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旨在倡导提升全民精神卫生、心理健康意识,今年的主题是“心理健康社会和谐,我行动”,心理健康从良好睡眠开始,可殊不知现在有很多人因为精神压力过大导致入睡难、难入睡,失眠作为精神障碍疾病,在我国已经有很高的发病率。
夫妻俩来到我院张永华院长的专家门诊,仔细询问病史和症状后,张院长建议他做个睡眠呼吸监测。监测结果如张院长所料,李先生存在着重度的睡眠呼吸暂停,睡眠呼吸紊乱指数>30。
有研究显示,长时间的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会对身体健康,尤其是大脑,会损伤大脑认知,比抽烟酗酒还要恐怖,一个人清醒的时间越长,大脑的功能就越不稳定,注意力、反应速度、操作能力都会下降,还会增加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抑郁症、心脏病和中风等风险。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在作息方面,针对不同年龄段的群体,文件中明确了不同的睡眠合格时长。其中,小学生每天睡眠10个小时;初中生9个小时;高中生8个小时;成人每日平均睡眠时间为7-8小时。对此张院长解释说,其实每个人的睡眠时间是不一样的,个体差异很大,质量比时间更重要,最重要的是保持生活的规律性。不过大家还是可以参考上面的睡眠时间做一个对比。
造成肥胖
长期睡眠不足会使瘦素(leptin)水平降低,却使饥饿素水平升高,让你的饥饿感更强烈,也让你变得更胖。即使只有一夜睡眠不足也会使饥饿素水平升高,让人更加渴望高热量、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情绪暴躁
女性比男性更易受睡眠不足的影响,假如女性睡眠不足,起床后的态度也会更暴躁、更愤怒、更加咄咄逼人。主要是由于激素波动,女性也比男性更易失眠。
认知失调
长期睡眠不足还会让人缺乏警觉性,注意力集中的时长也会缩短,难以保持注意力集中状态,也难以一心多用,言语记忆能力也会下降。经过测验,长期睡眠不足的人在判断力和冲动控制方面会出现更多认知能力问题。
容易生病
一晚高质量的睡眠能让免疫系统正常运转。当我们睡觉时,体内的免疫系统会进行夜间巡视,查看体内是否存在病原体,睡觉时也是我们肌体的一个自我修复过程。如果你的睡眠时间少于7小时,你患感冒的可能性也会是其他人的3倍。
误区一:晚上做梦就表明没有休息好
有没有休息好要根据第二天的精神状态判断,如果第二天状态很好并且可以进行正常的工作生活,就表示是具有良好的睡眠质量。梦是一种普通的生理现象,每个正常人在睡眠过程中都会做梦。
误区二:睡眠能储存和预支
有人总是期望在熬夜之后,白天睡上一天,把睡眠补回来。事实上,过后的睡眠补偿只能缓解过后的疲劳,而对于提前透支的精神和体力,以及由此造成的对身体的损害,是不能偿还的。
误区三:睡眠障碍不是疾病
有10%的人在一生中都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偶尔失眠是正常的,且是可以消除或好转的。但对于失眠症或慢性失眠患者来说,这就是一种病。
误区四:需要长时间午睡
午睡对于睡眠不足的人群是有一定帮助的。但午睡时间不可过长,以不超过30分钟为宜。且午睡并非人人适合,体重超标20%,血压过低,循环系统患有严重障碍病的人,往往会由于午睡引起大脑局部供血不足而发生中风。
误区五:安眠药不能吃
安眠药物可以迅速改善睡眠状况,加快入睡、延长睡眠时间或加深睡眠深度,在失眠不能通过自然调整恢复或失眠是其他疾病的症状之一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是必须和安全的。自我猜测或道听途说助眠药物的不良反应从而拒绝服药,只会使病情进展和加重。
张院长有几个小妙招来帮大家轻松入睡:
1、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包括按时睡觉,要有规律,上床后不要看手机等电子产品。
2、不要赖床。如果前一晚睡得不好,也不要以补觉为借口而赖床。
3、良好的个性塑造,一般追求完美、眼里容不得沙子这类个性的人容易出现睡眠障碍,而淡定、从容、宽容个性的人较少会有这方面困扰,因此,父母应在从小的教育中重视孩子个性的培养。
4、工作压力太大的时候,有个适当的放松,跟朋友聚个餐,带孩子去踏青,都是不错的选择。
5、睡眠与食物之间也有一定的关系,百合、莲子、白木耳、核桃、黑芝麻、牛奶等是有助于睡眠的,但羊肉、火锅等辛辣刺激的食物则容易影响睡眠,如果你睡眠不好的话,就不要偏好这类食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