到博山区医院,很快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主任医师。他是博山区“十大名医”之一,人称“博山一把刀”。


“再也不能让父老乡亲憋屈作难”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赤脚医生亓庆良


  亓庆良在博山区医院干得顺风顺水,突然有一天源泉镇党委书记借口看病找到他,说:“亓主任,源泉卫生院快要散摊子了。有点儿本事的医生,跳槽的跳槽,攀高的攀高,剩下的人,水平不行,苦了老百姓啦。你是咱源泉人,可不能忘了家乡啊!”
  亓庆良在犹豫:放弃现有一切去源泉,无疑是自讨苦吃。父亲年迈,女儿刚刚读高中,妻子是区医院儿科主任,本来就忙得吃饭不靠点儿。自己一走,家里怎么办?
  妻子看穿了他的心思,说:“你别再纠结了!放弃留校任教,放弃到省城工作,不就是惦记着家乡父老乡亲吗?你要是决定了,就放心去吧。父亲和女儿我能够照顾好,不会拖你后腿!”
  1997年7月28日,亓庆良走马上任源泉卫生院院长。源泉卫生院坐落在博山区医院原址,当年他在这里接受过培训,往这里转送过病人。如果说有变化,就是变得更破破烂烂,死气沉沉。卫生院有13个正式编制,46名工勤人员。外欠债务50多万元,内欠员工三个月工资。卫生院最值钱的设备,是一台显微镜。
  亓庆良欲悲无泪,欲怒无言:如此境地,家乡老百姓得受多大憋屈、作多少难啊?必须改变现状!必须尽快改变现状!
  亓庆良到源泉卫生院第二天,来了一位慕名求医者。病人家住城区,身患严重胃溃疡。亓庆良知道病人需要马上手术治疗,可源泉卫生院却根本不具备手术条件。亓庆良明白这台手术的重要性:一能救治病人,二能救活医院。
  亓庆良下决心——借!接到“博山一把刀”求助,兄弟医院大开方便之门。不到半天时间,所需人员设备全部到位。兄弟医院的援军来了,卫生院的医护人员却忙着下班。亓庆良火了:“手术就是打仗,打仗没有上下班!你们可以下班,但记住,明天就不要来上班了!”卫生院医护人员目睹了整台手术过程,领教了“博山一把刀”的厉害。医护人员的精气神被提了起来,源泉老百姓对卫生院的信任度也被提了起来。
  亓庆良清楚,要想谋求发展,必须自身过硬。他积极争取上级领导关心,争取社会各界支持,争取全院职工理解。以极强的凝聚力、向心力,带领大家迈过一道又一道沟坎。
  几个月以后,他理顺了关系,优化了氛围,借来了资金,补发了工资,整修了食堂。卫生院像个样子了,员工涣散的心收拢起来了。亓庆良随即健全领导班子,完善规章制度。实施“院有优势、科有特色、人有专长”以及“名医带动、专科发展”治院方略。这一阶段,上级领导也一直在关注着卫生院的发展,并及时授予其“源泉中心卫生院”名号。


“好医院好医生都是干出来的”

亓庆良为当地群众看病


  2003年,亓庆良参加大学同学毕业25周年聚会。65名同学中,有的在国外发展,有的在国内著名医院供职。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都有,大家济济一堂。同学们都对他供职乡镇卫生院深表惋惜。但他说:“要论条件,源泉中心卫生院是比不上大城市医院,但论工作,我学的专业都用上了。而且论性价比,卫生院不比大医院差。要论成就感,那要看到病人康复出院时的满意程度”。
  他为患者做手术,随叫随到,随到随做。他的工作时间内,只有“患者”两个字!最多的一天,他连续做了12台手术。他遭受过车祸,腹部、腰椎、髋骨节和颅脑做过四次大手术。他说:“我当过病人,体验过病人的痛苦,懂得病人的需求。”他做过两万多例手术,零差错!
  乡镇卫生院长是大管家。他对内要抓医疗保障、卫生防疫、人员培训、业务指导、基层会诊、医疗网点,对外要沟通四邻、处理牵扯、协商补偿。他说这真需要“千手观音”的本事、“变形金刚”的能耐、“铁杵磨针”的韧劲儿。
  源泉中心卫生院在亓庆良的领导下,每年都要扩大规模、增加设施。区卫生局王局长信任亓庆良,同时也善意提醒他:“这些设施将来能否派上用场?会不会闲置起来造成浪费?”亓成良用实际行动打消了王局长的顾虑。
  亓庆良早就到了退休年龄,却退不下来。区委书记发话:“亓院长57岁了,按制度规定51岁应该离岗。可是,源泉中心卫生院离不开他,山区老百姓离不开他。只要亓院长身体能够承受得了,只要他能站得起、爬得动,那就一直干下去。这是特例特办!这样做,对党的事业有好处,对源泉中心卫生院有好处,对山区的老百姓有好处!”


手术室里紧张工作的亓庆良


  经过二十多年建设,源泉中心卫生院发生巨大变化:门诊病房综合楼8500平米,老年康护中心3000平米,医疗用房总面积2万平米。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螺旋、CT、CR、彩超、数字电子胃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设备,病床700张,员工200多名,年收入达到4200多万元。
  亓庆良深谙偏远山区老百姓真实生活状况,“因病致贫”是老百姓面临的医疗瓶颈。他注重开源节流,降低医疗费用。老百姓心里有杆秤,最清楚谁对自己好,谁能靠得住。源泉中心卫生院,是博山东南部几十万老百姓看病的自愿选择。
  前来视察的副省长说:“我们一直在探索农村医疗改革,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源泉中心卫生院趟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全省基层卫生院都要学习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
  前来督导的国家卫生部项目资金监管服务中心主任说:“早就听说山东有一家乡镇卫生院搞得好,果然名不虚传!我们在淄博发现了全国最好的乡镇卫生院。”
  前来考察的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专家说:“如果全国三分之一的乡镇卫生院能够达到这样的规模和水平,就是最强的医疗保障社会!”





来源:掌中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