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上方蓝色微信名↑↑
关注曙光药业,每天获取健康相关资讯。
关于吴茱萸,民间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在春秋战国时代,吴茱萸原生长在吴国,称为吴萸。有一年,吴国将吴萸作为贡品进献给楚国,楚王见了大为不悦,不听吴臣解释,将其赶了出去。幸亏楚国有位精通医道的朱大夫追去留下了吴萸,并种在自家的院子里。一日,楚王受寒而旧病复发,胃疼难忍,诸药无效。此时,朱大夫将吴萸煎汤治好了楚王的病。当楚王得知此事后,立即派人前往吴国道歉,并号召楚国广为种植吴萸。为了让人们永远记住朱大夫的功劳,楚王把吴萸更名为吴茱萸。
【性味归经】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经。
【性能特点】本品辛热香散,苦降而燥,入肝、脾、胃经,有小毒而力较强。既善温中散寒止痛,又能疏肝下气,还能燥湿助阳而止泻,不但是治中寒肝逆或寒郁肝脉诸痛之佳品,而且是治经寒痛经、寒湿脚气及虚寒泄泻之要药。
【功效】散寒止痛,疏肝下气,燥湿止泻。
【主治病证】
1. 中寒肝逆之头痛、吐涎沫。
2. 寒湿脚气肿痛,或上冲入腹之腹胀、困闷欲死。
3. 寒疝腹痛,经寒痛经。
4. 呕吐吞酸。
5. 虚寒腹痛泄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本品辛热燥烈有小毒,易损气动火,故不宜多服久服,阴虚有热者忌服。
【产地】主产于贵州、广西、湖南、云南等省区。多系栽培。以贵州、广西产量较大,湖南常德产者质量最好,销全国各地,并出口。
【采收加工】8~9月果实呈茶绿色尚未开裂时,剪下果枝,晒干或低温干燥,除去枝、叶、果梗等杂质。
【品种鉴别】
吴茱萸目前分大花、中花、小花三个品种,以中花吴茱萸的市场销量为最大,且大多出口东南亚一带;其次是小花吴茱萸,而大花吴茱萸一般很少使用,因为大花吴茱萸的果实颗粒比较大,药性比中花、小花吴茱萸稍差,消费市场不太接受。
1.大花吴茱萸
来源植物为吴茱萸,其果实单个或数个聚集在一起,呈球形或略呈五角状扁球形,直径大约3~6mm。表面褐色,粗糙,有多个点状突起或凹下油室。顶端稍下凹呈五角星状,无裂隙。中央小部分有花柱残留物,基部有黄棕色花萼及短小果柄,有灰白色柔毛。质硬而脆,气芳香浓郁,味辛辣而苦。小枝叶2~3对,顶端叶间有明显红腺。根白色,折而易断,声音清脆。枝杆浅、深猪肝色、茄色,光滑。花点(皮孔)极稀疏,椭圆,叶特大而厚。枝尖芽极饱满,折之味凊淡,无香味。
2.中花吴茱萸
来源植物为吴苿萸,其果实单个或数个聚集在一起,呈球形或略呈五角状扁球形,直径大约3~6mm。表面褐色,粗糙,有多个点状突起或凹下油室。顶端稍下凹,可见五角星状裂隙(开裂大小表示果实成熟程度,以不开口为好)。中央有花柱残留物,基部有黄棕色花萼及短小果柄。质硬而脆,横切面可见子房5室,每室有未成熟种子1~2粒。气芳香浓郁,味辛辣而苦。小枝叶3~4对。根橙黄色,折而不断。枝杆浅橙黄,光滑,花点(皮孔)稀疏、扁圆椭圆。枝尖芽折之香味极浓,刺鼻。
3. 小花吴茱萸
植物来源于石虎或疏毛吴茱萸,与大花吴茱萸的主要区别为:果实较小,外表呈绿豆色,直径在3.5mm以下,略粗糙。顶端呈五角星状,无裂隙。宿萼较小,果柄较细,外表有稀少灰白色柔毛。气芳香浓郁,味辛辣,微苦。小枝叶3~4对,顶端叶间有明显红腺。根白色,折而即断,声音清脆。枝杆深灰色,粗糙,花点(皮孔)紧密、圆型,凹凸感很强。枝尖芽瘦尖,折之香味较淡。
【现代药理研究】
本品含挥发油,其中吴茱萸烯是其主要成分,含量达30%。此外,还含有多种柠檬苦素类、生物碱、黄酮类、酮类、氨基酸、吴茱萸酰胺、吴茱萸碱、吴茱萸啶酮、去甲基吴茱萸酰胺、吴茱萸苦素等成分。具有芳香健胃作用,能祛除肠内积气及抑制肠内异常发酵,增加消化液分泌,抑制胃肠蠕动而解痉、止吐,并有镇痛、抗胃溃疡、降血压、兴奋子宫、抗血栓形成、杀虫、抗菌、升高体温、保肝利胆、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抗血栓、抗缺氧等药理作用。
【临床配伍应用】
1.吴茱萸配伍大枣:吴茱萸温肝暖脾、降逆止呕;大枣甘温,补脾和胃、养血安神。二药合用,有温中补虚、降逆止呕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胃虚寒之胃脘疼痛、妊娠恶阻以及厥阴头痛、干呕等症。
2.吴茱萸配伍当归:吴茱萸辛热燥烈,疏肝行气、温中散寒,善下行温肝肾、暖胞宫;当归辛甘而温,补血行血,为妇科养血调经之常用之品。二药伍用,其温经活血、调经止痛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月经延期、量少而黑、少腹冷痛因冲任虚寒所致者以及寒滞肝脉之疝气疼痛。
3.吴茱萸配伍党参:吴茱萸辛苦性热,芳香而燥,入肝、脾、胃经,有温肝暖脾、降逆止呕、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之功;党参补中益气、养血生津。二者合用,温中寓补,有散寒补虚之功效;用于治疗胃中虚寒之食谷欲吐、胸膈满闷;肝寒犯胃之呃逆吞酸以及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沫。
4.吴茱萸配伍生姜:吴茱萸温中下气而降逆;生姜温胃散寒而止呕。二者合用,有温胃散寒、降逆止呕之功效;用于治疗胃寒呕吐或厥阴头痛呕吐涎沫者。
5.吴茱萸配伍小茴香:吴茱萸散寒除湿;小茴香散寒止痛。二者合用,有散寒除湿、行气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下焦寒湿所致之脘腹疼痛、疝痛、及宫寒不孕、月经不调、痛经等因寒而致者。
1.吴茱萸酒
材料:吴茱萸50g,甘草15g,白酒250ml。
做法:将吴茱萸和甘草切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隔水煮沸,拿出待冷,浸泡1夜,去渣即可。口服。每回服30ml,每天服3回。
功效:温中解毒。适用于中恶心痛。
2.吴茱萸粥
材料:吴茱萸2g,粳米50g,生姜2片,葱白2茎。
做法:将吴茱萸研为细末,用粳米先煮粥,待米熟后下吴茱末及生姜、葱白,同煮为粥。
功效:补脾暖胃,温中散寒,止痛止吐。适用于虚寒性痛经以及脘腹冷痛、呕逆吞酸。
3.山药四神糊
材料:山药200g,肉豆蔻20g,吴茱萸10g,补骨脂30g,五味子20g,白糖200g。
做法:将以上药材烘干研为粉末,加入白糖和匀盛于容器中盖紧,每回取50g,先使用温热水调成浆,再入热水中煮到不厚不薄的糊食用。
功效:温肾健脾止泻。适用于肾虚腹泻,症见每天早上腹泻,伴有腰酸腿软,畏冷,四肢冰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