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换药、回访……10月的一个周末,在邗江黄钰卫生院一楼,79岁的周长和往常一样忙碌着。从医62年来,他服务的人次达到60万左右,救了一个又一个生命。近30年来,他一年工作360天,只有过春节时才休息5天。他说:“习惯了这样的生活!病人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病人。”
一种依赖
一家老小啥病都找他
在黄钰,提起周长有,不少人都知道他的故事。他16岁学医,17岁工作,边学边干,中西医都会,一干就是62年。
周长有介绍:“我先学的中医,后又学外科,在基层啥病都要会看,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全科医生。”
“没有周先生就没我家今天的幸福生活。”这几天,方巷镇兴湾村、58岁的马云都要带着孙女找周长有换药。她孙女今年6岁,前段时间,脚不小心擦伤了。每次换药,周长有都是又快又准,减轻小朋友的恐惧感。
“我们一家老小有啥病都找周先生。”马云说,“20多年前,我因严重胃溃疡,要做胃切除手术。一听这消息,我全身都在抖。周先生对我说:‘怕什么啊?有我呢。’一句话就让我心安了。如今,遇到什么事都喜欢找他。”
马云开玩笑地说:“虽然我不是那位马云,但是我们有周先生。今年夏天,我老公消化道出了问题,他认为是直肠癌,吓得我们腿发软。我扶着他找到周先生,吃了他开的中药,调理了一段时就好了,原来是肠炎。
一个习惯
温暖了无数患者的心
像往常一样,周老每看完一位病人后,他都会在“门诊日志”上记录下相关信息,包括患者的名字、年龄、病情、用药、电话码等。就是这个几十年来不变的习惯,温暖了无数患者的心。
每天下班前,他都会仔细看一下这个“门诊日志”,把当天病人进行分类,并及时随访。他说,如果是重病人,随即联系一下,确认用药后的情况,并叮嘱他们有变化可随时联系他。75岁的老徐说:“我是老病号了,每次接到周先生的电话就会感到特别的温暖。”
他上班时,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病人就诊时“来有迎声,去有送声”。
62年来,他服务的人次约有60万。其中,最多时,他一年仅做手术就达到400多台,解决了不少疑难杂症。
以前认识卜女士的医生,都叫她“小桶姑娘”。原来她患了一种怪病,每年四月至十月都不能上床睡觉,只因她的两只脚似火烧,要在小水桶装半桶井水,浸泡下肢至膝关节下方才能“降温”,十五分钟换一次水,每天用水要几担,躺坏数张藤椅。
带着小水桶,她四处求诊,却不能解决问题。她苦不堪言,甚至有了轻生的念头。后经人介绍找到周先生,经诊断为红斑性肢痛症,用中药治疗,服药三天后,病人就能穿鞋前来就诊。如今,一切已正常,双足活动如常,病人感动得流泪,敲锣打鼓送来锦旗放鞭炮表示感谢。
一个约定
救了病人的命
“我们医生的时间就是生命,早一分钟救人命,迟一分钟送人命。”结婚时,为了能及时化解病人的痛苦,周老曾与爱人订了一个约定,那就是病人不管夜里,还是早晚上门来找他看病时,她要笑脸相迎,不能给人家脸色看。
周老说:“如果不是病急,谁会深更半夜敲我家的门?我们的笑脸,对于无助的他们来说可是一剂良药。”
一天夜里,突然响起了急促的敲门声,周老立即起床,却不慎跌倒,头部受伤,但是一想到病人,他立即爬了起来,开了门。只见大家搀扶着一名大汗淋漓的男子,神志有些模糊。周老检查后,发现他的血压、心跳都很低。“是急性心梗,请在25分钟内送到大医院救治。”最终,这名男子获救了。每年春节,他都要给周老年拜年,感谢他的救命之恩。
病人处理结束后,他才发现头部疼痛加重了,后经CT检查,提示颅内血肿,立即住院治疗。出院时,医生嘱咐他休息3-6个月,可他出院3天后就上班了,带来后遗症经常头痛。周老说:“不是不想休息,而是休息不下来。在家里,病人来找我,还不如上班,不能辜负他们的信任。”
就这样,周老60多年如一日,一心扑在治病救人上,挽救了无数的生命,送去了无数的健康。周老说,作为一名党员医生,就是要沉得下身子,提高技术,解决病人的问题。“只要身体许可,我会一直为病人服务下去。”
来源:扬州云诊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