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三岁以下婴幼儿该给谁托管?

来源: 健康汕头/gdstwjj

今年40岁的王女士是一位“二胎”妈妈,眼下正面临着产假结束即将上班、保姆一换再换始终不合适、家里老人年纪太大导致七个月的小儿子无人看管这一迫在眉睫的问题。忧心如焚的她最近连觉都睡不好了:“孩子这么小,上不了幼儿园,老人年纪大了,最多只能帮忙看护一下,我一上班的话家里只剩老人和孩子,实在不放心。想请个保姆吧,工资贵不说,素质也低,真怕孩子在她们手里有个什么闪失……”


王女士的想法正道出了“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众多职场妈妈的焦虑,这种情况下将孩子送到专业的托育机构无疑是最合适的,但事实上的现状却是尴尬的:当前我市公办幼儿园基本不招收3周岁以下孩子,公办托儿所(招收18至36月龄)仅有1所且学位不足100个,民办早教机构办学质量良莠不齐且收费高昂。如何缓解0至3岁婴幼儿入托难、入托贵,解决职场父母的孩子托管难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公共问题。

这一问题也引起了不少有识之士的关注。今年的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提案中,佘宋嘉、陈飒、方少平、陈庆明、何娟、庄学斌等多位政协委员就联名建议要加大力度推动汕头市0至3岁幼儿托管教育工作。除了满足人民群众对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外,政协委员们想得更远:当前汕头正建设人才高地,补足这块短板,有利于让来汕建设的育龄人才在汕安家筑巢,为汕头的发展提供强大可持续的人才智力和动力。


问题
托育难题让职场父母“不敢生”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至今已有3年多,但“不敢生”的声音却不绝于耳。纵观对比我市2015年至2017年内出生人数与出生率(依次分别为132987人与24.24%、121826人与21.96%、11774人与19.88%,数据来自汕头统计信息网),我们可以明显发现,自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以来(2015年10月),我市出生人数与出生率呈现不升反降趋势。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让职场父母对二胎望而却步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孩子3岁上幼儿园之前谁来带”这个问题。“让家长带,孩子的父母都是双职工,没有时间精力;让老人带,许多老人年事已高或身体不好;请保姆来,保姆的工资高可服务却不一定能跟上。”小文是我市某事业单位的职工,有个女儿已8岁,一直想着要给孩子添个伴,好不容易等到“二孩政策”来了,她和老公却思前想后不敢生了,因为“没有人带”。


好入园、入好园是解决幼托教育的迫切需要。

记者了解到,按照目前的生育政策,广东省妇女的产假是5个半月到7个月。也就是说,孩子半岁后,母亲产假就结束了,之后要全职投入工作,白天基本无法照顾孩子。为了能够更好照顾孩子而放弃工作的妈妈仍是少数,因此多数家庭采取了这几种方式:家里老人隔辈抚养,或者雇佣保姆照顾,或者把孩子交给私立的托管机构。但不管哪种方案,在现实中都面临种种问题,很难令人满意。

由老人带的话,虽然不用担心孩子“被虐待”的问题,但很多爷爷奶奶们的生活习惯已经落后于时代发展,尤其是没有文化或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祖父母们几乎没有儿童心理发展的专业知识,也不懂如何科学养育孩子,显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请保姆在家里带的话,因为这一行业流动性强、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好不容易遇到个好的却干不了多久就要跳槽,而且白天大人去上班,只留保姆和孩子在家,许多父母也直言“不放心”。而0至3岁幼儿托管教育目前在我国还属于待开垦的处女地。市政协委员指出,这项服务工作涉及多个职能部门,但主管部门不够明确,职责不够清晰;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亟待优化完善,托育机构建立和服务标准缺乏有效监督管理;托育方面的形式内容较为单一,收费标准及服务内容无相关行业标准,专业师资力量和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缺口,专业社会服务机构和社工介入服务微乎其微。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汕头招收3岁以下儿童的幼儿机构,大多以早教为主,主要是为幼儿提供音乐、美术以及智力开发的课程,一节课基本在45分钟左右,而且需要父母陪伴,存在费用高昂、上课时间不配套等方面的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托管问题。有提供18至36个月婴幼儿托管的机构收费也相当昂贵,平均每天需200至300元,对普通工薪阶层的家庭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也正因如此,目前汕头仅存的唯一一所公办托儿所——汕头市儿童福利会托儿所成了“香饽饽”,这所创办于1983年的幼托机构绝大多数的教师具有学前教育专业大专或本科学历,旨在对幼儿进行全方位陪护、指导。由于该托儿所受场地和人员的制约,学位不足100个,只招收18至36月龄的儿童。至于教学方面,该托儿所则是采用科学的、正规的国家托班教养教材,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性格特点,对0至3岁的幼儿进行系统的启蒙教育。正因为师资好、收费便宜,吸引了众多家长争相报名。但是学位实在少得可怜,很多家长都反映“一位难求”,有时候提前一年报名都不一定能排得上。



意义
更好满足“幼有所育”的期盼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报告中必须取得“新进展”的7项民生要求中,“幼有所育”排在首位,同时要求“促使学前教育从3至6岁逐步拓展到0至6岁,以实现所有幼儿的平衡发展。建议学前教育为每个幼儿提供认知、情感、能力与行为发展方面的良好支持”。但反观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新时代新需求下的育儿观念升级转变、现有教育设施建设滞后、办园水平和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等现实情况,0至6岁的幼托教育面临严峻的供需矛盾,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亟待解决,好入园、入好园仍是群众的迫切需要。



就读专业托育机构有利于孩子人际关系的交流与拓展。


市政协委员们认为,加大力度推动汕头市0至3岁幼儿托管教育工作,是积极回应民声的必然之举。孩子是家庭的未来,更是国家的未来。学前教育对孩子未来发展影响很大,0至3岁是儿童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快速期,更是儿童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适当、正确的教育引导方法对儿童未来行为习惯、生活方式都有着重要影响。当前我们还是主要实行以“家庭养育为主,其他养育方式为辅”的早期教育政策,虽然在家庭中养育更有利于儿童建立健康的亲子依恋关系,为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但当前我市民办早教机构在服务标准、师资人才、卫生安全、保育教育、园所环境等方面都亟待规范,无法满足孩子成长的多元化需求,将加速发展0至3岁婴幼儿公共托育服务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相关配套建设,完善公共托育服务提供,使目标儿童接受科学养育,填补学前教育缺口,促使家庭婴幼儿养育成本的有效降低,已成为党委政府迫在眉睫的民心之举。

委员们还认为,加大力度推动汕头市0至3岁幼儿托管教育工作,是推动汕头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当前我市正全力打造与省域副中心城市定位相适应的区域人才高地,也出台了“人才政策30条”等措施全面提升人才服务水平,为人才提供空间和舞台。但如何为人才打造安心美好的家园环境,解决人才发展的后顾之忧,让人才“来了就不想走”,也应当成为施政的重要考虑因素。提供完善的公共托育服务除了能够需要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充实优化我市现有机构师资队伍外,同时也是作为一项重大政策福利,能够有效吸引人才在汕扎根,消除下一代健康成长顾虑,让来汕建设的育龄人才在汕安家筑巢,安居乐业,为汕头的再出发提供强大可持续的人才智力和动力。


支招
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机制


政协委员们建议,将0至3岁婴幼儿公共托育服务纳入公共服务体系,明确工作主管部门及其职责,建议尽快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建立起由教育部门主导,妇联、公安、民政、卫生健康、街道社区、托幼机构协同配合的托育工作管理机制,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同时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包括场地设施的建设标准、税费优惠政策、财政补贴政策、管理规定、培养保育员的政策等,推动和保障0至3岁托育服务工作和托育行业健康、规范发展。

此外,还应加大财政投入,鼓励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本参与,建议通过大量开班托育服务机构、政府购买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等多种形式,促进托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鼓励有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和社会组织等单位扩建、增办、开办托儿所,并在人员编制、税收等方面给予鼓励政策;鼓励各类社会主体、民营企业等各类机构建办托儿所,鼓励机构办所的模式,政府做好服务并给予扶持。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0至3岁婴幼儿公共托育服务投入机制。优化托育专业设置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职后教师培训方案进行进一步整合,形成包括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长期和短期培训相结合的一体化培训方案,为各类托育从业人员、管理人员提供持续的专业成长服务;积极引导专业社工服务机构和队伍力量介入儿童早教服务领域,以社工带动社区、机构等形式,提供专业咨询及指导等服务。

委员们还认为,可以丰富工作形式载体,在有条件的街道社区探索“公建民营”项目方式,开展提供全日制、半日制、小时制、社区式、住家式、资源中心式等多种托育形式服务。目前我市个别居委,如金平区金厦街道就有几个社区与高校社工专业和志愿者组织合作,开设孩子放学后的托管业务,但对象以小学阶段以上学生,可在现有基础上探索。



来源:汕头日报(作者:陈静莹 编辑:陈冰慧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汕头市卫生健康局

公众号:gdstwj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