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以后,西药进入低价时代,市场基本没法玩了!

来源: 医药管理与营销/yyglyyx

9月25日,让医药行业一片哗然的“4+7扩围集中采购结果”出炉,多个常规产品刷新历史底价及人们的认知观:阿托伐他汀钙片10mg*14片装入围价格1.68元/盒,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7片装入围价格0.49元……,一个新的时代到来了:西药正式进入低价时代,市场上做西药的基本没法玩了!

一终端临床操作空间被封死,大批西药企业出局,大量医药代表下岗

曾经支持临床医药市场半边天的西药进入了低价时代,你可以想象一下原来中标价几块钱一片的降压产品现在的中标价是7分钱是个什么概念,当然了几块钱的可能是外企的,也可能现在仍是几块钱,但又能挺多久?

4+7全面推广以后,大量的西药仿制药企业将没有生存空间,本身西药类普药产品文号就很多,原来仗着中国市场大,随便哪个省或者几个地级市中标了或者整个基药低价药啥的就够支撑个小药厂了,现在国家开始下决心整顿市场-低价入围,带量采购,所有的希望都被封杀了,只要有一个同成分产品中标价是1毛了,其他的各种目录同成分产品中标的价格就都会降下来,就算做不到1毛,也差不了多少,当然可能会有个时间差,也不过是多几个月或十几个月而已!所以也证明了领导们的决策是英明的,原来你们还可以卖这么低,说明还有空间!

那么很多的小普药企业以西药为主的企业前途就已经可以看清楚了-那就是没有前途!本身产品就没有竞争力,都是一大堆文号的,一致性评价的投入就是个不小的门槛,质量上多数又不及大型企业,生产上又没有规模效应,所以以后的西药市场或者说仿制药市场是那几个大企业的:普药文号多、过一致性产品多、质量相对好、产能优势及成本优势等,多数的化药小普药企业可以准备身后事了。

别说是小企业,曾经高高在上的外资企业以后都开始走下坡路了,原来你说你是原研的或者进口的质量好,现在国产的也都做评价了,就算仍不及你也能达到个七八分,但是中标价格差了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你怎么说?原来那些制药巨头在发达国家过了专利期开始卖不动的产品在中国继续大卖的时代结束了,所以这次集中采购已经有外资企业开始跟标降价了,而这也只是个开始。外资要在中国市场继续捞金,上高端产品吧!

化药开始大面积集中采购以后,临床上肯定是没有操作空间了,几毛钱一盒的产品怎么带费,带多少,得卖多少盒才能整出一盒烟钱来,就算是纯学术推广不带金了,更大的问题是这种价格空间怎么养活临床推广队伍?所以以西药为主的临床医药代表将大面积的面临淘汰和转型的压力!

二终端零售市场西药类价格大幅下降,药店开始没有利润,操作药店没有空间

这段时间开始有人问我:谷老师集中采购以后临床动静大,对于零售市场有影响不,临床的价格降下来以后,药店可以继续卖高价不?答案是肯定的:不能!对于化药类产品,尤其是慢病的,基本都是临床处方带动零售,临床的价格降下来零售的价格肯定受影响,医院卖几毛钱几块钱的东西在药店卖十几块几十块这种情形可能存在吗?还有,多数的慢病病人都是老年人,如果他在药店买了盒降压药几十元后来发现在医院才几毛钱,对于一斤鸡蛋差一毛钱都会跑几个城区的大爷大妈们意味着什么?中标的产品必然会要求零售统一价格,否则会出很多问题。

然后又有很多先知先觉的兄弟们脑洞大开:谷老师,中标的产品降价,那么对于那些没有中标的同类产品继续在药店卖高价是不是反而是机会,药店不卖中标的产品不就行了吗?个人的观点是:首先,中标的产品药店不可能不卖,因为量大,药店不卖的话会伤及客源。然后,未中标的产品继续卖高毛可以吗,可能性也不大,你想,柜台上陈列着一堆同类甚至同成分产品,A产品7毛钱一盒,同成分同规格的B产品14元一盒,你又不是进口的,凭什么?最终的整体的价格都会降下来,未中标的产品可能会在零售市场卖的稍高一点,相对高毛,药店销售的积极性会大一些,但因为整体价格低,利润也不会太大,没有空间怎么操作。

零售市场甚至要考虑一下销量较大的西药慢病类产品降价以后的利润如何弥补的问题。

一二终端的西药价格都降下来了,三终端的产品价格会独善其身吗?所以,抓紧布局中药可能会好一点,当然,西药集中采购以后的市场全面降价会有个时间差和窗口期,这也就是给你跑路和调整市场的机会。

集中采购降低价格无疑是正确的,是国家意志,是大势所趋,利国利民,我们作为医药从业企业和人士要顺势而为,抓紧调整适应变化才是正道!

医药人靠西药赚钱的历史终结了!

文章来源:丰谷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