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骨质疏松日——教你防治骨质疏松症

来源: 栾川县中医院/lczhongyiyuan



骨质疏松日


10月20日


  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骨质疏松症患者如今越来越多。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骨质疏松症患者约有9000万人,约占总人口的7%,位居中老年人五大疾病患病率之首,严重地危害中老年人的健康,已成为当今世界广泛关注的严重社会问题之一。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10月20日定为是世界骨质疏松日。
  骨质疏松症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疾病对人的健康威胁如此严重,为了更好地让广大群众对此病认识并预防,小编就为大家聊聊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症状、引起的原因、常见的认识误区以及如何治疗预防。


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症状有哪些呢?

疼痛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至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若压迫相应的脊神经可产生四肢放射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肋间神经痛、胸骨后疼痛。


身长缩短、驼背

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著。


容易骨折 

这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常见部位为胸、腰椎、髋部、桡尺骨远端和肱骨近端。


呼吸功能下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引起骨质疏松症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遗传因素

有少数人群骨细胞中维生素D受体基因有变异,使骨密度降低,造成基础骨量低,为骨质疏松的高危因素,这些人群有遗传的家族史。


 二、内分泌因素 

随着年龄增大,性腺的功能衰退、性激素下降,使骨质疏松。雌激素对骨骼有保护作用,它可促使成骨细胞生长,抑制破骨细胞,并与甲状旁腺素有拮抗作用,降低骨消融。当雌激素减少后骨骼内的钙向血液转移,骨质脱钙,因此绝经后妇女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缺乏与此病发生有密切关系。


 三、生活因素 

吸烟、过度饮酒、喝咖啡者,都易发生骨质疏松。吸烟、过度饮酒可促进性腺功能衰退,影响钙吸收。体育运动少可导致废用性骨质减少。户外活动少,少晒太阳,还可影响皮肤对维生素D的合成,影响钙磷代谢及肠道对钙的吸收。过度运动,体内脂肪过少,可影响内分泌,导致妇女闭经,进而影响骨质。


 四、营养因素

长期低钙饮食、挑食、节食、长期素食、对奶类制品不能耐受、不喝牛奶、厌食、营养不良的人,长期饮用咖啡或茶及过量饮酒的人易发生骨质疏松。如果长期素食或对奶类制品不能耐受,又对其他含钙较多的食物,如鱼、虾等水产品、肉骨头、芝麻酱等进食少,易发生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的误区




 误区一、只有老年人才会得骨质疏松,与年轻人无关 

骨质疏松可以分为三大类型:
(1)原发性骨质疏松,包括:老年性骨质疏松和绝经后骨质疏松,这一类型的骨质疏松发病率最高,主要影响老年人,与年轻人无关。
(2)继发性骨质疏松:继发于其他原因所致,如:继发于某些內分泌疾病,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糖尿病等。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的患者也易罹患。此类疾病很少被人了解,单纯补钙远远不够,还需要诊治原发病。另外,散发的其他类型的骨代谢疾病也不容忽略,如甲状旁腺疾病、成人维生素D缺乏症等,常常发生于年轻人。

(3)特发性骨质疏松,发生于年轻人,包括:青少年骨质疏松;青壮年、成人骨质疏松;妇女妊娠、哺乳期骨质疏松。因此,年轻人如出现腰背酸痛、骨关节疼痛或轻微外伤后骨折也应及时就诊以排除继发性骨质疏松或特发性骨质疏松。

 误区二、防治骨质疏松只要补钙就够了 

很多人都知道预防骨质疏松需要经常补钙,但光吃钙片是不够的。我们从食物摄取或直接补充的钙需要在活性维生素D3的帮助下才能被人体吸收,从而提高骨骼的质量和强度。如果没有活性维生素D3的帮助,机体对钙的代谢就会出现障碍。也就是说单纯补钙并不能改善骨质疏松,两者不能划等号。

 误区三 、血钙正常,就是不缺钙,就没有患骨质疏松

血钙正常不等于骨骼中的钙正常。血液中的钙含量通过多种激素的调节使其维持在狭小的正常范围内,这些激素是: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活性维生素D。当钙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而导致机体缺钙时,骨骼这一巨大的钙储备库中的钙将释放到血液中,以使血钙维持于正常范围内,此时骨中的钙发生流失;当膳食中钙摄入增加时,则通过成骨细胞重新形成骨质而重建钙的储备,上述平衡如被打破即可引发骨质疏松。需要强调的是原发性骨质疏松即使发生严重的骨折,其血钙水平仍然是正常的,因此补钙不能简单地只根据血钙水平而定。

 误区四、喝骨头汤有助于补钙

很多人认为喝骨头汤可以补钙,其实这是不科学的。骨头汤里的确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但经检测证明,骨头汤里的钙含量非常少,如果要补充人体每天所需要的钙,需要每天喝500碗骨头汤,这当然是不可能的,而且骨头汤里也更缺少具有促进钙吸收的维生素D。另外,对老年人而言,骨头汤里溶解了大量的骨内脂肪,经常食用还可能引起引起血脂和血尿酸升高等其他健康问题。

误区五、得了骨质增生,就不能补钙了

骨质疏松常常合并骨质增生(也即“骨刺”),而骨质增生常常是继发于骨质疏松后机体的代偿过程中发生钙异位沉淀所致。这时钙常常沉积于骨关节表面而形成了“骨刺”,补钙可以纠正机体缺钙状态,从而部分纠正这一异常过程,减少“骨刺”的形成,甚至使已形成的“骨刺”减少,因此患有骨质增生的患者如同患有骨质疏松仍需补钙治疗。

误区六、骨质疏松是自然衰老造成的,无需治疗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老龄人口不断增加,一些与增龄相关的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老年人需要关注的四大疾病为: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与骨质疏松,这些疾病的发生均与增龄有关,也可以说与自然衰老有关,但是并非不需要治疗或没有办法治疗。事实上,上述疾病都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其中骨质疏松即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补钙,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而减轻病人的疼痛、预防骨折的发生,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延长其寿命。

误区七、骨质疏松患者只需做骨密度监测就可以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是要改变骨代谢状态,使破的少,立的多,骨密度才能慢慢升高。但骨密度的升高很缓慢,一般要经过3-6个月才能出现可以检测到的变化,所以骨质疏松分成高转换和低转换,对于高转换骨质疏松患者治疗要以抑制破骨细胞功能药物为主,而对于低转换的要刺激成骨细胞功能药物为主来治疗。所以骨质疏松症患者不能只做骨密度检测,还需要在治疗前和治疗中多次检测骨代谢指标,根据骨代谢状况来选择治疗方案。

误区八、骨质疏松症患者需静养防骨折 

一些已确诊为骨质疏松的患者听人说,这种病容易骨折,因此不敢多活动,更不敢进行体育锻炼。其实,这种理解是片面的,这种做法也欠妥。因为,运动可以强筋骨,改善骨路的血液循环,增强骨密度,特别是在户外阳光下活动,还可以增强维生素D的合成与吸收,而有助于钙在体内的吸收与利用。所以,运动对预防骨质疏松症十分必要。如果长期卧床和静坐,会加速骨质疏松,导致恶性循环。预防骨折的关键在于注意防护,防止意外跌倒。即使已卧床不起的病人,也应该经常让家人把自己推到户外,见见阳光,经常使肢体进行被动活动和锻炼。否则,这种病人容易发生“废用性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由于本身骨质疏松症的病因不十分明确,因而也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应以预防为主。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尤其要从儿童抓起,同时还要针对不同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


 饮食治疗是第一要点

饮食治疗的关键是合理安排饮食结构。老年人要多食入一些含钙、磷、维生素及蛋白质丰富的食品,以弥补体内与骨代谢有关的物质的不足。饮食治疗贵在长期、合理地调节饮食并持之以恒,短时间内暴饮暴食不但对身体无益,反而有害。


 体育治疗主要是缓解 

体育治疗是通过体育活动,调节全身代谢状态,改善骨骼血液循环状况,增加外力对骨骼的刺激,从而缓解骨质疏松。但专家提示,骨质疏松患者骨骼比较脆弱,运动时要格外小心,能做的运动主要有举哑铃、慢跑、快走、骑车、体操、太极拳等。


药物治疗要对症

针对老年性骨质疏松者体内代谢的异常,可以用药物进行调整。如老年性骨质疏松者存在骨钙的丢失和某些维生素的缺乏,因而可以服用一定量的钙剂、维生素制剂,来补充体内的不足。但仅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对于骨质疏松的治疗是远远不够的,需根据患者情况加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如双膦酸盐类、降钙素类、雌激素类及补益肝肾中药等可刺激骨骼形成,减少骨质分解,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的目的。


骨质疏松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