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课堂 入秋以后,小朋友经常拉肚子怎么办?

来源: 广东省中医院/GDHTCM


现晨起已有丝丝凉意,虽说广州天气唯夏冬两季,但根据中国传统24节气,已过立秋,为秋分时候。


秋季天气干燥,主要的外邪为燥邪,秋分之前有暑热的余气,多见温燥。秋分之后,气温逐渐下降,多见凉燥。


疾病和时令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夏秋季节发病率较高就会有过敏性鼻炎,鼻出血,还有腹泻等。根据这一段时间小儿出现腹泻的情况较多,我们简单来了解一下。


小儿秋季腹泻


小儿腹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为水样为主症的小儿常见病。多见于2岁内婴幼儿,病情轻重不一,轻症预后较好,重症预后较差。


常规1天大便次数在10次以内,精神尚可,饮食尚可,无脱水或轻度脱水者为轻症,积极补充液体,控制饮食,调理脾胃即可。


如若重症,1天大便次数10次以上,精神烦躁,哭时眼泪不多,有囟门凹陷,皮肤干瘪等症,请及时就医治疗。



中医认为“胃伤则呕吐,脾伤则腹泻”。


腹泻的关键在脾。


脾喜燥恶湿,当脾为湿所困,则运化失职,水反为湿,谷反为滞,升降失常则清浊不分,合污下趋则为泄泻。


夏季主暑,秋季主燥,同时也是湿盛的时候,这时湿邪易从热化,形成湿热证。


因此夏秋季节,小儿腹泻较多,主要由于湿热阻滞,运化失常所致。


秋季腹泻之湿热泻


泄泻急迫,粪质稀薄如水,肛门灼红,量多次频,或粪质粘稠色黄,夹有粘液,味臭秽(口语化即大便急,快,忍不住要喷出来一样。小孩无法表达,可以观察肛周是否红如若大便次数较多,擦红肛周则不在该范围。或者大便很频繁,刚拉完没多久又拉,有时候便便那里夹有粘液),尿黄,舌红苔黄腻,指纹紫滞,脉滑数。


湿热证要辨明是湿重还是热重。


热偏重者,发病快,泄泻剧烈,或有发热,烦躁口渴,肛门灼红,舌红苔黄明显。


湿偏重者,泄泻趋势较缓,大便粘腻不爽,困倦面黄,腹胀不适,舌苔厚腻。


01
推拿


治则:清热利湿止泻。


处方:清大肠,清胃经,清补脾,退六腑,摩腹,按揉天枢,推下七节骨。(公众号内发送穴位名字,即可收到穴位图,如“清胃经”。)


方义:清大肠,退六腑清肠道湿热,清胃经和清补脾能清脾胃湿热,摩腹、天枢双向调节作用能调肠止泻,推下七节骨能清热止泻。


热重者,主穴为退六腑,辅穴加清天河水。


湿重者,主穴可改为补脾经,辅穴加清小肠经。


对于湿热泄泻者,我们不建议见泻止泻,反而通因通用,即你越是拉肚子我越是要帮你拉,直至体内湿热差不多祛除后,如大便不臭、粪便未有泡沫出现、无消化不良现象时,再考虑固护脾胃,此时处方可改为补脾,运内八卦,推小横纹,清天河水,逆时针摩腹,按揉天枢,捏脊等。


02
食疗


祛湿粥

木棉花15g,灯芯花5扎,猪苓10g,泽泻10g,川萆薢10g,炒白扁豆10g,生薏仁15g,莲子20g,赤小豆15g,大米50g。

将木棉花、川萆薢、灯芯花、猪苓、泽泻等洗净放入纱布袋中,扁豆、生薏仁、莲子、赤小豆、大米浸泡30分钟。上料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煲粥,粥成后,把纱布袋取出,调味后食用。


03
调护


注意个人卫生以及食物卫生,不吃生冷食物,不暴饮暴食;


注意气候变化,防止感受外邪,避免腹部受凉;


发病期间,适当控制饮食,清淡易消化为主,忌生冷油腻辛辣,严重者需禁食,待病情缓解好转后,逐渐增加食量;


勤换尿布,每次大便后均用温水洗臀部,并使用润滑油如茶油等,防止红臀,如若已经红臀则红臀膏外用;


密切观察小儿腹泻情况,查看小儿皮肤,囟门,眼泪状态以及精神状况,如有变证需及时治疗。


建议

推拿对于腹泻疗效较好,特别是饮食所伤的消化不良以及西医所说的病毒感染。


推拿治疗建议每日1次,严重者1天2次,连续治疗5天为一个疗程。临床症状解决后,亦需1周3次推拿治疗来固护脾胃,从根本上解决腹泻问题,以及改善日后饮食不规律等问题。


来源:小儿调养工作室

编辑:李馨妮    责编:宋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