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世
芹
从事中医医、教、研工作40余年,她擅长治疗高血压病、糖尿病、脾胃病、咳嗽、失眠等老年性疾病和内科杂病。
壹
一、基本情况:精诚务实,法古纳新
贰
二、学术思想:
(一) 调阴阳,注重人体正气
丁世芹在临床实践中推崇《伤寒论》,认为《伤寒论》重在以护阳为主和调和阴阳。伤寒为病,乃素体阳气不足,感受风寒之邪,卫阳受伤,卫不外固,营不内守,营卫失调,阴阳受损。如《伤寒论》中麻黄汤证、桂枝汤证等,都是在祛邪的同时固护阳气和调和营卫。老年人生理机能减退,阴阳二气渐衰,感受外邪多致阴阳失调,阳气受损,她在临床治疗老年人内科杂病时善用桂枝、芍药调和阴阳和固护阳气,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治病必求于本”和《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所述。
(二) 明脏腑,重视调理脾胃
丁世芹认为,人体阴阳二气或正气源于脏腑。在临床时,她经常引用《伤寒论》六经辨证来诠释脏腑的重要性。六经是脏腑生理功能的外在表现,六经病证是脏腑之气与外邪抗争的病理表现。治病必明脏腑,治法虽异,但调理和固护脏腑之气相同。
固护脏气当明阴阳而补益,即固护正气。她固护脏气尤善调理脾胃,认为“人以天之阳气以生,而阳气依脾胃以生;人以地之阴气以长,而阴气赖脾胃以成;人赖阴精之奉以寿,而阴精养于脾胃;人受水谷以养神,而水谷运化于脾胃”。调理脾胃注重醒脾下气,临床常用砂仁、陈皮、炒莱菔子等,有邪可以下泻,无邪则补而不滞,脾升胃降则运化不息,脏腑之气得以生养,正如《慎斋遗书》所说:“脾胃一伤,四脏皆无生气。”
丁世芹的这一学术思想还受《伤寒论》注重调理脾胃、固护营卫的影响,她提出老年人应“重视后天之本,悉心调理脾胃”“欲治百病,首调脾胃”。
现代人多嗜食膏粱厚味、运动减少,丁世芹提出湿瘀交阻的观点,并根据舌质瘀暗和舌苔厚腻程度,判断湿大于瘀或瘀大于湿,从而采取不同的治则与方药。
(三) 和气血,调肝脾而除痰瘀
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丁世芹注重气血调理。
人之有形不外血,人之有用不外气,气血平和则身安无病,气血失和,则百病由生。她认为,老年人内科杂病病因繁多、病机复杂,多脏受损,虚实兼夹。治疗首当保证气血调和,气血调则邪去正复。调理之法,在补其不足的同时注重调和肝脾和祛痰除瘀。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脾胃为升降枢纽,肝脾调和则气血和顺。
(四) 治疗失眠病的临床经验
失眠是老年常见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丁世芹治疗失眠疗效显著。她认为,失眠的特点是阴阳失交,一为阴虚不能纳阳,一为阳盛不得入阴,应区分不同的病因病理采取不同的治法。失眠的病因病理包括情志不舒、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心肾不交、痰热内扰、胃气不和、阴虚火旺、肝阳扰动、心胆气虚等。
在治疗上,丁世芹将其归纳为:交通心肾安神法、疏肝解郁宁心法、和胃清胆宁神法、养肝清热安魂法、健脾益气养心法、泄肝利湿清脑法、宣透郁热清心法、滋阴潜阳镇心法、滋阴养血补心法、活血化瘀通窍法、温补脾肾益脑法、调和营卫解表法、调养心胃润燥法、调和阴阳镇逆法、通腑泄浊宁神法等。
针对老年人的心理特征(情志易抑郁、多有肝郁),处方用柴胡、白芍、郁金、苏梗;素体阴虚,多有肝旺,处方用钩藤、菊花;消化功能差,多有胃郁邪阻,处方用白术、茯苓、陈皮、菜菔子;肝胃不和易生痰,多有痰扰,用半夏、竹茹。
(五) 通腑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丁世芹在临床治疗内科杂病和老年病时,善用通腑之法。她认为,“六腑以通为顺,以用为补”。通腑法可以调理脾胃,促进运化,调畅气机,化瘀血、消痰浊、下宿食,清除代谢废物,有助于正气恢复和实邪的清除。
通腑法常用药物有大黄、苏梗、枳壳、菜菔子等,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失眠、中风、咳喘、便秘、眩晕等疾病的治疗,临床应用能够明显增进患者食欲和消化功能,改善体质状况,提高临床疗效。后经证实,通腑组药能够改善老年人的生理指标,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2007年,“通腑与抗衰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得濮阳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