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儿童发热的11个误区,你一定犯过!

来源: 肇庆一院/zqsdyrryydyh


来,听听美国儿科专家怎么说!



前段时间,一位医生在飞机上为一位高热惊厥的患儿提供了恰当的处理,使得原本处于生命危险的患儿及时得到了救治,而航班也免于返航等重大损失,获得诸多网友的一直点赞,正能量满满。但是在急诊室里面对那些焦急的父母,你知道该如何恰到好处的与他们沟通吗?


其实诸多父母对孩子发烧存在许多误解,尤其在中国的急诊室里,儿童发热占有更高的比例,焦急的父母怀抱着发热的小儿,往往一筹莫展。



对此,来自美国丹佛州的Colorado儿童医院的专家做了解读,我们结合国内状况,一起看看吧!



误区1

孩子感觉发热就是发烧了


事实:儿童感觉到热的原因有很多。用力地玩、哭,以及刚从温暖的被窝中出来,或在热天处于户外等,都会使身体发热。但这些情况下,孩子的皮肤温度在10~20分钟内就能恢复正常。


当以上原因被排除时,如果孩子仍感到发热或不舒服,则有80%的可能是真的发烧了。以下是量体温时的发烧标准:


肛门、耳朵或颞动脉:38℃及以上;

口腔:37.8℃及以上;

腋窝:37.2℃及以上。

 

误区2

发烧对身体有害

 

事实:发烧会启动身体的免疫系统,是身体保护机制之一。普通发烧(37.8~40℃)可以帮助生病儿童抵抗体内感染,通常是对身体有好处的。


误区3

孩子很容易因发烧导致惊厥


事实:只有4%的儿童会发生热性惊厥。热性惊厥多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眼球上翻,面部肌肉僵直,痉挛或抽搐等。有国内儿科学专家解释,即便没有药物治疗,大部分孩子的抽搐也可能在短时间内缓解。


所以家长最好不要随意搬动孩子,注意保持孩子头部侧向一边,以防误吸造成窒息。


误区4

热性惊厥是有害的


事实:热性惊厥虽然看起来可怕,但它通常会在5分钟内停止发作,并且不会造成身体的永久损伤。它也不会令儿童有更大风险。但是在下次发烧时,可能会有复发倾向。如果惊厥现象超过5分钟,应立即到医院进行治疗。


关于热性惊厥,这里讲得很详细

医生,我儿子高烧抽搐了!

医生,我孩子热抽了!


误区5

发烧会烧坏大脑

发烧超过40℃是危险的

 
事实:虽有研究表明,如果体温持续超过42℃将导致患儿神经系统受损。但是临床上,较少出现超高热的情况,只有当身体处在极端的环境温度下时,体温才会高到这种程度。(比如在热天把孩子关在封闭的车里)


平时我们遇到的绝大多数为低热、中度发热和高热。这种情况多数不会导致神经系统损伤,更不会“烧坏脑子”。


只有中枢性疾病所致的发热,如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所致的发热,才会导致神经系统损伤。但是,发热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都是化脓性脑膜炎导致的,而不是发热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误区6

治疗发烧必须吃药


事实:2016年《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指出,≥2 月龄,肛温≥39.0℃,(口温38.5℃,腋温38. 2℃),或因发热出现了不舒适和情绪低落的发热儿童,推荐使用退热剂。目前公认的、安全有效的退热药物有且只有两个: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


因此,若患儿一般情况良好,处在低风险状态,也没有表现出明显不适,是不用进行特别处理的,多喝水就可以。但如果孩子精神不佳、哭闹、脸色苍白发灰,就需要治疗。


误区7

如果不及时退烧,体温会一直升高


事实:这是错误的。大脑内有恒温调节器,所以由感染引起的发热,体温常会在39.5~40℃达到最高点,而很少会超过40.6~41.1℃。即便是后者,身体也并不会因此而受到损害。

 

误区8

 体温降不下来,导致感染的原因肯定很严重


事实:对药物没有反应的发热可能是由病毒或细菌造成的,与感染源的严重性无关。

 

误区9

体温降下来后,就不会再反弹


事实:大部分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通常会持续2~3天。因此,当药力逐渐减弱,体温就会回到原来的水平并需要再次治疗。只有彻底制服了病毒时,发热才会消失。

 

误区10

如果发热时体温很高,说明病情很严重


事实:发热时体温高,引起的原因不一定严重。但如果孩子看起来病得很厉害,那么病因可能会比较严重。也有医生认为,小部分的重症发热会出现没有精神、服药后发热症状仍然持续不退,以及面色发灰等现象。


表:发热的分级预警

摘自:王艺、万朝敏.中国0至5岁儿童原因不明的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简化版).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9(3):310(有删减及更改整理)

误区11

口腔温度在37.1~37.8℃是低烧


事实:在这范围内的温度是正常的。体温在一天之中是有变化的,它一般会在下午和傍晚时达到最高点。而低烧的真正范围是37.8~39℃。

 

其实发烧并非坏事情,它能帮助孩子摆脱感染。往往是患儿针对病原体免疫功能较好的一个表现,请不必过度紧张。


 来源|医学界儿科频道 医学界急诊与重症频道

 编辑|宣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