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卫士】安钢总医院刘金竹: 用30年青春护一方百姓无痛,无悔!

来源: 正清制药/HNZQZY99


刘金竹


主任医师,安钢总医院疼痛中心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针刀分会常委,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分会骨病学组常委……

如何定义成功?

很多打鸡血的成功学书上有,也有不少所谓大咖站在台前振臂高呼过,唯独她,刘金竹主任,是用她三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二话不说的果敢和以身作则的行动来诠释,成功也可以是这般模样:艰苦的奋斗+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

从刚出校门时的青涩实习生到独当一面的仁心医者,刘主任亲手分割自己的青春,把最好的时光留在病房,让患者均分,而她,也在这个累并快乐着的过程中,一步步强大自己,掌握了定点介入、针灸、针刀等多种核心疼痛治疗手段,从一个针灸科的无名医生成长为疼痛科、针灸理疗科两大科室主任,也成了河南省甚至疼痛界闻名遐迩的一方名医。
市场空前,有效治疗手段亟待出现
1988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的刘金竹主任被分配到安钢总医院,30多年来坚守在自己的岗位,刘金竹主任说,感恩安钢总医院对自己的培养,感恩王红建院长的鼓励和指引。在这30年里,她是疼痛患者的守护者,也是疼痛行业的见证者。
“以前,科室的颈椎病腰椎病相对较少,每个医生一天十来个患者(安钢总医院为职工医院,看病免费),现在的病患量至少是原来的3-5倍,目前我们医院仅治疗疼痛的就有7个骨科、中医外科、针灸科、疼痛科,疼痛病人数量大幅度提升。”刘主任告诉记者,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劳动作业被替代,但无论是在办公场所还是在汽车站那样的公共场所,目之所及都是电脑前久坐的和低头看手机的,劳动锻炼减少,饮食结构的精细化,生活习惯的改变,引发全民疼痛隐患,诸如颈椎病、慢性关节炎等慢性疼痛发病率急剧提升。
慢性疼痛患者数量激增,更让人头疼的是,疼痛患者群体年轻化也很显著,“疼痛患者数量越来越多,年龄越来越年轻,中小学生所占比例越来越高,甚至3岁小孩也手机iPad不离手,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去关注和重视!”

与此同时,90%以上的疾病都有慢性疼痛,比如偏瘫长期卧床导致腰部肌肉的酸痛无力、肩关节半错位、踝关节膝关节等各关节炎症以及半脱位情况,都会伴有慢性疼痛,但人们对疼痛的意识却很淡漠,他们忽视疼痛给生活带来的影响,随便看看或是吃点止痛药,甚至滥用激素药,导致脾胃肝肾功能损伤等副作用;而长期的慢性疼痛给人带来的精神创伤甚至焦虑抑郁不容小觑。

让人欣慰的是,国家层面上对慢性病人的治疗已开始重视:2008年,全国范围内,上至三甲医院下至普通诊所,纷纷成立疼痛专科;近六七年,河南省仅诊所上从其他专业转到疼痛上的医生每年以万计,刘主任说,疼痛科医生需求十分大,此外,一种能有效治疗疼痛、副作用小且疗效佳的治疗手段亟待出现!

左膀右臂,专治疼痛疑难杂症
这时,刘金竹主任接触到了正清。

结识正清,刘主任给记者讲了这样一段经历:

“大概是2012年左右,我有两个膝关节炎患者,他们有一天特别开心地跑过来告诉我,‘刘主任,我的病治好了’,我还以为是打激素和穴位注射做好的,结果他们告诉我说不是,说是在一个诊所医生那里注射了正清,我就跟着去看,发现正清风痛宁的关节腔注射对关节炎效果特别好,一个三甲医院治不好的关节炎在一个诊所治好了,当时我就下定决心要学会这个方法。”

随后,刘主任追随李蕴麟教授到了兰州,进行系统的培训与学习,她看着李教授每天300多人的治疗应接不暇,络绎不绝的病人中,各种风湿疼痛慢性病疑难内科杂症,都能有良好的疗效。2周的学习结束,由于自身有一定的注射基础,刘主任已基本掌握了从星状神经节到骶管注射以及各神经出口的注射,回到科室,她迅速应用正清风痛宁及“风湿与疼痛三联序贯疗法”,“这个方法应用后,大大拓宽了我的治疗范围,也明显提升了疗效”。

刘主任说,从医30多年来,“风湿与疼痛三联序贯疗法”对慢性疼痛的效果真的特别好,“以前,很多慢性疼痛只能打激素,但是反复发作难以治愈,比如骨性关节炎、滑膜炎,而且打激素一年只能打3次,副作用多,胃溃疡、糖尿病、高血压等,病人对激素谈虎色变,非常棘手,感觉束手无策。”而正清风痛宁及“风湿与疼痛三联序贯疗法”为刘主任消除了很多无奈和困扰,因为它既具备抗炎、免疫调节,还使疗效大大增强,如骨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等,骶管内注射将激素换成正清风痛宁,解决了非常难治的神经根颈椎病,“‘风湿与疼痛三联序贯疗法’的使用,使我们很多疾病从不治变成了能治,从慢治疗变成了快治,从难治变成了易治甚至根治”。

疗效好,病人就是活招牌,科室效益迅速从中下跃进前列。在刘主任科室里,除了络绎不绝的病人,还有远道而来、参观学习的医生,本地市其他医院甚至河南省内各医院,纷纷派代表前来学习,同时,其他医院的难治病人也转诊到刘主任这里,效益提升的同时,也明显提升了刘金竹主任在本市本省甚至全国的行业地位与影响力。

多年的积累与沉淀,刘主任始终对医学心怀好奇,每一种治疗手段的优势和适应症,她都积极尝试不断摸索,“风湿与疼痛三联序贯疗法”早已成为她治疗疼痛的左膀右臂,而她也在长期的临床应用中形成了自己的诊疗特色,即定点介入+针灸+针刀为主,偶尔会辅以射频、银质针等。

扬名在外,成患者心中定心丸
在安钢总医院,“刘金竹”这个名字早已成了一块响当当的招牌,其他科室遇到疑难病人,第一时间都找刘主任。

刘主任记得,之前有位60多岁的女患者胸痛,入院时先在心内科做了心脏造影、心电图等,排除心血管疾病,随后在消化科做了胃镜后准备转呼吸科,呼吸科主任直接说,转疼痛科吧。接到病人后,刘主任第一时间检查,发现其胸6、7有明显的压痛,怀疑关节错位,“复位后,疼痛果然明显缓解,长期的病变,对小神经的卡压,局部组织的水肿,明显看到胸67关节突处有高突现象,软组织痉挛挛缩,用正清风痛宁注射关节突,注射了3次,疼痛基本缓解了”。心内科主任也对刘金竹主任竖起大拇指,此后,再有疑难杂症,排除心脏病变的病人,基本都找刘主任。

刘主任的好医术扬名在外,越来越多的病人慕名而来,刘主任发现,疼痛患者中数量较多的是膝关节炎和颈腰椎病,而关节炎患者中女性偏多,女性平时在家做家务比较劳累,久坐导致腰肌锻炼和保护较少,45岁后内分泌失调,膝关节病大量增加。对此,刘主任强调,治病的关键不只是给病人解除疼痛,还要与病人沟通如何保护、锻炼身体的功能,改变不正确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让疾病不再发生。

防患未然,刘主任认为,对疼痛早期的关注和控制有时候甚至比治疗本身更重要,比如类风湿关节炎,早期控制可以延缓其成为风湿病,如果确诊后再治疗就为时过晚,比如对强直性脊柱炎、痛风等疾病的诊断标准不能完全诊断后再治疗,一定要有病早治,防止疾病的发展,防止致残。

治未病、用绿色的疗法给病人治病,刘主任成了所有病人的定心丸。

前不久,急诊科来了一位病人,腰痛非常重,不能抬腿不能翻身,CT检查后骨科医生建议做手术,病人家属却想要保守治疗,于是又来到疼痛科。当时已是晚上九点多,刘主任还在加班,病人痛得直哭,科室医生问刘主任,“这么严重能收吗?”刘主任二话没说,直接开始诊疗,一番检查后,她发现病人骶髂关节处有明显的的压痛,在腰4、5和腰骶处也有明显的压痛,随后,刘主任给其进行痛点定点介入、牵引、手法复位等一系列治疗,患者疼痛明显缓解,当场能抬脚40-50度,能自己翻身,让家属十分惊讶。一个疗程治疗后,患者痊愈出院。

“我见得太多了,很多病人,来的时候推着进来,三五天治疗后,自由自在地走……” 对这种情况,刘主任早已司空见惯。太多病人需要治疗,但她却说累并快乐着,“用我们的双手,绿色的疗法,为病人解除痛苦,造福患者,造福社会,提高效益,也让我自己得到行业、医院领导及同事的认可,我也要感谢李蕴麟老师,让我受益匪浅”。

与时俱进,学习半径扩大成就面积
随着“风湿与疼痛三联序贯疗法”的应用,刘主任科室里的病人纷至沓来,成百上千的学习者也蜂拥而至,刘主任每天都在和时间赛跑。

早上7点半赶到科室,晨会、晨交班、晨会学习、特殊病人交接班、查房、治疗……一整天的治疗后,刘主任还要检阅病例、看看书,晚上十一点下班是常事。周末,刘主任还会带着科室医护人员在生活区开展义诊、宣教,培养大家治未病的意识。

“在同事眼里,我就是个工作狂,只要是为了病人,什么都可以。”全年无休的刘主任,要么在做治疗进行疑难病的会诊,要么在帮扶其他医院进行疼痛科建设,要么便奔波在学习的路上,每天满满当当且充满高难度危险部位的治疗,一天下来,自己也累得腰酸背痛,同事们时常劝她:主任,你太拼命太卖力了,要爱护好自己的身体!然而,刘主任却说,“我已经习惯了,每天的时间很紧凑,但也蛮有成就感,只是觉得对不起家人,几乎没有时间陪伴,每次说就回来了结果一下就是几个小时……”。

作为医生的身不由己,刘金竹主任总是满足了一个又一个病人,而自己的身体也在一天天衰退,“很矛盾,但我们不后悔”。说到拼,刘主任提到了安钢总医院院长王红建主任,“作为一把手,我们王院长每天顶着繁重行政工作的同时,还坚持给病人做手术,有时候一天五六台,哪怕白天有事,晚上也要做,周六周日出去学习,非常辛苦敬业,所谓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而我作为一个主任,不仅要严格要求自己,还要带着科室成员一起努力上进。”

努力的路上,除了临床实践,学习是刘主任每天必须坚持的事。“只有不断学习,扩大学习的半径,你才能扩大成就的面积。”刘主任感慨,人一生的时间有限,我们所有知识要从学习中获得,没有什么比学习别人的长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高效,所以,学习是一种好的传统。

每一年,刘主任都会抽时间去外面学习,“与时俱进,了解国际国内新动态,对每个疾病特别是风湿疼痛疾病的诊断理念要与时俱进,疼痛科医生要求是一个全科医生,对周边相关学科有更进一步了解,才能保证不漏诊误诊。”

学习永远在路上,学习使我们充实,使我们对每个疾病有新的把握,只有永远走在最前沿,才有信心、有底气去面对每一个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