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皮肤、粘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强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
病因病机:
病位在肌肤腠理,多与风邪侵袭,或胃肠积热有关
腠理不固,风邪乘虚侵袭,遏于肌肤;
素有胃肠积热,复感风邪,使病邪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腠理所致。
因体质因素,不耐鱼虾荤腥等食物以及某些药物引起过敏
因虫、虱刺咬,邪毒遏于肌表,流窜经络而成。
辨证分型:
风热袭表——风团色红,灼热剧痒,遇热加重,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风寒袭表——风团色白,遇风寒加重,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胃肠实热——风团色红,脘腹疼痛,纳差,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血虚风燥——风疹反复发作,午后或夜间加剧,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
冲任失调——疹色淡红,发无定处,常在月经来潮前出现,经后消失,反复发作,常有月经不调、经来腹痛等症。舌质正常或淡,苔薄,脉弦细或弦滑。
现代医学认识
荨麻疹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常见为一种过敏性疾病,也有一些患者找不到确切的原因。
食物,主要为动物蛋白食物,如鱼、虾、蟹、蛋类、奶类等和某些食品添加剂;
某些药物如青霉素、痢特灵、磺胺类等药可由变态反应机制引起荨麻疹,吗啡、可待因、阿托品、度冷丁等药物本身为组织胺释放剂,使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而发生荨麻疹;
吸入物如花粉、动物皮毛、灰尘、真菌孢子及某些挥发性气体等也可引起本病;
某些感染困素可能与荨麻疹的发病有关,如细菌感染病灶、寄生虫、病毒感染、真菌感染等;
物理化学因素如日光、冷、热、机械刺激和某些化学物质刺激等;
精神因素及内分泌改变,如精神紧张或兴奋、运动后、月经期、绝经期、妊娠期等;
接触某些植物或患有某些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肥大细胞增多症、风湿热及内分泌疾病等也均可发生荨麻疹。
针灸治疗原则
治则:祛风止痒,养血和营。
风疹之急性者,多属实证,责于外邪,以疏风为主,或配清热.或配散寒,或加调营等,
慢性者,多属虚证,或虚实挟杂之证。治当益气养血祛风。
宜取阳明、太阴、太阳经穴治之。
处方:曲池 合谷 血海 委中 隔俞
方义:曲池、合谷同属阳明,擅于开泄,既可疏风解表,又能清泻阳明,故凡瘾疹不论是外邪侵袭还是肠胃蕴热者用之皆宜。本病邪在营血,膈俞为血之会,委中又名血郄,与血海同用,可调理营血,而收“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效。
随证配穴:呼吸困难配天突
胃肠积热者加用天枢、大肠俞,俞募相配以调和胃肠,清泄湿热,
气血两虚者加脾俞、气海、足三里。针而灸之,补脾益气,以开化源,
冲任失调者加肝俞、期门。妇人以肝为先天,二穴共用,疏肝气解郁结,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也。
操作:毫针刺,用泻法,委中、隔俞可点刺出血。
耳针
处方:脾 胃 肺 肝 肾上腺 神门 皮质下 交感 对屏尖
方法:每次选用2~3穴,用0.5寸毫针强刺激后留针30min,每日1次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或者用埋针或耳穴压丸的方法,3~5天换穴1次,5次为1疗程。
皮肤针
处方:参照针刺法,并可加叩脊柱两侧。
操作:皮肤针均匀叩刺,以皮肤隐隐渗血为度,每日1次或隔日1次,5~10次为1疗程。
放血疗法
双耳尖,点刺出血,3天1次。
穴位注射法
取穴:风门、肺俞
风门为足太阳与督脉之会,是风邪侵入之门户,迎而夺之,以祛风逐邪;
操作:用2毫升6号针头塑料一次性注射器,局部常规消毒,在肘静脉抽吸静脉血2ml。迅速取穴,以防止血液凝固。针头刺入穴位得气后,将血液注入。
来源:针灸推拿学会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点赞或留言支持哦!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医药小百科”公众号,更多惊喜等着你哦!欢迎与身边的朋友分享!
投稿邮箱:daocaoren0827@qq.com
爆料、文章合作、互推等,商务合作,欢迎加微信:13847255830
版权声明:此公众号属纯公益性。我们注重分享, 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