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疗法的前世今生

来源: 郑州德馨中医院/zzrxb120

     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重视,防病于未然,越来越多的中医特色疗法受到青睐,耳穴疗法就是其中之一。


有人也许会问“耳穴”是何方神圣?
耳穴跟耳朵有什么关系吗?
其实,耳穴就是分布在耳朵上的穴位,
有200多个呢!
那么,耳穴疗法是中医特色,
又有着怎样的历史呢?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简帛《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中,就有了关于“耳脉”的记载,说明早在五千年前,就有了“耳穴”的记载。



而在战国和秦汉时期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记载有“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肾主耳,在窍为耳”,不仅首次提出耳穴诊治疾病的原理,而且还有耳穴的描述和应用耳廓治病的记载。



到了唐宋时期,国家发展强盛了,关于耳穴的研究也更加深入,唐·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对针灸学有很大的贡献,关于耳穴记载有耳中穴和阳维穴的位置、主治及施治方法。


宋·王怀隐《太平惠方》记载“耳,宗脉之所聚也,若精气调和,则肾脏强盛,耳闻五音,若劳伤气血……则耳聋”。而且,那时的人们就知道经常用手摸自己的耳朵,有助于增加力气。



到了元明清时期对耳穴的应用更加广泛,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蓖麻子、大枣肉、人乳和作枣核大,棉裹塞耳,以治气血衰弱,耳聋耳鸣”;


元·罗天益《卫生宝鉴》载:“灸耳后青丝脉,可治小儿惊痛”;


清·吴尚先《理论骈文》介绍用“半夏、蝉蜕塞两耳治少阳疟疾。”并称“手摩耳轮,不拘遍数……此法亦治不睡”,



清代张振鋆编著《厘正按摩要述》,其中有一卷为《察耳》,将耳廓分为心肝脾肺肾五部,曰“耳珠属肾,耳轮属脾,耳上轮属心,耳皮肉属肺,耳背玉楼属肝”,并绘出了耳背穴位图,这是世界上首次印、载的耳穴图。在清代耳穴和耳廓诊治疾病已在民间广泛流传。




近现代对耳穴诊疗的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一位法国外科医生诺吉尔(P.Nogier)博士首先开展这项研究工作。


1950年诺吉尔从一位民间医生那里得知一位患有顽固性坐骨神经痛的妇女不小心烧伤了耳廓,她的坐骨神经痛好了,诺吉尔博士花费6年时间研究耳穴,把人体各个部位在耳廓上的对应点一一标定出来,绘成图谱。他的耳穴图及其似“倒置胎儿”的耳穴分布规律于1958年传入中国后,对耳穴的普及和推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诺吉尔博士耳穴图记录了40余个穴位,1974年上海中医学院编著《针灸学》集耳穴154个,70年代末,耳穴名称已增到300个。


为适应世界耳穴学术的交流,1982年12月在哈尔滨召开的“全国针法灸法学术研讨会”上,批准成立了“中国针灸学会全国耳针协作组”,并拟定“耳穴国际标准方案”草案。从此耳穴研究走上了国际标准化道路。


1992年10月16日经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耳穴名称与部位》,并于1993年5月1日实施。


这一系列措施,有力地把耳针科学推上了一个新台阶,从以往简单的“耳针疗法”、“耳压疗法”逐步发展为“耳针学”这样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屹立于医学之林。



目前我们常用耳穴约200个:耳前165个、耳背36个;并分成六大类型:相应部位穴位、五脏六腑穴位、神经系统穴位、内分泌穴位、特定穴、耳背穴及其他。

如今,国家也大力倡导发展中医药事业,那耳穴作为操作简单、经济实惠、疗效确切的一种中医外治法,已经越来越多的受到老百姓的喜爱,现在世界上已有近百个国家加入了研究、发展、推广这一疗法的行列。

耳穴疗法可独立诊断200多种疾病,500多种症状,近视、远视、低血压、头晕头痛、耳鸣、是否多梦/缺齿、有无外伤史、手术史等都可以从耳朵上诊断出来,会说话的耳朵悄无声息地记录和反映着我们的健康秘密,只要懂得其要领,就可以利用耳穴对疾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