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在县医院有这样一群与共和国同龄的医务工作者,其中更有耄耋之年的老一辈医务工作者,他们用勤劳、智慧、汗水为医院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县医院一代又一代人秉承医者仁心的光荣传统,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他们将全部的爱与力量奉献给了医院,挽救了无数患者生命。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他们以切身感受讲述医院发展变化的点点滴滴,作为第三代县医院人,我们要接过老一辈不忘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的初心大旗,在医改的大环境下,在医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乘风破浪,砥砺前行,为县医院更加辉煌美好的明天不懈奋斗!
内科老专家、原大内科主任、共产党员——柳忠良
医院变化非常大,当时我参加工作时医院100多人,科室只有内、外、妇、儿,现在内科40多张床,全院床位数达600多张,病人数多了,现在科室也多了,细化了。当时心肌梗死一年没有几个,原来没有溶栓、抗凝、下架等治疗手段,而今治病方法越来越多,老百姓越来越实惠,心肌梗死的死亡率下降,人民生活质量得到保证。医院的大楼越来越高,原来叫大楼医院,实质是二层水泥板“小楼”,现在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大楼医院”。
内科老专家、副院长、内科主任、共产党员——张智晶:
今年是建国70周年,也是彰武县人民医院建院71周年,当初由几名医生组成的联合诊所发展成如今的彰武县人民医院,曾经的设备是老三样“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能看一些常见病。如今从内科发展看,内科七十年代只有心电图机,我院开展第一次的溶栓、第一次的介入等都是70年的变化;曾经缺血性脑病、出血性脑病都是靠临床分析打分,现在有CT、磁共振。八十年代,内科完成了彰武县第一例脑出血颅骨钻孔碎吸术,到现在开展的开颅、微创、介入;心脏的介入支架术,每年完成几百例;一个科室的变化就这么大,很多都是彰武县域内开展的第一例,到现在我们还在不断创新。
原五官科护士长、共产党员——阴秀清
医院的变化很大,原来医院的三层小楼,变成如今的四幢大楼,由原来科室比较单一,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科系细化,内科、外科,五官科细化,祝福我们的医院越来越好!
原传染病院工会主席、副院长、副书记、共产党员——申宝芝
70年来医院的变化比较大,从人员上看,人员力量壮大了;医疗技术设备上达到国家水平,社会上老百姓口碑好,始终继承了医院老一辈的光荣传统,带领全院党员与职工一起奋斗。当看到医院党总支被评为“彰武县五星级基层党组织”感到非常自豪、高兴,!祝医院越办越好,为全县百姓谋福利,同时祝大家幸福安康!
原儿科主任、共产党员——高乃新
医院70年来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我曾经中国医科大学毕业的同学几乎都留在了三级医院。而今,我用微信与他们联系,他们对我们医院的评价是:医院方方方面可以与三级医院媲美,而且在辽宁省44家县级医院排名第九,真值得自豪骄傲!
眼科老专家原五官科主任——熊德全
医院70年的变化太大了,医院原来的没有的科室,现在科室增加了,设备比较全,原来只有一台X光机,现在CT、核磁都全了;原来只有血、尿常规化验,而今化验项目增多了,手术开展更是多样,高难手术在我院开展了,用语言无法形容医院的这么多变化。
原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共产党员王野松
县医院发展今非昔比,医疗技术、人员精神面貌都有很大变化,现在一个崭新的县医院呈现在大家眼前,医院发展突飞猛进,技术力量雄厚,身为吸纳医院人我很骄傲、自豪!祝愿县医院前程似锦,医院职工幸福安康!
原传染病院医生——内科主治医师宋维忠
县医院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医院的环境的改变,医院建设得非常好。六几年,过去设备仅有200毫安的x光机,一台心电图机,现在医疗设备的更新引进,应有尽有,为老百姓看病提供便利。从人员技术力量上,开展新技术,新理念,与医大联盟,这些都是医院史无前例的。
老党员饱含深情对祖国、对医院的变化讲述着,正因为他们经历了艰苦岁月、经历了缺医少药,经历了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坚守,内心深处更有说不完的话......70年沧桑巨变,祖国母亲由一穷二白到富起来、强起来;医院发展也是由传统的听诊器,简易的呼吸机、黑白超声到如今各种先进仪器设备为诊疗提供更精准的依据,医疗技术不断创新发展,诊疗技术手段也越来越先进,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交给这代人和下一代人的就是不忘为百姓健康服务的初心,永远跟党走,刻苦钻研技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人民健康放在首位,立足本职,为医院发展贡献一代又一代人的全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