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男性的肝癌发病率位居第5位,死亡率在第2位;女性肝癌发病率为第6位;死亡率排第5位。环境、饮食、药物滥用、慢性肝病、遗传等都是导致肝癌发病的原因,其中30%的肝癌形成与长期感染乙肝病毒(HBV)有关。我国大约有1亿人口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占全球乙肝携带者总数的三分之一,另外,每年大约有近30万人死于乙肝病毒感染相关的肝硬化。因此,控制及治疗乙肝,防止乙肝向肝癌转化是一件亟待解决的事情。 许多肿瘤研究专家发现,癌症的发生大都与炎症的发展密切相关,两者之间存在一个炎症-癌症链。即某一器官发生炎症之后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在炎症修复过程中器官损伤,免疫系统无法识别和清除异常细胞,最终导致癌变。 同样,由乙肝到肝癌的演变也存在这样一个炎症-癌症链,大概经过肝炎(感染乙肝病毒)、肝硬化(免疫系统激活抵抗病毒修复炎症过程中产生肝纤维化)及最终的肝癌三个发展阶段。正因为这个“肝癌三部曲”的存在,防治乙肝,切断肝癌发展的途径就变得至关重要。乙肝病毒是DNA病毒,病毒进入肝细胞后,会在细胞核中形成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其半衰期比较久,可以稳定存在,无法从体内彻底清除。但是,抗病毒治疗可以抑制病毒DNA复制,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在治疗乙肝的抗病毒药物中,吉利德公司研发生产的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和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一经上市就受到广泛关注,同时也标志着乙肝治疗进入新的阶段。 TAF是在TDF基础上研发生产的最新抗病毒药物,与TDF相比,TAF的体外血浆半衰期达31分钟,是TDF(半衰期0.4分钟)的78倍;同时,TAF可靶向送至肝细胞,使靶细胞内的药物浓度大幅度提高。因此,只需不到TDF十分之一的剂量,TAF就能达到与之相当的抗病毒疗效。最重要的是,相比TDF,服用TAF的转氨酶复常率更高,但是又不会造成肾脏和骨骼损伤。另外,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的疗效和安全性在全球III期临床试验中也进一步得到证实:不管是48周、96周还是144周的数据,都显示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长期用药可抑制HBV病毒,且用药3年无耐药发生。 感染乙肝病毒也不必惊慌,听从医生的指导,确认病症发展阶段。如果在肝病的早期阶段,及时给予抗病毒对因治疗,切断炎症-癌症链,可以大大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率,最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