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个生活方式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吃的越来越好,动的越来越少,造成了能量消耗的减少和摄入的能量增加,最终导致超重肥胖的人也越来越多。再加上社会发展得比较快,工作、生活压力也比较大,这些都是糖尿病患者快速增加的原因。正因此,糖尿病也被称为“富贵病”。 糖友都知道,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其并发症。那么,其并发症有何特点呢?哪些危险信号可以提示其并发症的来临呢?糖友又该如何控血糖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糖尿病的临床分型有哪些?
目前临床上把糖尿病分为四种类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
1型糖尿病多见于小孩子,主要和体内经受过某些病毒或微生物感染后机体的免疫状态改变有关,如病毒性感冒、病毒性腹泻等。
2型糖尿病也就是大众常说的糖尿病,主要发生在成年人群体,尤其是肥胖人群、脂肪肝人群,约85%的糖尿病都属于这一型。
特殊类型糖尿病是由于明确的遗传因素或者环境因素所导致的。比如有些人的基因突变,会发生使血糖升高的一些疾病;一部分患者胰腺癌手术后,在胰腺内的胰岛也会减少,就可能导致血糖的升高。
妊娠糖尿病也较多见,尤其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特别容易诱发糖尿病。提倡女性在怀孕期间做糖尿病的筛查。
17个信号提示糖尿病并发症
1. 疲乏无力。
这是由于,糖友体内葡萄糖的转运及代谢受阻,再加上体内代谢产物堆积,就会出现全身严重疲乏、无力。
2. 头晕、心慌、胸闷。
若有这些表现,最大可能是出现了低血糖,此时还可能伴有饥饿、出汗、手抖、面色苍白等症状;也可能是体位性低血压,即当姿势改变时出现血压突降,提示糖友可能有了心血管并发症。
3. 浑身发胀。
这提示血糖降低过快,造成细胞内水肿。
4. 口渴、咽干。
这说明糖友的血糖升高、血黏度增大。有些糖友由于口渴中枢不敏感,尽管血糖增高,但无口渴症状。
5. 血压上升。
血糖上升,会导致血容量增多,血压也随之升高。
6. 腹胀、便秘。
长期高血糖状态容易损伤糖友胃肠道自主神经,从而引发胃肠道功能紊乱,出现腹胀、便秘。腹胀和便秘也可能与服用某些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等)有关。此外还应当警惕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可能。
7. 手脚麻木。
糖友如发现自己有对称性手足刺痛、麻木,代表可能已发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若感到一侧肢体麻木,周身难以支持,则为脑血管意外先兆,有脑梗死可能。双足刺痛,继而有麻木,提示糖尿病末梢神经炎发生。
8. 皮肤干燥、脱屑。
糖尿病并发症也可能表现为皮肤问题。糖友如出现皮肤干燥、脱屑、皲裂或奇痒,提示有皮肤症状。
9. 皮肤变色。
足部皮肤苍白、发凉,不久变为暗紫,代表足部缺血。严重缺血是足部发生坏疽的先兆,若有溃疡、坏疽等糖尿病足表现,不及时治疗将有截肢风险。
10. 皮肤水疱。
主要由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这“三高”引起,或由高血糖引起的血液渗透压升高及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
11. 牙齿松动。
多为牙槽骨质疏松或牙周炎感染所致。糖友如果血糖长期控不好,血糖偏高或波动较大,骨质疏松风险将较高,口腔也容易感染炎症。反过来,如果口腔有炎症,也会使血糖更加难以控制。
12. 视物模糊。
出现近物看不清、眼调节功能降低,提示可能有视网膜病变或白内障。糖尿病史较长的患者容易出现眼部微血管病变,造成糖尿病视网膜病、白内障等多种眼部疾病,导致视力减退,如不及时控制,致盲风险很高。
13. 视物变红。
突然感觉看东西发红,提示糖友有眼底出血。糖尿病会引起视网膜毛细血管壁损伤,加之糖友血液可能黏稠度偏高,易形成血栓、瘀血等,甚至血管破裂。
14. 性功能低下。
提示有自主神经受损或微血管病变。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也会影响支配生殖器官的神经功能,并对阴茎海绵体的微血管造成损伤,使其不能正常充盈,造成勃起障碍。
15. 出汗异常。
如发现皮肤某些部位不排汗,汗量过少或过多,提示自主神经功能受损。由于糖友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兴奋,可使汗腺分泌增加而形成多汗。汗腺自主神经病变也可表现为少汗甚至无汗,半身出汗而半身无汗等异常情况。
16. 尿蛋白阳性。
尿中蛋白呈阳性,提示肾小管滤过功能下降。尿蛋白持续阳性则预示已经发生糖尿病肾病。
17. 小便泡沫多。
糖友小便中如果有较多泡沫,说明出现了微量白蛋白尿,这是早期肾损伤的标志,同时可能还会伴有眼睑及双下肢水肿等症状。
糖尿病并发症 男女各不同
法国一项队列研究对147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发现糖肾在男性中进展更快,更易进入需要透析或肾移植的终末期阶段。据分析是由于男女激素在糖肾病情进展中的作用不同:女性雌二醇可通过减少转化生长因子-β的表达来抑制糖肾的发展,而男性睾酮的作用则相反。不过,一旦进入肾病终末期,无论是接受肾移植还是透析治疗,女性都将承受更高的死亡风险。
在心肌梗死或心绞痛方面,男性比女性更易发生。关于男女糖尿病性大血管病变存在差异的具体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袁戈恒分析,其大致与以下几方面有关:1.男性抽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会更多;2.男性通常在社会工作中感受到较大的压力;3.在血脂异常方面男性也比女性更加普遍。
一项荟萃了1966~2013年期间发表的涉及77万人研究的数据显示,女性得了糖尿病后,卒中风险上升128%,男性卒中风险也有所上升,但低于女性,为83%。
由于胰岛素缺乏、胰岛素抵抗以及用药等因素,糖友容易合并骨质疏松症。由于雌激素有利于保护骨骼硬度,而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迅速降低,这就增加了女糖友的患病风险。
在心理方面,有很多研究表明,相比于男性,女性糖友合并抑郁症的风险更高。虽然其因果关系尚不能定论,但有综述分析这可能与治疗带来的经济负担及药物不良反应、对疾病产生恐惧等因素有关,而这些现象通常在女性身上更常见。
由于男女糖友合并疾病存在差异,因此不同性别人群应分别更有针对地检查和调理。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有研究提示,除了年龄超过40岁、经济收入低、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等这些共同因素外,女性糖尿病还与高血压、高腰臀比及心理问题相关,男性则与吸烟、低胆固醇水平相关。因此袁戈恒介绍,女糖友需要注重生活方式的改善以及心理状态的评估,另外多囊卵巢综合征和绝经都是独有的糖尿病危险因素,因此还要注意雌激素水平。男性则主要需戒烟限酒,睾酮水平低的男性也要积极改善体内性激素水平。虽然男女在某些方面会有不同的侧重点,但平日都要注重全面的养护,比如三餐要准时且营养均衡,每周都要进行3~5次30分钟至1小时的锻炼。只有改善好生活方式才能控制好血糖,并有效地控制并发症。
几组数字帮你控好糖尿病
筛查:“5678”尽早发现糖尿病
定期体检,做好筛查是及早发现糖尿病的重要措施。“5678”筛查可以增加糖尿病诊断率,找到糖尿病和心血管事件防治的高危人群。“56”指的是,以空腹血糖5.6mmol/L为界限,如果血糖≥5.6mmol/L,建议再去做一下糖耐量试验(OGTT);“78”是指餐后两小时血糖以7.8mmol/L为界限,≥7.8mmol/L则说明糖耐量处于异常的状态,此时就应积极采取控制饮食、运动、药物等方式,避免步入糖尿病的行列。
饮食:控糖记住1234567
怎么才能既享受美食又不让血糖升高,是每一个糖友都在关心的问题,简单地说,糖尿病饮食可以记几个数字“1234567”,即每天1斤蔬菜,每餐主食少于2两,每天的植物油控制在3汤勺,每天可吃少于4两的低糖水果,每天可吃5份蛋白质,每天食盐控制在6g以内,每天至少喝7杯水。
其中,5份蛋白质应控制在60克。糖友体内蛋白质合成减少,分解代谢增加,建议糖友每公斤体重摄入1.2克蛋白质,按100斤的体重做标准每日应摄入60克蛋白质。肾功能不全的糖友,每日蛋白摄入量应低于0.6克每公斤体重。为防止蛋白质营养不良,可补充复方α-酮酸制剂。
蛋白质主要来源动物蛋白(优质的动物蛋白主要有牛肉、鱼肉、虾和一些壳类海产品)、植物蛋白(大豆中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除了豆浆等饮品外,豆腐、豆干等豆制品也是不错的选择)和奶制品(注意选择无添加的纯鲜奶,脱脂和无糖的最佳)。
运动:60分钟太极拳相当于步行4小时
太极拳是控糖最好的运动方式之一,因为它不受场地限制,室内室外都可以练习,而且,太极拳在加强机体血液循环功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同时,还能稳定糖友的情绪,让糖友的精力更加充沛。
此外,以60kg体重为例,练习60分钟太极拳,消耗的热量是240大卡,相当于步行4小时,打扫卫生80分钟,慢跑65分钟。建议糖友每天练习太极拳30分钟,一天练习两次,可以选择早饭、晚饭后;每周练习三到四次;练习时应选择松软平整的场地,远离障碍物;穿衣要宽松舒适,长裤和平底鞋是最佳选择;练习太极拳应注意运动前的热身,如果糖友的膝盖不好,应尽量少弯曲。
急救:2个“15”救治低血糖
作为糖尿病治疗过程中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低血糖造成的危害也是多方面的。
严重的低血糖可以引起昏迷甚至死亡,如果糖友反复发生低血糖将导致高血糖状态,从而使糖尿病并发症风险增加,最终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导致医疗花费增加。
当糖友发生了低血糖,在意识比较清醒时,应立即做到2个“15”。第一个15指的是要吃15克-20克葡萄糖,葡萄糖片剂最佳,其他相当于15克葡萄糖的食物如10块水果糖,或2大块方糖,或150ml果汁/可乐,或1大勺蜂蜜也可以作为选择。
吃完糖或含糖食物后糖友需要休息等待15分钟。然后测量血糖,如果还是低于3.9mmol/L或者症状不缓解则再次重复一遍两个“15”。经过上述处理后一般低血糖可以得到纠正。如果血糖依然较低或症状不缓解则需要立即拨打120送院急救。
每一个糖友在控糖过程中都有发生低血糖的可能,所以,除了糖果外,每一个糖友还应随身携带救助卡,在救助卡上说明自己的疾病、联系人的手机号等。
护假牙:每年查1次假牙是否还适合
不少糖友都已经步入老年阶段,戴上了假牙,带上了假牙可不是“一劳永逸”的事儿,不是一副假牙就可以伴终身了。
每半年到一年,老人都应带着假牙到口腔科检查假牙是否还适合自己。因为活动假牙固位力差,使用久了,固位部分卡环会出现松动或折断;而且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口腔、喉腔黏膜萎缩、变薄,感觉减退,口腔、咽喉肌肉活动减弱,如果假牙不合适易发生假牙吞咽。
日常照护假牙,要泡在冷水中,不能用热水侵泡,不能用酒精擦洗,因为用热水侵泡会使假牙变形,用酒精擦洗则会使假牙产生裂纹。佩戴假牙的老人每次进食后要漱口,取下活动的义齿要冲洗干净再戴入口中;晚上睡觉前应摘下假牙进行冲洗;不戴假牙入睡。
来源:人民网健康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底部请随手点赞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