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扩面以后,药店进入“大机会时代”!

来源: 医药管理与营销/yyglyyx

当前,我国医改打出了系列组合拳:医保控费、一致性评价、两票制、“4+7”带量采购、废除地方医保增补等等,在这种前所未有的改革大势下,有业内人士指出,药品零售市场规模或将激增,零售行业的春天就要来了。

因而,对药店来讲,又一个“大机会”时代来了!

药企抱团抢占零售渠道

毋庸置疑,药品零售市场的蛋糕越做越大。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预测,2020年我国处方药市场总规模可达18900亿元,医院处方流出量约占总体处方量的1/5左右,我国处方外流市场规模将接近4000亿元,而其中处方药零售市场的销量将超过1500亿元。与此同时,OTC的市场规模也在逐年增加,目前已接近4000亿级别。

 

在这种背景下,连锁药店终端不再是药企可有可无的补充销售渠道,越来越多的药企开始组建了团队,抢占药品零售市场。

例如,多年以临床市场为主攻对象的东北制药借助“舞动中国”,已打入了广东、山东、浙江、云南、四川、重庆、辽宁、福建、湖南等9个省市的零售市场,与当地的药店进行了深度合作,涵盖了一心堂、益丰、国大、海王星辰、漱玉平民、成大方圆、九州大药房、和平药房等多个区域龙头药店。

今年早些时候,百洋医药集团牵头近30家全球知名的主流医药工业企业联合宣布启动“千亿处方药零售平台”,将帮助上游企业制定适宜的零售策略,实现零售市场的数字化精准营销,并从信息技术、供应链和资源对接方面,帮助零售药店设计整体解决方案。

这种例子举不胜数,上游企业在零售市场的竞争即将进入白热化。

政策助推,零售渠道价值显现

在“4+7”带量采购、废除地方医保增补等政策的推动下,在与工业的对话中,零售行业的地位有所上升,优势品种也将日益丰富。

 

01拿到更多优势品种

“4+7”带量采购扩围刚刚在上海结束,共有77家企业参与申报,产生拟中选企业45家,拟中选产品60个。与联盟地区2018年最低采购价相比,拟中选价平均降幅59%;与“4+7”试点中选价格水平相比,平均降幅25%。

行业普遍认为,药品的“高溢价”时代即将过去,而药价普降、药企利润被摊薄以及高额营销成本,使得药企必须在不得不在白热化的院内市场竞争中寻找新的机遇,目标便将转向院外市场。

益丰药房董事会秘书王付国认为,无论是中标厂家还是未中标厂家,在经历国家集采后,厂家对医院市场的未来把控性变得日益困难,这种对未来的不稳定性使得传统的处方药厂家将部分资源开始向药店倾斜(以前因医院市场巨大,一些厂家对药店市场重视程度不够),将会日益重视院外市场的产品布局和供应链的合作,必将一些毛利空间和优势的品种投向大连锁药店。

也有专家表示,慢慢失去医院市场的产品需要有创新经营策略,零售渠道很可能会成为原研药产品继续保留产品价值的方式之一。因为原研产品的品质在临床的地位难以撼动,多年成熟的医生教育下,原研产品依然有强大的使用群体。

此外,据《医药经济报》消息,地方增补的目录将按“442原则”在三年内消化完成,分别按各省增补数量的40%、40%、20%进行废除。在这种环境下,地方增补目录中符合DTP零售特点的品种,也将尝试在3年内逐步将核心市场外移到药店。

02直接与上游企业对话

“4+7”带量采购实现了药店与上游企业的直接对话。

据悉,除了公立医院能够参与带量采购,山东、浙江、上海、广东等地区还将零售药店也纳入了药品集采。

 

杭州九洲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齐丽在一次行业会议上表示,进入药品集采平台后,最直观感受的是拥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到新的厂家资源。在“4+7”带量采购和药品集采政策的推动下,许多原本专注于医院渠道的工业厂家,开始主动找连锁药店寻找新的合作机会。

齐丽表示,虽然从实际效果来看,工业的态度可能更多是停留在意愿层面上的交流,但是对比过往药店很难对接临床品种的情况而言,实属一个新的良好开端。

药店的态度将更积极

在取消药品加成、带量采购之后,药品在医院“平进平出”,逐渐沦为经营成本,医院对待带量采购以及后续的扩面、扩增结果或相对消极,被动接受。

但对于零售行业来说,在经营成本上涨、利润空间压缩、监管形势趋严的环境下,对待加入集采或是与工业的直接对接将相对积极,达成的合作也将相对紧密,这将更有利于药品零售市场的盘子做大、做强。

来源: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