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加快健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率,引导全民形成健康生活方式——
为健康行动 为幸福加油
洛阳日报9月20日10版
核心提示
增强体魄,健康生活。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已将全民健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上升到国家战略的新高度。市委书记李亚在日前召开的全市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积极倡导健康生活,实施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合理膳食行动、控烟行动、全民健身行动、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引导群众树立正确健康观、形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放眼洛阳,随着全民健身政策举措越来越完善、健身途径越来越便捷,健康理念已深入人心,群众的健康生活品质不断提升。
全民健身远离“亚健康”
19日早上6点,天空飘着蒙蒙细雨,80岁的胡炳祥老人像往常一样,来到位于洛龙区定鼎门社区服务中心内的晨晚练体育活动点。只要没有恶劣天气,每天早上、傍晚来这里抖空竹,是他和老伙计们的“健康约定”。由于技艺高超,他还是大伙儿的免费老师。
“早上6点到8点,下午4点到6点,每天动一动,身体有活力。”乔文卿年近七十,跟着胡炳祥练抖空竹4个多月了。他说,自从抖起空竹,折磨自己多年的颈椎病再也没“发威”。
最初,跟胡炳祥练抖空竹的只有十几个人。几个月前,占地600平方米的定鼎门社区服务中心内的晨晚练体育活动点建成投用,他们就把活动场地挪到了这儿。自此,跟胡炳祥练抖空竹的人越来越多,如今已有40多人。
空竹秧歌、空竹舞龙、空竹呼啦圈……场地大、人员多,传统的空竹被锻炼者们玩儿出了各种花样,逐渐成为社区内的一道风景。72岁的杨万民“贪玩儿”,他琢磨出踩着轮滑配合空竹舞龙的技巧,每每操练起来,轻巧灵动的身姿常引来阵阵叫好声。
眼下,胡炳祥和几个老伙计正配合市文明办、市体育局和定鼎门社区,打算在更大范围内推广抖空竹锻炼方式。“现在小游园、小广场这么多,期待大家都动起来,加入健身行列。”胡炳祥说。
全市卫生与健康大会指出,要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理念,不仅要求疾病治愈,更追求远离“亚健康”的强健体魄、锻造抵御疾病的强大身体素质。
如今,越来越多的洛阳市民走进健身房、走向户外,开启“燃烧卡路里”模式。晨跑、徒步、游泳、瑜伽、广场舞……让体育锻炼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推动健康理念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
着力打造“15分钟健身圈”
全市卫生与健康大会要求,实施全民健身行动,要抓好全民健身体制机制创新、知识方法普及、公共设施建设等工作,持续在行政办公区、居民小区、商业集中区和搬迁安置区等人口密集区域规划、改造、提升一批“举步可及”的便民小游园、小广场等健身场地,着力打造“15分钟健身圈”,推进全民健身生活化,引导群众多花些运动的“幸福钱”、少拿些看病的“痛苦钱”。
目前,我市正加快晨晚练体育活动点规范化建设,引导居民科学开展健身活动。按照《洛阳市晨晚练体育活动点建设标准》,9月底前,我市符合条件的社区广场、游园绿地等处的体育活动点,将统一竖立“洛阳市晨晚练体育活动点”标志牌和宣传栏。这些活动点将由专人负责管理,并至少配备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志愿服务,帮助附近居民坚持开展相对固定的健身活动。
数据显示,我市体育健身站点已超过4200个。其中,社区健身站点1100多个,行政村健身站点3100多个,它们将按照上述标准进行升级并进一步规范。
引导全民形成健康生活方式
邓宏军是一名晨跑爱好者,一年前,身高170厘米的他体重超过90公斤,高体重带来了脂肪肝、高血脂和高尿酸症,高血压也时不时出现。在朋友带动下,他开始跑步、戒酒,并渐渐在饮食中控制油、盐和糖的摄入量。如今,他不仅体重轻了,身体的各项指标也恢复正常了。
生命在于运动,很多疾病都是胡吃海喝“吃”出来的、缺乏运动“坐”出来的、心理压抑“憋”出来的。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发现,在影响健康的因素中,生物学因素占15%、环境影响占17%、行为和生活方式占60%、医疗服务仅占8%。可以说,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为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率,引导全民形成健康生活方式,近年,我市积极实施健康知识普及行动,注重发挥专业机构、专业人员的作用,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面向家庭和个人普及健康知识与技能,引导群众树立正确健康观、形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同时实施合理膳食行动,鼓励全社会参与减盐、减油、减糖,通过进社区、进学校等活动,加强对家庭、食堂、餐厅的营养和膳食指导。
当前,我市部分人群依然存在吸烟、酗酒、缺乏锻炼、不合理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市卫健委呼吁,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不管是为了大国还是为了小家,都需要我们为健康行动起来,为幸福加油!
来源:洛阳日报
Hello!
“洛阳卫生健康”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