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豪!人民日报专门报道了黄冈这件事......

来源: 黄冈大健康/hgrbwsjs


点击蓝字关注我吧



                                 



     




    期待更详细的么,看这里——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两年来,黄州区坚持市区一体,高位推进,大胆探索,整合全区17家公立医疗机构、98家村卫生室,吸收湖北智影医学影像诊断中心等社会力量,成立黄州总医院(黄冈市大别山医疗集团),组建起县域全覆盖、紧密型医疗共同体,积极探索医院一家、医疗e网、医防一体、医改益民的新模式,在医共体建设之路上迈出了坚实的脚步。

2018年,黄州区在全省医共体建设考核中名列前茅。

2019年6月6日,省卫健委党组书记张晋专程调研黄州区医疗共同体建设工作时,充分肯定其作法。指出:在黄冈市委市政府、黄州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相关部门的积极探索与大胆创新下,医共体改革工作在实现医疗机构融合、医疗资源整合和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做出了特色、形成了亮点,让百姓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百姓得实惠,医院得发展,医保得安全,政府得民生。”这个“四全其美”的美好愿景,正在黄州区医疗共同体建设中不断显现,也让“健康黄州”建设焕发出高质量发展的光芒。

6月21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刘雪荣对全市县域医共体建设情况作出重要批示:要大力推广黄州区经验做法,按全域、紧密、全覆盖要求狠抓落实。各县市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研究部署,解决具体问题,加快推进步伐。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满意的医疗卫生服务,在这条医疗改革道路上,黄州区正阔步前行。

蹄疾步稳,展现人民为中心的黄州作为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黄州区以医共体为突破口,全力推进县域医改。黄州区委、区政府为此先后召开8次专题会议,研究改革事宜,全力推动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明确提出:用3年时间,实现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壮大,医护人员收入增加,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改革目标。并将医改工作纳入“健康黄州”战略统一部署,纳入区委重大改革任务强力推进。及时调整区医改领导小组,区委书记骆志勇担任第一组长,区长胡凯担任组长。

2017年7月29日,黄州区出台《黄州区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实施意见》,拉开了全区医共体建设序幕,更为医改做好顶层设计,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不到一个月后的8月26日,黄州区委区政府牵头成立黄州区医疗管理委员会。

黄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游伟担任医管委主任。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区卫健局局长易鹏担任,负责日常工作。

医管委主要负责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确定年度工作目标和绩效考核办法,对医共体建设和发展的重大事项进行集体决策,对黄州总医院进行绩效考核。

成立黄州总医院监事会,规范、监督总医院办医行为。监事长由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担任,成员由区卫生健康局及有关执纪执法部门负责人、黄州总医院职工代表和社会知名人士担任。

黄州区卫健局集中力量着力实施以监督、指导为主要方式的行业管理。

黄州总医院具体承担政府办医职责。黄州总医院所属17家医疗机构原来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社会救助服务和相应社会责任不变,财政投入保障不变。

同时,建立督导、考核、评估、问责机制,建立改革推进情况定期通报机制,对改革进展滞后、工作不力的予以通报并问责。卫健、财政、发改、人社、编办、物价等部门先后出台多个医改配套文件,促其落实。

3年改革,落地有声。黄州区投入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经费3000万元,新建村卫生室14家,全区医疗卫生体系日益完善。

温情脉脉的数据,见证着医疗改革产生的良好效应和民生情怀——

群众就医更加便捷。2018年以来,黄州总医院共派出医疗专家37人,下基层坐诊、查房、讲课、讲座巡诊,占医疗专家总人数的27.01%,服务群众33800余人次;2019年1-6月,全区基层医疗卫生门诊量62572人次、住院量3382人次,分别比医共体建设初的2018年1-6月增长23.59%和69.18%。

就医费用明显下降。2019年1-6月,全区医疗机构患者次均门诊费用158.06元,次均住院费用3254.92元,分别比2018年1-6月降低46.04%和30.78%。

居民健康显著改善。2019年1-6月,全区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78.93%,全区2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75.54%。

双向转诊有序开展。2019年1-5月,全区基层医疗机构上转病人 344 例,区级医院下转病人25例(之前没有下转病人)。

服务能力稳步提升。2019年1-6月,全区医疗机构门诊量389875人次、住院量27419人次,分别比2018年1-6月增长7.88 %和26%。

薪酬待遇得到提高。2018年,全区医疗机构职工平均工资45453元,比2016年增长25.20%。医疗机构在编人员全部进入事业单位养老保障。

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群众享有获得感。“三医联动”激发的民生优势,在黄州这片创新的热土不断放大。


勇毅笃行,打造高质量发展的黄州模式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017年12月18日,黄州总医院(黄冈市大别山医疗集团)正式挂牌成立,曾勇出任总医院党委书记兼院长。

总医院整合17家公立医疗机构,含1家三级医院、2家二级医院、3家专科医院、4家乡镇卫生院、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药品配送中心;设有38个专科,其中特色专科11个;拥有医疗技术人员2397人,具有高级职称185人;编制床位2054张。

至此,一个资源整合优化、医疗服务提能增质的紧密型医共体在美轮美奂的遗爱湖畔形成了。

在这个新的医疗集团,形成医院“一家”,实现人事、财务、设备、业务、后勤管理“五统一”,促成人心融合、学科联合、资源聚合、功能整合、上下结合的良好发展态势,为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新模式,统筹发展,深深打上医改益民的烙印。科学“统筹”,成为黄州医共体显著的发展标识——

从信息联通上统筹,打造上下贯通。2018年,黄州区启动医共体信息化建设,计划投资8000万元,携手微医集团,重新构建与医共体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相适应的信息化支撑体系,创造性推出了医疗卫生专网、医保专网、互联网、黄州总医院云链路“四网合一”,形成防、治、康、宣、管五位一体的健康服务;

从控费方式上统筹,实现被动转主动。建立医保资金对总医院实行“全额预付、全过程管理、超支分担、结余留用”的支付方式,解决“过度医疗”问题;

从优化组合上统筹,解决分级诊疗。以学科整合为基础、以业务协同为过程、以信息系统为支撑、以考核评价为导向,黄州区打破单个医疗机构局限,将总医院下属各医院的临床学科纵向组合成学科组,建立大学科医疗服务机制,有效方便了群众看病就医,使群众就医费用下降;

从功能定位上统筹,突出错位发展。市中医医院“大专科、小综合”,突出中医专科特色,以中医药、中医治疗、中医康复为主,延伸产业链,发展中医药产业;区人民医院以急、危、重症、大内科、大外科服务为主;区妇幼保健院牵头妇女儿童大学科、中西医结合医院、康泰精神病医院、脑血管病医院以各自的专科、专病医疗为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承担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职责;

从人才流通上统筹,促进人才流动。除了通过区政府“绿色通道”引进医疗人才外,还将区级医院中层干部的管理权限下放给总医院,将医疗机构人员编制、岗位交由总医院统一管理、统一调配,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实行“区管乡用”;建立区乡医护人员“一对一”互换制度:总医院安排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在区级医疗机构进修,同时对应安排区级医疗机构医护人员下沉,提升基层医疗工作技术力量;建立乡村医生“乡聘村用”制度,给予与乡镇卫生院人员相当的薪酬待遇,安排在村卫生室执业;下放分配自主权,动态提升医疗机构工资总额和薪酬水平。

“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医共体建设,让这样的就医秩序正成为老百姓的就医常态。

“管办分离,管办协作。”黄州区卫健局与总医院的这种分工协作,为医共体建设涂抹了一抹亮色:区卫健局主要负责“管”,规范医疗卫生行业,推动落实医药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做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验收、监督工作等;总医院主要负责“办”,具体实施医改决策,承担全区办医职能。探索以“区级重点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区乡村一体化管理紧密型医共体。

改革两年,成效明显。在改革前,总额控制,医患想法不一致。少生病、少住院、少花钱、多报销,这是病人的想法;医院想的是:多病人,多住院、多收费。而改革后,全额预付、全过程管理、超支分担、结余留用,病人与医院都希望少生病、少住院、少花钱、看好病,医患想法一致。

“一致”与“不一致”,见证着改革为民的力度和温度;“合体”与“分体”,彻底改变了医院过去单打独斗、老死不相往来那种狭隘的经营理念。抱团发展,形成了黄州区域各级医疗机构共生、共享、共荣、共谋发展的利益共同体。


行稳致远,创新从源头防治的黄州探索

防病大于治病,健康管理是重点。

疾病防治在源头,惠民服务在路上。黄州区从源头防治,频频在家庭医生签约、强基层和信息化方面发力,打通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

创新家庭医生签约,提供面对面服务——

推出“4+X”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4”是由1个三甲医院专科医师作为团队指导老师+1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全科医生+1个社区(妇幼)健康管理师+1个社区公卫医师组成家庭医师团队核心力量;“x”是协同各级医疗机构、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小区物管人员及热心社区卫生服务的志愿者等可为签约家庭服务的各方社会资源。

黄州区在就医、转诊、用药、医保等方面,对签约居民实行差异化政策,促进基层首诊。制定绩效考核方案,完善激励机制,使家庭医生通过提供优质的签约服务,合理提高收入水平,同时让广大群众获得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相结合的优质服务。

强化基层基础,畅通下派渠道——

针对基层医院整体管理质量和服务质量较弱的情况,选拔运用18名业务能力强,工作敬业的中青年干部到负责人岗位。

建设医疗“e”网,实现健康信息一张网管理——

智慧“云平台”,让数据信息互联互通。黄州区安排专项资金300万元,黄州总医院自筹1100万元,打造区域智慧医疗服务平台。总医院信息化平台设在市电信公司,发挥电信光纤到户、4G网络全覆盖的优势,建立起黄州智慧医疗健康云平台。并为乡镇卫生院配备微医移动远程云巡车等医疗设备,将群众检测结果纳入个人健康信息系统,实现区域内医疗机构资源共享、上下联通的大健康平台,让市民充分享受“互联网+”的便利。

便民“微医通”,让智能服务线上线下。黄冈市人民政府与浙江微医集团签约,在全市建立“智慧医疗互联网+”。黄州总医院积极参与项信息化工程,为9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终端设施,患者可通过电脑、手机APP登录“微医通”,即时实现家庭医生签约、电子健康卡问诊上线专家及全国各地上线医师,群众足不出户也可看名医。依托信息化,可完成区域内单病种限价病种及价格筛选工作,做好全区居民医保门诊统筹工作,深入推进健康扶贫工程“三个一批”行动,执行“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服务。

诊疗“千里眼”,让检查结果共诊共享。总医院统筹建设远程会诊中心、检验中心、医学影像中心等,实现全区区域内检查结果互认、诊疗数据共享,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疑难病例、医学影像检查诊疗服务,以及外远程教学培训。

医疗“e”网的运用,在医疗和广大市民中筑起一弯绿化带,搭建起互联移动医疗平台,成为群众的健康贴心小管家。

“共”出发展,“联”出思路,“享”出民生。黄州,医共体建设趟出的这条共建共赢共享的新路子,必将激发医疗改革之花,绽放出满园璀璨的光芒。

               (记者  童婷  通讯员  贺琼



编辑:万涛     鲁娜

编审:童婷



一码不扫,
可以扫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