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餐具很重要!清洗干货在这里赶紧看看!

来源: 四川卫生计生监督/SCWSJSJD


清洗餐具是很多家庭每天必做的家务,很多人觉得麻烦,常“偷工减料”。作为家庭的一员,我们都有责任把好餐具卫生这一关,守护全家人的健康。


那么,清洗餐具过程中容易犯下哪些错呢?餐具到底该如何清洗呢?我们又该如何挑选餐具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常见的错误洗餐具方法







错误方法①

将待洗的餐具长时间浸泡在水池中

吃饭后把餐具泡在水池里,等到需要用时再洗是很多人洗餐具时的常态。然而,长时间把餐具泡在水池里会造成食物残渣发酵,大量微生物滋生,不但给洗餐具带来不便,还会给身体健康带来威胁。炒完菜后,应趁锅底还有余热时清洗,油污很容易就清洗掉了;碗筷等餐具用热水泡10分钟左右即可清洗,浸泡时间不宜过长。





错误方法②

把洗涤剂直接涂在餐具上清洗

有的人觉得把洗涤剂直接涂在餐具上的去油污效果更强,然而,这样不仅会浪费大量水资源,滥用的洗涤剂还会造成水污染,一旦冲洗不干净,人体摄入洗涤剂后会出现腹泻等肠胃不适的症状。


应先将几滴洗洁剂滴到半碗水中,然后用洗碗布蘸着稀释后的水来刷洗,洗干净的餐具应放在另一个漏篮中控干后使用。





错误方法③

餐具摞起来一起洗

油腻腻的餐具摞在一起洗,只会造成互相污染,增加刷洗的工作量。正确的洗碗顺序应该是:先给餐具分类,没油的和有油的餐具分开放,先清洗没油的餐具,油污较多的餐具要最后洗。




洗碗布有上亿细菌




洗碗布常和碗筷亲密接触,肉屑、菜渣、油污等都会遗留在上面。如果不更换、不晾干、擦桌擦碗用一块,洗碗布只会变成“脏碗布”,伤害身体健康。


目前,市场上的洗碗布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各有优缺点。

纯棉 

手感好,但吸水后易膨胀,易滋生细菌;


纤维类 

植物纤维洗碗布的亲水性、排油性、吸水透气性要弱于木质纤维的,但后者价格较高;


化纤类 

稳定性较高,不易滋生细菌;


天然丝瓜络 

韧性好,能轻松带走油污,但清洗时较费劲;


钢丝球 

清洗难以祛除的污渍油斑较方便,但容易藏污纳垢,一定要勤换。




玻璃餐具别买花的




五颜六色、花纹各异的玻璃杯赏心悦目,是很多老百姓家中的必备品。但是,近日,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一些带有有色图案或花纹的玻璃餐具中含有较高含量的重金属镉和铅,会伤害人体健康。


专家建议,如果家中有这种餐具,最好不要用来装食物,更不要用来装酸性饮料,以免重金属析出。



仿瓷餐具最好选白色




密胺餐具又叫仿瓷餐具,原料是以三聚氰胺和甲醛聚合而成的树脂。它结实耐用,可以做成鲜艳的颜色,是一种相对环保的材料,在餐馆、食堂和家庭中都有广泛应用。


甲醛是密胺餐具最具代表性的污染物,其释放量主要受到温度、酸碱度和时间的影响,温度越高、酸性越强,与食物接触时间越长就释放得越多。密胺餐具常常标注“不要用微波炉加热”,就是防止过高温度下密胺树脂降解释放甲醛。此外,密胺树脂中可能残留极少量未聚合的甲醛,因此新的密胺餐具释放的甲醛较多,用几次之后会有所降低并趋于稳定。


密胺餐具重金属释放量超标常见于颜色鲜艳的“三无产品”,以铅和铬较为常见。尤其有些儿童用的餐具,为了吸引孩子做得五颜六色,通常重金属释放量会多一些。因此家庭使用密胺餐具,建议到超市买,如果在其他地方买,最好选白色或内壁为白色的。


质量较好的密胺餐具常常覆盖一层致密的纯密胺膜,可以降低甲醛和重金属释放。因此建议在清洗的时候不要用金属百洁丝,避免表面磨损过快。当密胺餐具表面有明显磨损、污渍或已经有裂纹时,要及时更换。



如何选购、使用不锈钢制品?




选购不锈钢制品,建议选择304钢。304钢(指铬含量达到18%、镍含量为8%的不锈钢)广泛用于耐蚀容器、餐具、栏杆、医疗器材等。选购不锈钢制品就要看好标注的类型。在不锈钢餐具上常有“13-0”(420钢)、“18-0”(430钢)、“18-8”(304钢)三种代号,代号前面的数字表示铬含量,后面的数字则代表镍含量。不锈钢器皿是否安全,主要就是重金属迁移的问题。一般来说,现在市面上常见的304钢是铬迁移量较少的。


如何健康地使用不锈钢制品?




含盐、酸成分的饭菜不宜用不锈钢制品长期盛放。

不锈钢稳定性好,有耐蚀性,但并不代表它不会被腐蚀或生锈,如果长期在不锈钢制品中存放盐、醋等,就会导致其表面生锈或出现“沙眼”,因此不建议家庭使用不锈钢制品存放这类物品。


不要用不锈钢制品煎煮中草药。

中草药成分复杂,大都含有多种生物硷、有机酸。在加热时,很易与不锈钢中某些成分起化学反应,使药效下降,甚至可能生成某些毒性更大物质。


不宜空烧不锈钢制品。

不锈钢制品较铁、铝制品导热系数低,热传导比较慢,空烧会造成炊具表面镀铬层老化、脱落。


文源:人民网健康

图源:网络


欢迎关注健康四川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