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th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1949 - 2019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提供的强有力支撑。我国医疗信息化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经过近30年的摸索,在2009年新一轮医疗改革后获得快速发展,成为公立医院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01
起始于部门级管理系统
上世纪60~70年代,全球医疗信息化应用逐步兴起,在此背景下,我国医院于20世纪70年代探索将计算机应用于业务之中,起步是在数据处理方面的应用。1973年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研究所)成立计算机室,开展全国肿瘤疾病死因调查数据统计处理工作。
改革开放后,我国引入了信息技术,并将之应用于诸多领域。借此契机,成熟的计算机系统进入医疗行业,少数几家大型医院先后拥有了不同型号的小型机,如北京积水潭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北京协和医院、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南京军区总医院等,除了科研教学应用之外,解放军总医院等少数信息系统成规模地投入日常业务运行,正式拉开医院信息化管理的序幕。
这个阶段,无论是医院内应用个人计算机还是多终端的小型机,大多以独立应用为主。进入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当时Novell网和FoxBase、FoxPro数据库的日益盛行,越来越多有实力的医院开展了信息化建设,将之覆盖患者入出转和病案、统计、药品、收费核算等领域,部门级的管理系统成为主流。
02
医院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成热点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公立医院治理模式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这在赋予医院管理者更多自主经营管理权力的同时,迫使其不得不面对逐渐高企的药品、耗材、设备和人力成本。医院逐渐从原始粗放的管理开始向基于信息的管理过渡。同时,“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试点”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实行,并贯穿整个20世纪90年代。在这样的业务需求下,中国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起点设立于面向人财物管理的“医院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此阶段,以原卫生部、电子工业部、总后卫生部为代表的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从思想上、组织上和资源上为“一体化医院信息系统”的出现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在“八五计划(1991—1995年)”开始两年之后,1993年《医院综合信息系统研究》由于其面向解决民生问题的特性作为补充课题获得国家立项和资金支持。1995年“中国医院信息系统CHIS”问世,CHIMA专家全程参与了研发过程,系统于1997—2000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上线。
1995年,国家“三金”工程启动,其中“金卫”工程最终将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作为主要的攻关目标。基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单机版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在全军成功推广的经验,总后卫生部开始“网络版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也在这个阶段加入“金卫工程”,即“军字一号”工程。
1995—2000年这短暂的5年对于中国的HIT行业是一个关键的拐点,伴随原卫生部和总后卫生部主导的两个一体化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完成,中国的HIT正式走上产业化发展路程。此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完善了卫生信息管理机构,很多大中型医院设立了专门的信息管理部门,目前国内活跃的HIT企业也大多成立,中国医疗信息化产业格局逐步形成。
03
临床信息系统建设热度被推高
从2000年开始,尤其是2003年,公立医院的发展进入黄金期。在药品加成、社会老龄化、城市化进程、体制优势等诸多利好因素的共同推动下,公立医院的数量、床位数、诊疗人数、资产、平均收入、净资产等多项指标都呈现井喷式增长,由此对医院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动医院临床信息系统建设得到快速发展。
同时,这一阶段的中国医疗卫生体系经历多次重大挑战,特别是2003年非典(SARS)的肆虐,暴露出医院信息系统信息采集手段落后的弱点,促使国家对医院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2009年新医改方案的出台,更是为医疗信息化的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新医改方案中首次把医疗信息化作为医改“四梁八柱”中重要的一根支柱,可见国家对医疗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其地位获得大幅提高。
在各种因素相互交织推动下,医院数字化建设进程加快,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也呈现多样化状态,从HIS一枝独秀过渡到HIS、PACS、LIS、EMR等多软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HIT市场初具规模。
这一阶段,卫生信息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相继启动。HL7 china、中国卫生信息标准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电子病历研究委员会相继成立,推动国内医疗卫生信息标准化进入组织化发展阶段。
04
构建一体化信息平台
2003年到2012年被称为公立医院发展史上的黄金十年,但是自2013年以后公立医院的发展进入瓶颈期,实现了以收入为中心到以成本为中心的转型,主要表现为公立医院去编制、按病种收付费、药品零加成、分级诊疗、医生多点执业、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等。这一阶段,公立医院数量开始减少,2015年公立医院数量第一次被民营医院超越。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第二季度,中国公立医院数量为12145,民营医院数量为19461。
伴随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深化,医院越来越注重提高效率和效益,从粗放式管理转变为精细化管理。为转变我国医疗资源不均衡状况,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我国提出要建立逐步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形成科学有序的就医格局,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基于此,医院信息化建设重点逐步从临床信息系统转向精细管理、深化支付改革、加强绩效管理等方面,信息系统建设覆盖临床、人财物管理等各方面。医院信息系统的功能应用不断拓展,逐步向电子病历、居民健康卡、远程医疗等方向推进。
越来越多医院意识到,之前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孤岛”现象严重,不能实现信息共享,因此需要建立信息集成平台,搭建高可靠性、高扩展性、高安全性的基础平台架构。很多医院在这一时期建设了一体化信息集成平台,推动诊疗信息的互通共享。
相关的卫生信息化标准也在这一时期相继出台,包括卫生信息数据元目录等数据元标准、基本数据集标准,以及各种分类编码标准、系统功能规范等,使医院信息化建设有标准可依。
05
新技术创新医疗服务模式
新时期,越来越多医院坚持落实“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充分借助信息技术不断优化环境,提升医疗服务,方便患者就医。
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就医流程和就医模式的变革。国务院办公厅于2018年4月发布了《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强调要借助互联网+手段推动医疗行业的变革和发展。基于该意见,国家卫健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于2018年7月发布了《关于深入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活动的通知》,提出全面推行便民惠民活动的30项具体措施,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很多医院借助互联网+手段为患者提供预约挂号、扫码支付、诊后随访等便民就医服务,构建一站式医疗服务模式,有效节约了患者就医的时间,极大增强了患者看病就医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建立和完善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于2019年9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到2020年,三级医院要实现电子病历信息化诊疗服务环节全覆盖,达到分级评级4级以上,即医院内实现全院信息共享,并具备医疗决策支持功能。
为进一步加强卫生信息标准推广与应用,国家卫健委统计信息中心在委规划与信息司的领导下,自2012年组织开展了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项目工作,以测促用、以测促改、以测促建,促进跨机构跨地域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要求三级医院到2020年实现院内各诊疗环节信息互联互通,达到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4级水平。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及运用,为分级诊疗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借助“互联网+”技术,远程医疗、在线会诊已逐步落地:偏远山区的患者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大城市三甲医院专家远程会诊;患者只用一部手机,就能够完成从挂号缴费、信息查询到在线支付全过程。由此,“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理念已逐步在医疗领域获得落实,真正让百姓的看病就医拥有更多“获得感”。
医院数十年的信息化建设积累了海量数据,实现健康医疗大数据的有效应用成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很多省市设立了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越来越多医院成立了大数据中心,推动医疗大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利用。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在医疗行业的深入应用,医院信息网络安全保障工作日益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以及《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条例》为卫生健康网络安全保障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医院需根据相关规定进一步加强对网络安全的投入,完善信息安全框架,提高信息安全管理,以保障关键业务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保障患者生命财产安全,为“2030健康中国”落地构筑信息安全屏障。
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历程中,信息化建设推动了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与医疗业务的有机融合,提高了医护人员工作效率,提升了患者就医体验,加强了医院管理和医疗服务模式的创新,推动就医流程重塑。目前可看到,医疗信息技术团队已不局限于为医院的临床和管理提供信息技术支撑,其研发成果也在与产业界合作,进行科技转化。
可以预见,随着5G、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深入应用,医疗信息产业将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