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角】姜保国:锲而不舍的科学真理追求者

来源: 周村区人民医院/zcqrmyy

人物简介


姜保国,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教育部211工程重点学科——北京大学骨科学术带头人、卫生部国家重点专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科学科带头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北京大学交通医学中心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周围神经损伤与修复、骨折愈合的生物力学、关节周围骨折临床诊治和严重创伤救治规范的研究与推广。
  近年来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863项目、科技部973项目(子课题)、卫生部十五科技攻关课题、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卫生部公益行业专项课题、北京市科委重大课题研究专项等多项课题研究;2006年度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12年作为团队学术带头人获得教育部创新团队;累积获得科研经费4860余万;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70余篇,其中在国外SCI收录的专业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42篇;获国家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4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技术发明一等奖和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主编主译创伤领域《创伤骨科手术图谱》、《骨盆与髋臼骨折》、《创伤骨科手术学》等著作12部。


01

周围神经的“铁杆粉丝”

兴趣往往是指引人们走向成功的一种甜蜜牵引。早在二十多年前,姜保国还在读博士期间就开始对一个研究题目感兴趣——周围神经的损伤与修复,从此以后,他就对这个题目不断深入进行研究,成为了周围神经的“铁杆粉丝”。
  “周围神经损伤及修复后神经再生与中枢神经重塑的机制研究”的创新点在于率先提出“周围神经再生微环境”和“效应器诱导下的中枢系统功能重塑假说”。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很多有趣的科学现象。”姜保国如是说。
  他解释道,以前对于受损神经的手术方法是直接缝合,但是后来在科研和实验中发现神经修复时稍微一有旋转,对接就会错很多,错了之后神经就不能实现不同性质神经纤维的有效对接了。现在经研究发现,如果留一个间隙让神经发挥自我选择性,它会自动选择正确对接,进行修复。周围神经修复的过程远远不止是从中枢到末梢的再生,还涉及以末梢靶器官诱导下的各级中枢的结构和功能重塑过程。
  “如果能证实确实能重塑,能给临床神经修复带来很多以前没有想到的手术模式,如细小的神经可以修复粗大的神经,一个神经可以修复多个神经,甚至可能有望解决马尾损伤,帮助瘫痪病人康复。这样就能解决很多临床的问题!”姜保国在谈到这一系列可期待的临床效果时,眼中闪烁着兴奋神采和智慧的光芒。
  周围神经的研究,是他的兴趣所在,兴趣引领着他去发现更多的科学现象。可以说,这个研究项目是姜保国和他带领的团队二十多年的知识积淀,是他们二十多年的实践探索的足迹。现在,973计划的支持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更高的研究平台,集中了更多的专家资源,吸引了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个科学现象。


02

做科研项目是一份责任

姜保国是“周围神经损伤及修复后神经再生与中枢神经重塑的机制研究”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一个项目能获批973计划已经证明是对人类认识世界将会起到重要作用的科学前沿问题,而能成为首席科学家更是德高望重,但对此他却十分谦逊和低调。
  “做首席也不是一个多了不起的事,只能说,我提出了这个想法,主要还是靠项目组的合作。大家是一个团队,可能大家觉得你还不错,合适,就你做吧。”姜保国很谦虚的笑道。他一再强调,首席科学家不一定是项目组里最强的。“我们这个项目组里有2名院士,他们的学术地位更高,对我也非常好,并且给予我很多帮助和支持。”
  “获批重大项目并不是一份荣誉,而是一个重大责任,一个重大的科学兴趣。等到有一天我们解释了这个现象,将会对国际有重大影响。”姜保国说。
  最开始他并没想到他的研究会成为973计划项目,他最开始只是从周围神经的方法学做了一些创新,然后申请了专利,逐渐开始做动物试验、再到做多中心临床试验。在研究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并让近30名研究生参与到研究中来,发表了多篇文章。
  如他自己所说,做科研项目就是承担着一种责任,承担着将科学研究成果服务于社会的责任。作为973计划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他更承担着提升我国基础研究自主创新能力,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基础,为未来高新技术的形成提供源头创新的责任。


03

切忌浮躁,让科研回馈临床

与姜保国的谈话总是让人感受到一种沉稳和宁静,这应该跟他深厚的学识积淀和内心的澄净有关。
  他说:“做科研不能浮躁,有可能十年,甚至更长时间还不能完全解开科学之谜,也有可能很多年以后谜题终于被解开。如果我们研究的问题在多年后被解开,那时的研究者说,很多年前中国还有一批科学家关注过这个问题,那我们也就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就是抱着这样的态度,他不急不躁,波澜不惊的把这一条科研之路走得坚实而深刻。现在他的设想已被实验证实具有可行性、有效性,有关小间隙神经套接的研究国际上近70%的研究文章都是他所带领的团队成员发表的,他们在这个领域已经站在国际研究的前沿。
  姜保国是一名临床医生,所以他希望所做的研究能够回到临床来解决问题。他通常是在临床中提出问题,然后借用基础的材料学和方法学来解决临床的问题。
  他说,临床医生做研究不是必须,而是临床工作以外的一个科学兴趣、科学责任。他乐于承担起这份责任,像周围神经修复的研究,如果研究成果能够普及,那是用一种新型周围神经缝合技术——小间隙套接缝合技术,替代沿用了近百年的神经外膜缝合方法。而且能让修复效果更好,手术时间更短,手术创伤更小。
  一名外科医生能使外科医学界改变一点点也是很难的,但姜保国却在这条不断求索的道路上奋勇前行并对遇到的困难、挫折甘之如饴。

04

独木不成林,多学科精诚合作

现在多学科合作已经成为共识,通过实践,大家充分认识到如果要解决重大的科学问题必须要多学科联合。“周围神经损伤及修复后神经再生与中枢神经重塑的机制研究”项目集中了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通大学、暨南大学及解放军总医院等单位的多个国内周围神经研究领域的优势团队。项目成员包括工程院院士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 名。姜保国认为,973计划有国家全力支持,比较容易汇聚力量,实现多学科团结合作。
  姜保国刚刚当选为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主任委员,非常强调关注整个生命救治。贯穿生命救治的整个过程的更是需要多学科联合。现在学科发展越来越精细,学科研究得越来越专业,但是一个关注整个救治过程的学科却是缺位的,在这个方面国内与国外差距较大。在过去的三年里,他承担的《中国严重创伤救治规范》的卫生部公益行业专项,集合了十所大学的三十多家医院,建立了一套严重创伤的救治流程,使创伤救治时间缩短了50%,并明显降低了死亡率。在项目中,他倡导每家医院建立一个创伤救治团队,将病人在急诊室等待医生的局面改变为医生在急诊室等待病人。作为创伤学分会的主任委员,他表示将积极探索如何在我国完善创伤救治体系。


05

创伤骨科是得意之作

走进姜保国的办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韩启德副委员长题写的一幅墨宝:“团结协作、锐意进取、克服浮躁、追求卓越”。这也是姜保国带领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团队一直以来坚持的努力方向。
  谈到创伤骨科的建设和学科成就,姜保国脸上洋溢出掩饰不住的欣慰之情。受益于恩师冯传汉教授人才—学科—医院的办学科的理念,姜保国认为一个医院必须要有强的学科,强的医院靠学科来支撑;一个强的学科必须有好的人才,强的学科靠人才来支撑。“冯传汉教授还说,好的学科一定有这么三个团队:第一类是临床、科研、教学都强的团队。一个好的团队必须有这样的人。第二类是临床能力很强,但是研究可能弱一点。这也没关系,有的人就能把手术做得很好。第三类是研究能力很强,临床稍微弱一点。有了这三个团队相互支撑,这个学科就能医、教、研全面发展。”显然,姜保国带领的创伤骨科已符合了他的期望,成为全面发展的学科。
  谈起科室成立的历程,酸甜苦辣只有姜保国自己知道,但是那些痛苦的、艰难的记忆却在历史里越陈越香,最后与快乐一起酿成了丰收的美酒。他谈到创伤骨科刚刚建立时的情景时,无限感慨,往事历历在目,仿佛又回到了那个艰难而无法忘怀的时期。他说道:“建立一个学科不是我一个人能完成的,感谢两位副主任、护士长及所有共同奋斗的人。当年我们8个人就开始筹备成立一个学科。那时医院空间资源有限,没有床位,我们就在不远的展览路医院借了20张床。印象最深的是,冬天,我们不管外面雪下得多大披个棉大衣就去看病人。”500米的路上洒下了大家的汗水,记录下大家来来回回的步伐。“当时我们科没有住院总的时候,张殿英副主任做了3个月名副其实的‘住院总’,真的是住在医院不回家。所有学科建设一定得有这样一批甘于奉献的人。”回忆起这一段,姜保国十分动容。“我们科刚开始建立的时候,人员少,经常是从早上9点开始做手术,做到晚上11点。有的时候我3天就睡4个小时。非常感谢那个时候医院从场地到政策都给予我们大力的支持,医院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宽松的学科建设的环境。我得意之处在于15年之内我们这样一个年轻的学科就得到了国内创伤界的认可,这些得益于北京大学这个高水平的平台和大家的努力。同时,我也在建设中体会到了乐趣,收获了,学习到大家宝贵的品质。”现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有多人在国内学术界做学会主任委员、委员,在姜保国的带领下大家都将学科的发展作为自己的事业去努力,这是一个学科最难得的。

06

让每一个人都实现自我价值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创建于1999年1月,今年正值建科15周年,多年来创伤骨科一直积极营造团结、向上的科室文化,医疗技术和良好的医德医风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2003年、2008年两次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姜保国说,这样的科室文化是临床工作中自然形成的。在科室文化建设中,他始终强调的是:实现每个人的价值,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包容每个人的缺点。在这样的科室工作氛围中,科室给每一个人成长的空间,这样员工觉得科室是包容他的,他在科室能够实现自我价值,并且不断完善自己,员工对科室就有了归属感和信任感,就会热爱科室。
  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医护关系好是出了名的,科室里每一个人都亲如手足。这也得益于姜保国的管理理念,他主张理解每个职业的不同,从护士服务工作的角度理解她们的工作,在生活上给予护士更好的帮助,甚至在奖金分配上,在一定范围内向护士倾斜。所以创伤骨科的护士感觉到自己在科室中被关心,会主动承担很多事情,并且对医生十分照顾。“医护关系好才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姜保国开心的说。
  创伤骨科的科室文化还有一重头戏,不仅是每年科室成员最为盼望的,甚至受到全院的关注,那就是每年一次的年终文化活动。大家会精心准备节目,在准备和表演的过程中释放一年来紧张的情绪。“活动的一瞬间并不最重要,重要的是活动前的准备和活动后的回味。”姜保国说,大家都从每年的文化活动中回顾一年的成长和非凡经历,收获到成长的快乐和幸福。


07

希望学生尽快完成到医生的转变

作为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姜保国十分关心北医学生的成长与成才。他用过来人的经验告诉学生,病人是医学生最好的书本,要根据临床需求来读书,实现从学生到医生的角色转变。2012年他与王天兵主任医师开展的“八年制医学生骨科临床实习全病程管理”获得北京大学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全病程管理要求学生在实习期内关注几个病人全过程。通过了解病人患病的大医学背景,学生就明白为什么这样做手术,并且通过术后随访等了解手术效果。在全病程管理中,学生不知不觉融入到医患关系中,并充分参与到术前讨论、与病人家属沟通、术后关照病人等环节中。也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了当医生的自信,不断完成蜕变。蜕变的过程是艰辛而痛苦的,医学生可能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成为一名受患者“性命相托”的医生。但是蜕变后的人生却是华丽的,当他们承担起肩上的责任,践行医者的诺言,就拥有了最美的职业称号。
  姜保国是一个低调的人,不夸耀自己的成就,不习惯别人的吹捧,他只在看到自己建立的学科在不断发展,带领的团队在不断进步时,才会露出欣慰的微笑。就是这样一个谦逊的人,在医学研究的道路上对科学真理孜孜以求,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