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养生丨霜降深秋至 养生宜平补
来源: 南部县中医院/NBXZYY1952
点击上方"南部县中医院"↑订阅本微信号。
天气渐冷、初霜出现,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
祖国医学在四时养生中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寒露之后,天气渐转寒,正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也就是说,养生应围绕“养收”原则进行。
在中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习俗解释: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柿子不但具有涩肠、润肺、止血、和胃,还可以补虚、解酒、止咳、利肠、除热、止血,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被誉为“最甜的金果子”。
霜降节气之后,被霜打过的柿子更是绝佳的美味,既好吃又不贵,还能滋补身体。
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所以登高山,赏菊花,也就成为了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上有记载。“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成为生命力的象征。
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我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古人眼里,菊花有着不寻常的文化意义,被认为是“延寿客”、不老草。
“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如果你想这个冬天不生病,一定要做好霜降节气的养生保健,以下是霜降必备果蔬:
洋葱:清热化痰。降脂、降糖。洋葱内含有降血糖的物质--甲磺丁脲,常食对糖尿病人颇有益处。芥菜:宣肺豁痰,温胃散寒。对于急慢性气管炎寒痰内盛,咳嗽白粘痰,胸膈瞒闷者宜食之。补肝:桑葚猪肝平补肝肾;多吃桑葚、猪肝,可具有滋阴生津,调补肝肾的功效。润肺:“益胃汤”益胃润肺;多吃梨,苹果沙参等,可以保养阴津,益胃润肺。健脾:莲藕枸杞健脾益气;吃莲藕,枸杞健脾益气生津。补肾:“益阴里脊肉”益肾养血多吃党参,猪肉可具有益肾养血益肺生津的功效。补气:太子参山药益阴补气;多吃太子参,山药,可以养阴补气调补肝肾。因秋气主燥,燥易伤肺,如因着凉而使免疫力下降,无力抵御外邪,则会出现肺及呼吸道疾病,如发烧、咳嗽等,若风邪侵犯经络筋骨,使筋络阻痹,还可出现四肢痹证。俗话说,“秋瓜伤肚”。入秋后再大量食瓜果,势必更助湿邪损伤脾阳,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湿,腹泻、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就随之发生。因此,入秋之后应少食瓜果,脾胃虚寒者尤应禁忌。
到了秋天,天气转凉,人们食欲大振,使热量的摄入大大增加。再加上气候宜人,使人睡眠充足,汗液减少。另外,为迎接寒冷冬季的到来,体内还会积极地储存御寒的脂肪,稍不小心,体重就会大增。应注意饮食调节,多吃一些低热量的减肥食品,如赤小豆、萝卜、竹笋、薏米、海带、蘑菇等,并注意增加热量的消耗。
由于秋季早晚温差大,要想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应防运动过度。秋天因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做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运动宜选轻松、平稳、缓慢、活动量不大的项目。如果运动过度,则极易造成肌肉、肌腱、韧带及关节的运动损伤。所以,每次运动前还要注意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中医历来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应注意不要无病进补和虚实不分滥补。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证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病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还要注意进补适量,忌以药代食,提倡食补。秋季食补以滋阴润燥为主,如乌骨鸡、猪肺、龟肉、燕窝、银耳、蜂蜜、芝麻、核桃、藕、秋梨等。秋后萝卜赛人参,是秋冬的看家菜之一。白萝卜皮白而不透者肉味偏辣,只能熟吃;皮色透明,肉不辣而甜者,可以生吃。
生吃白萝卜可以下气,解腹胀之围;还有白萝卜入肺,肺应秋季,白萝卜可以加强肺的“肃降”功能,既止咳,又促大肠运动,“肺与大肠相表里”。
牛肉蛋白质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所以味道鲜美,受人喜爱,享有“肉中骄子”的美称。中医认为,牛肉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止渴止涎的功效。由于气候渐冷,日照减少,秋风瑟瑟,风起叶落,易引起凄凉之感,出现伤感的忧郁心情,因此情志调养也不容忽视。
保持良好的心态,因势利导,宣泄积郁之情,培养乐观豁达之心是此阶段养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言:“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