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机构和队伍发展壮大
1978年,晋中市仅有医疗卫生机构530所,床位数6010张,平均每千人口床位数2.39张。
2018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到3767所,床位数增加到17129张,平均每千人口床位数达到5.07张。卫生技术人员由1978年的6876名增加到2018年的19319名,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由1978年的2.74/千人增加到2018年的5.71/千人。
医生数由1978年的3565名增加到2018年的7427名,每千人口医生数由1978年的1.42/千人增加到2018年的2.20/千人。护理工作者由1978年的1181名增加到2018年的8287名,每千人口护理人员数由1978年的0.47/千人增加到2018年的2.45/千人。
医疗基础设施和设备明显改善
1978年以来,国家加大了对卫生事业的投资力度,卫生单位的基本建设不断改善。晋中市、县两级医院、疾病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乡镇卫生院全部进行了新改扩建。城乡居民的就医环境及就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60%以上的市、县级医院配备上较为先进的核磁共振、CT等高精医疗设备。
医疗水平显著提高
全市三甲医院达到3所,三级乙等医院达到2所,晋中中医院12个县级综合医院通过二级甲等医院评审。为鼓励科研创新工作的开展,晋中一院建立2个院士工作站、榆次区人民医院建立1个院士工作站,全省重点学科1个,全省重点临床专科2个,全省县级临床重点专科17个,市级重点学科15个、市级重点临床专科22个。
医改工作再上台阶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共【2009】6号)文件要求,紧紧围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这个主题,积极推进全市医改各项工作进程。
2012年,晋中市寿阳县、灵石县成为全省第一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2015年,全市19所县级公立医院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2016年5月,晋中一院、晋中二院、晋中三院、晋中四院、晋中中医院5所城市公立医院全面启动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2017年7月,经纬厂职工医院、液压厂职工医院、山西利民机械厂职工医院等12所非政府办公立医院纳入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范围。至此,全市36所公立医院(24所政府办和12所非政府办)全部实现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部取消了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
晋中一院医疗集团创新模式同步推进。组建了医疗集团。针对贫困县县级医院龙头引领带动作用较难发挥的问题,以晋中一院为龙头,整合榆社县医院和晋中四院,组建晋中一院医疗集团,探索了以强带弱、同步发展的路子。完成了顶层设计。晋中一院医疗集团选聘了榆社县人民医院院长,制订了帮扶计划,积极开展集团运作和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落实了帮扶措施。按照“双向交流”的要求,晋中一院医疗集团选派管理人员、技术骨干、专家名医深入榆社县医疗集团进行指导和培训,进一步扩充了榆社县医疗集团医务人员队伍,优化了人才结构,改善了榆社县医疗集团人员短缺现状。
截至2018年年底,该市县域内就诊率达到88.2%,同比提高10.52个百分点;基层门急诊和住院患者人次增长15%,同比提高3.55个百分点;患者费用自付比例下降到24.58%,同比降低9.71个百分点。晋中一院医疗集团龙头作用得到发挥,全面提升了榆社医疗集团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疾病预防控制不断加强
切实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和管理。积极开展以医疗机构、学校卫生、生活饮用水、公共场所监管为重点的专项整治工作,各类重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健全相关制度、强化日常应急演练,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得到及时有效、科学规范的处置。
疾病防控能力大幅提升。随着卫生健康事业的深入发展,该市先后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慢性病和艾滋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重症精神病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计生工作不断转型发展
1982年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写入宪法。40多年来,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实行计划生育,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资源、环境压力有效缓解,妇女儿童发展状况极大改善,人口素质明显提高,人口过快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有力支撑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伴随着人口形势的变化和生育水平不断降低,全市计划生育工作重心不断调整,1994 年开始关注生殖健康,2000年进入稳定低生育水平阶段,2002 年开展优质服务创建活动,2006 年进入统筹解决人口问题阶段,重视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2010 年开展以“宜人宜家”为主题的家庭发展能力提升工程,2014年,实施“单独两孩政策”,2015年推行“多证合一、多网合一、多点合一”生育服务改革,开展“计生找人、卫生服务”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2016年落实“全面两孩政策”,2017年全面推进卫生计生深度融合。
生育服务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取消了生育服务证、节育手术证等多种证件,对生育两个以内(含两个)孩子的,不实行审批,由家庭自主安排生育,下发再生育审批至乡镇,简化办事流程,简化办理手续,进一步简政便民。二是推行“一证一册”制度。合并独生子女证、再生育服务证、妇幼儿童等证件,实行“多证合一、多网合一、多点合一”,全面推行网上生育登记,推进群众办证“最多跑一次”改革。三是推进优生优育全程服务。开展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检查、孕产期保健和产前筛查一条龙全程服务,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四是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加强母婴设施建设,开展托育等儿童照护、学前教育服务,不断满足新增公共服务需求。
计划生育取得卓越成绩。1995年至2003年连续十年、2008年至2011年连续三年、2015年至2017年连续三年,获得省人民政府表彰的工作优秀单位、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奖、人口计生工作综合先进奖等称号。先后被国家财政部、人口计生委授予“全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工程试点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市”“全国创建幸福家庭示范市”等称号。全省的“全员人口管理”“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生育服务改革”“卫生计生深度融合”“流动人口均等化”“幸福家庭创建”等计划生育现场会在该市召开,推广晋中经验和做法。9个县(区、市)获得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称号。
爱国卫生运动轰轰烈烈
2007至2008年,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开展了爱国卫生运动。2012年,连续第5次被评为省级卫生城市,还被评为全省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先进市、全省农村改厕先进市。灵石县、左权县成为已通过国家爱卫办综合审定的国家卫生县城。2013年共有3个县承担了国家公共卫生服务农村改厕支持项目6000座任务。2014年市城区连续7年成为省卫生城市。全市4县国补4000座农村改厕项目已全部完成。2015年,设立了200万元专项奖励资金,实行奖罚兑现。全市共投资10496万元全面实施了城市“五大整治”和乡村“四大工程”。2016年,全市实现了国家卫生乡镇零的突破,全市国家卫生城镇创建数量达到5个,在全省11个市中位列第四,全市80%以上的城市达到了省以上卫生城市标准,10%的乡镇、行政村达到了省卫生乡村标准,一大批旅游景区和机关事业单位被评为省卫生先进单位。2017年以来,全面启动国家卫生城市、县城、乡镇集成创建工作。到2018年底,全市共拆除各类违章建筑26820处、面积388.2万平方米,腾退土地665万平方米;截止2018年底,全市累计投入中央、省、市农户改厕资金5948.6万元,完成双瓮漏斗式无害化厕所改造项目65820户,到2018年底,全市农村卫生厕所户数达58.653万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