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县人民医院
宣传科 小编
中国人最容易“脾虚”了,即便没有明确的疾病, 但“脾虚”仍旧是很多国人的生命状态。之所以如此,首先,中国人用心多于用身;其二,中国人有从“温饱不足”到“小康”的巨变;其三,中国人肌肉力量相对弱。想改变这种“脾虚”的宿命,必须选择适宜的饮食和锻炼。
中医说的“脾”,不是腹腔中那个长条的器官,不是西医的脾脏。中医的“脾”指的是身体器官的功能。所以,“脾虚”的时候,多个系统都会出问题,其中包括消化系统,造血系统,甚至生殖系统,以及身体的运动机能。“脾虚”的时候, 就是这些系统的功能可以分别甚至整体不足,而器官功能的变化,往往是疾病开始的前期,甚至是从亚健康向疾病过度时期。
中医讲,“思虑伤脾”,思虑是中医“心”所管的,属于火,而脾属于土。按照五行学说,火生土,火是土之母,心思过重的人自然胃口不好,容易生病。如果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是精神压力所致,大脑皮层对下层的指挥失灵了或者出昏招了,中国人更擅长用脑子,甚至用心术,这就增加了“脾气”受损的几率。
中医说的脾,是主肌肉的,“手无缚鸡之力”的人多是脾虚,肌肉的过劳和过逸都会影响到脾。过去,中国人靠劳作为生,过劳是常事,自然消耗脾气;现在,中国从温饱不足变成小康了,体力活动锐减,结果又从过去的肌肉过劳,变成了现在的过逸,过逸就要用进废退,同样是对脾气的削弱。
另一点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体质特点。中国男人少有肌肉壮硕者,白面书生,弱不禁风曾经是既往国民的常态,甚至符合传统审美,所以才有“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褒贬。
中国女人高发的疾病之一是漏尿,一般在五十岁之后,因为咳嗽,大笑甚至奔跑而出现小便控制不住,这和生育多少没直接关系。非洲的生育率比我们高很多,但那里的女性无此尴尬,就是因为我们不是肌肉有力的体质类型,这也是中国女性更容易出现垂臀平胸,更容易有“黄脸婆”的问题,而黄色,是脾气不足时必然显现的颜色。
不独运动用到的肌肉,胃肠道的肌肉也同样,所以大便不成形,吃了硬质的食物消化不良等也是我们常见的问题。因此,喝粥是中国的民族习惯,而欧洲人却吃意大利面,后者的坚硬显然是被我们脾虚的体质本能就会拒绝的。
鉴于此,让中国人民“全民补脾”也不为过。具体说,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适度地锻炼肌肉,放松心情,这三点应该是中国人的养生方法。《黄帝内经》讲的“五谷为养"已经为国人选择了谷薯类,粮食类这种最清洁的生命能源,更能使人“灵肉合一”修身养性的太极拳,也向来是养生大家乃至长寿者的多选。
你的脾胃是否健康
1.看五官——中医认为,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一般来说,脾胃好的人嘴唇是红润的,干湿适度,润滑有光。
如果脾胃不好,口唇发白、干燥,易起皮或裂口子。有的睡觉会流口水,这也是脾虚的表现。
此外,脾主升清,脾胃虚弱,无法上输水谷精微,头面失其濡养,可能会有耳鸣耳聋、鼻腔干燥、流清鼻涕、眼睛疲劳、视物不清等症状。面色萎黄无华,也多提示有脾虚的问题。
2.看吃饭——脾胃虚弱的人,食欲不振,饭后感觉腹胀不适,或饭后拉得快。胃强脾弱的人则见食欲好,但消化吸收能力异常。突然想吃重口味的东西,也是脾胃虚弱的表现。
3.看体形——脾胃功能不好的人,要么越来越胖(虚胖)要么越来越瘦。
有的人脾气虚,津液代谢失常,痰湿堆积在体内排泄无门,就变成「喝凉水都长肉」,或者肥而四肢不举,肌肉无力,身上的肉捏起来松松软软的。
有的人怎么吃都不胖,吸收功能有问题,「酒肉穿肠过」,经常有腹泻的问题。
4.看湿气——脾胃虚弱,水液运化代谢失常,容易生内湿,而脾最怕为湿所困,湿困脾,脾气不奋,又加重了水湿的问题,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脾虚的人多伴有痰湿的问题,可表现出这些症状:
身体沉重,人发困、发沉,没精神,感觉疲劳;
大便不成形,或溏稀或便秘,粘厕所难冲干净;
嗓子不清爽,总感觉里面有痰,鼻炎、咽炎反复不断;
脸上长斑、起痘(脓包痘),黑眼圈、眼袋明显;
容易浮肿、腰酸、肩膀酸痛、关节痛。
5.看舌头—— 舌胖大而有齿痕,舌苔腻水滑。齿痕是舌苔胖大与牙齿发生挤压形成的,因为牙齿坚硬,所以受伤的都是舌头,就会出现齿痕。
中医说的「脾胃」并不是指现代解剖学中的淋巴器官脾,而是涵盖了多个系统的机能。一旦脾虚日久不愈,我们身体多个系统都会出问题。
脾胃受伤,五脏六腑都遭殃
脾胃为后天之本,是人体气血生化的关键,如果一个人的脾胃不好,那么气血生化出现问题,气血虚弱,无法濡养身体,身体机能就会受影响。
脾主运化,包括运化食物和水液,脾虚的时候,消化系统会出问题,表现出腹胀腹痛、腹泻便秘、食欲不振等症状。
脾主统血,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脾气虚弱,气失固摄,可导致血液系统异常,出现出血,如鼻出血、齿衄、肌衄、便血,女性月经提前或过多、崩漏等。
脾在体合肉,主四肢,脾胃的运化功能失常,水谷精微及津液的生成和转输障碍,肌肉得失其营养和滋润,必致瘦削,软弱无力,甚至痿废不用,从而影响身体的运动机能,故而有「治痿独取阳明」一说。
《〈素问〉遗篇·刺法论》说:「脾主谏议之官,出焉」,「谏议」是纠正的意思,脾胃能够监督并且纠正身体各部分的情况,如果脾胃受伤,则纠正功能受损,表现为「脾病则五脏不安」。这有点类似现代医学的免疫监视功能。
正常情况下,脾胃功能正常,气血生化有源,全身各个脏腑组织源源不断得到营养物质的供应,各个系统和组织各司其职,相互协调,相互为用,从而身体安康无病。
异常情况下,脾胃运转失常,纠正功能受损,无法帮助心神指导身体结构正常工作,病邪入侵,内外受困,从而容易出现各种免疫性问题,如过敏性疾病、干燥综合征、糖尿病等。这一点也在现代医学对胃肠粘膜免疫系统的研究中得到了证明。
此外,眼下三伏天,不少人不耐热,喜冷饮,吹冷空调,不知不觉加重了脾胃虚弱的问题。脾胃作为气机枢纽,运化失常,通道闭塞,就容易出现气机失常的问题。
本来早上阳气升发,是精神抖擞的时候,却出现气该升的,升不上去,感觉疲劳、困倦、乏力、白天睡不醒;到了晚上阳气入阴,敛藏体内,进入休息的时候。结果却出现气该降,降不下去,晚上失眠睡不着。
可以这么说,脾胃虚弱,五脏六腑都有问题。
现在大家都在谈养生,养生很重要,首当需要养的就是脾胃。调理脾胃,是养好身体的关键。
脾虚该怎么办
1.好好吃饭
现在很多人一看自己脾虚,就问吃什么可以补脾,然而我们现代人大部分都不缺营养,与其总想着补什么,不如多想想着我是不是要少吃点什么,或者我身体的动力够不够,去化我吃的东西,够不够供应我每天面对的工作、压力。
吃对饭,对脾胃就是一种很好调养。吃饭时要细嚼慢咽,不要说话,坐稳吃饭,不要边工作边吃饭,不要边走路边吃饭,也不要在吃饭的时候生气、郁闷、难过,更不要饥一顿、饱一顿。
脾胃怕生、怕冷、怕撑,各种生冷寒凉的东西就尽量不吃或少吃,同时也要注意饮食节制,不要暴饮暴食,我们要留给脾胃充足的时间,足够的气血能量来帮助消化、吸收我们吃进去的东西。
《黄帝内经》提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五谷是最养我们脾胃的,很多人脾胃过于虚弱,一时无法消化多少食物,可以先从米汤开始喂起。真的,好好吃饭才是硬道理。
2.放下偏执
脾胃还怕生气,在中医看来,生气动怒忧思郁结,都会导致肝气不疏,横逆犯脾,也就是五行说的「木乘脾」,容易出现腹胀气滞,胃脘不适诸多病症。
尤其我们现代人从事脑力活动的居多,都容易有肝郁脾虚的问题。要想养好脾胃,就放下偏执,用宽容通达的心去面对和接受命运馈赠的一切。
3.可选中成药
一、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便溏久泻、肛门下坠
主要成分:黄芪(炙)、甘草(炙)、白术、人参、当归、升麻、柴胡、陈皮
还有就是“参苓白术丸”,它是宋代就有记载的一张名方,作用比“补中益气丸”要和缓,更适合于脾气虚,尤其是因为脾气虚而浑身有些浮肿、虚胖的人,可以长期服用。
二、参苓白术丸
功能主治: 补脾。用于长年腹泻、大便不成形。因脾气虚而浑身浮肿、虚胖
主要成分: 人参、白术、山药、薏苡仁、莲子、扁豆、砂仁、桔梗、茯苓、干草(炙)
另外,适合脾虚人用来减肥,同时还可以使面容、身材变得紧致的方子,当属汉代张仲景始创于《伤寒论》中的“五苓散”了。
三、五苓散
功能主治: 化气利水, 健脾祛湿。用于膀胱化气不利, 水湿内聚引起的小便不利,水肿腹胀,呕逆泄泻,渴不思饮
主要成分:泽泻、猪苓、茯苓、白术、桂枝
总结:能吃但是很瘦型,以及食少而胖者,皆属于“脾气虚”,可服中成药: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丸、五苓散。具体需要服用哪种中药,需咨询当地医师。
乏力明显者可以服用补中益气丸,因气短,心慌为主者可用归脾丸。腹胀,便溏者可以参苓白术散等。
少吃消炎药,慢性病人一般脾气虚
即便你确实有炎症,有慢性感染,比如你的泌尿系统感染、盆腔炎,甚至慢性咽炎、慢性阑尾炎总是复发,你也不要仅仅盯着消炎药了,不妨增加一点儿补脾的中药,比如黄芪。至少在服用消炎药的时候配合点儿,如黄芪15克、大枣5枚、甘草5克,每天煎1剂,早晚各吃1次,你肯定能感到很舒服,炎症也能快一点儿消退,因为黄芪这类补脾气的药是在帮你提高白细胞的战斗力。
既怕冷,也怕热,也是脾虚
久坐伤脾,要适量运动。因为中医的脾是主肌肉的,久坐,就是缺乏运动,肌肉无力自然会反过来累及脾。
脾气受伤后有两种表现,越来越胖或者越来越瘦。如果这个人因为思虑过度,起因在于心情,他的脾气虚可能表现为越来越瘦;如果不是因为心情,而是因为懒,因为久坐、不运动导致的伤脾,体内的垃圾、毒素逐渐堆积,人也就越来越胖,而且是虚胖。后者在现在更多见,它的直接后患就是催生糖尿病等富贵病。
如果你遇到了脾胃被油腻、寒凉所伤的状况时,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脾胃休息。而让脾胃休息的最好食物就是热粥,大米、小米熬的粥都可以,严重虚弱的甚至可以从喝米汤开始。医史上记载过很多被判不治的危重病例,严重到连药都吃不进去,后来遇到名医,就是从米汤开始喂起,一点点地扶养脾气,等待脾气的慢慢恢复,从而最终康复。
东垣创立脾胃学说,其功固伟,但只是将脾胃笼统而言,未把一脏一腑的阴阳性质精详分别,这是美中不足。脾胃学说东垣创于前,叶氏善其后,叶氏可谓东垣的功臣,至此,脾胃学说更臻完备。兹将叶天士调治脾胃的阴阳四法列于下。
1.温通胃阳法(《临证指南医案·噎膈反胃门·朱案》)
【主治】胃阳衰微。纳食甚少,脉右濡缓,知饥不欲食,或胃痛,呕吐,泛吐清水,口淡无味,脘腹胀满等。
【处方】人参9g,制半夏9g,白茯苓9g,生姜汁2匙,白香粳米18g。
【加减】脉细,胃阳极衰者,加淡附片,干姜易生姜汁;肝木乘胃,气升至咽,懒食脘痞者,加木瓜、乌梅;脘腹胀满者,去生姜汁、粳米,加枳实、干姜;泄泻者,去半夏、粳米,加益智仁、荷叶。
【体会】叶氏用药,悉本《内经》之旨,《内经》云:“六腑以通为补,五脏以藏为用。”胃为阳明阳土,多气多血,体属二阳,阳本不虑其少。盖胃为水谷之海,日以纳食消化为职,若饮食不节,水湿内停,每伤胃阳,其在衰弱体质及老年、病后、胃阳不振者,尤为多见。胃主承纳下降,以通为用,故凡辛香刚燥之药,非胃所宜,即白术、甘草、陈皮、砂仁、益智之属;而四君、六君、异功等方,竟是治脾之药,辛香伤胃,呆钝守中,非胃腑宜通之法。如知饥不食,或朝食不能暮食,是皆胃阳既伤,浊阴僭踞,用药非温而通者,不得复其阳,非补而走者,不能振其衰。叶氏云:“胃虚益气而用人参,非半夏之辛,茯苓之淡,则非通剂矣。”故治胃宜通立法,用生姜以理胃阳,佐粳米以和胃阴,方中有刚柔互济之美。
2.清养胃阴法(《临证指南医案·脾胃门·某案》)
【主治】胃阴不足。食欲不振,或温热病后,热耗胃津,口干不食,以及肺胃阴虚所致喉痒、咽痛、音哑、咳嗽、吐血、盗汗等。
【处方】北沙参15g,原麦冬9g,川石斛9g,白扁豆12g,肥玉竹12g,白粳米18g。
【加减】咳嗽痰黏者,去麦冬,加杏仁、茯苓;温热病后口干者,加梨汁或蔗浆;吐血者,去粳米、玉竹,加生地、阿胶;盗汗者,去粳米、白扁豆,加牡蛎、五味子。
【体会】叶氏云:“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盖太阴之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仲景急下存津,治在胃也,东垣大升阳气,治在脾也。”此即《内经》“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的以通为用之理也。《临证指南医案·脾胃门》中华岫云曰:“若脾阳不足,胃有寒湿,一脏一腑皆宜于胃燥升运者,自当恪遵东垣之法,若脾阳不亏,胃有燥火,则当遵叶氏养胃阴之法……故凡遇禀质木火之体,患燥热之症,或病后热伤肺胃津液,以致虚痞不食,舌绛咽干,烦渴不寐,肌燥熇热,便不通爽,此九窍不和,都属胃病也,岂可以芪术升柴治之乎?故先生必用降胃之法。所谓‘胃宜降则和’者,非用辛开苦降,亦非苦寒下夺,以损胃气;不过甘平或甘凉濡润,以养胃阴,则津液来复,使之通降而已矣。”此论力辟世间不究脾与胃生理功能之异同,以治脾之药笼统治胃之弊,阐述叶氏“宜凉、宜润、宜降、宜通”治胃之法。叶氏后来居上,发挥东垣脾胃论说,使脾胃学说更臻完备。
本方从《金匮》麦门冬汤变化而来。麦门冬汤,原为养胃生津,治虚火上炎、咳逆上气之证。今减半夏之辛燥,加石斛、白扁豆、玉竹之甘润,去甘枣之守中,欲其通而不守之义。此法可治多种病证,凡肺胃阴亏引起之病,概可施用。但得胃津充足,水精四布,则余热可除,阴虚得复,喉痒、咽痛、咳嗽、失音、吐血、盗汗、便秘、溺赤诸症均解,不特不食而已。
3.温运脾阳法《临证指南医案·脾胃门·周案》
【主治】脾阳衰弱。能食不运,或胀满,便溏,形寒怯冷,肢凉腹痛,脉象沉细等。
【处方】白术6g,茯苓9g,益智仁6g,淡干姜6g,荜茇6g。
【加减】腹胀甚,加厚朴、陈皮;肢凉脉细,加淡附片;寒湿盛,加草果;虚弱甚,加人参。
【体会】脾为太阴湿土,太阴之阳既伤,不能运布中气,俾阴寒窃踞,中焦滞钝。《内经》言:“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太阴所至为胀满”是指湿土壅阻,阳失旋运之谓,故治脾之药,宜动、宜刚则运,温补即是,大忌阴腻静药。昔东垣脾胃论升降,叶氏用药究动静,二家各阐精义,则脾胃之治,似无遗蕴。脾宜温,干姜辛热以温之,益智仁、荜茇为佐;脾恶湿,以术燥之,以苓渗之;据理可入甘草调味和中,因甘先入脾。唯叶氏用药,除调中、益营、补气、缓中、守中等剂外,均不入甘草。因治上焦气分,欲其气机之流畅,治下焦阴分,欲其迅速而下达;否则气因甘而壅,湿得甘而滞,无使气机之通畅耳。
4.濡润脾阴法《临证指南医案·便闭门·周案》
【主治】脂液枯槁,脾阴不足。大便秘结,胸脘嘈杂。
【处方】火麻仁12g,苦杏仁9g,大麦仁12g,柏子仁12g,全当归9g,白芍9g,蜜50g。
【体会】脾为太阴之脏,原富脂液之所,今脾体虚而脂液枯少,则脾气不得散津,失其转输功能,大便坚如弹丸,仲景称为“脾约”。脾约者,脾因津液枯燥,约束其功能而失其津液四布之谓。今减去麻仁丸中大黄、枳实、厚朴之泻腑,加全当归、柏子仁、大麦仁、蜂蜜等味,则纯属濡润脾阴之方,已无攻克、燥涸之苦,对于热病津枯、产后血虚、老年肠燥所致之便秘最宜。
上述调理脾胃阴阳四法,胃为阳土,法宜润降,脾属阴脏,治宜温运,是谓正治;然病变无穷,阳腑有阳伤之疾,阴脏有津枯之患,故有养胃阳,救脾阴之法者,乃为变治。知其常,识其变,则治脾胃之法尽之矣。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
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