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医生 | 孩子突然“口吃”,千万不能大意!

来源: 长春e健康/jkcc12320


张主任您好,说到这个儿童口吃的话题,咱们老百姓心里想到就是磕巴,那么您能从专业角度给我们介绍一下口吃嘛?


口吃俗称“结巴”,是一种在说话过程中出现气流阻断现象而产生说不出或说话不流畅的症状。


据统计,儿童口吃的发病率高达5% ,口吃多发于2-5岁的孩子,门诊就诊的孩子多见于3-4岁,少数发病于6 岁后。在医学上通常把口吃分为三大类:首字难发型、词语重复型、语句中断型。部分严重的口吃患者还常伴有呲牙咧嘴、肌肉痉挛以及各种伴随动作。


儿童语言发育是一个从听到、理解到表达的自然过程,不少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讲得多,说得快,有点语句不流畅就怀疑孩子口吃。其实2-4岁的孩子,由于神经发育生理成熟程度还落后于情绪和智力活动所需要表达的复杂内容,因此说话时会出现重复、中断等问题。这是发育性语言障碍,也称“生理性口吃”,



请问张主任,引发儿童口吃的原因有哪些呢?


主要有以下几点因素:

1性格急躁 口吃的小儿往往性情急躁、易兴奋、情绪不稳定,好冲动、说话不加思索、随口而出,难免出现语言不连贯、重复、结巴。

2缺乏表达能力 小儿对词语理解不深,对事物的陈述不能有条理的进行,于是边说边支支吾吾、重复、结巴。

3心理压力重 家长或老师让回答问题,由于不会或不敢说致使讲起来结结巴巴。

4语言训练不当 有的家长觉得小孩子说话支支吾吾好玩,于是就逗孩子似的教连续发……”音,反复重复可形成结巴。

5模仿他人 有些动漫节目、或电视剧演员人物塑造为结巴,孩子便好奇地模仿,养成了不良习惯。

6家教过严 有的家长与孩子说话板着脸、做错了事就责打,平时缺乏交流,使孩子见到家长就害怕,与家长说话时往往支支吾吾、结巴。



那么张主任,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可以预防儿童口吃呢?您能给我们一些建议吗?

儿童口吃影响孩子社交,对孩子的发展影响很大,我给听众朋友们以下几点建议:


1、千万不要重复和模仿儿童的口吃现象,这样会在他的大脑皮层上强化口吃的兴奋点,口吃不易纠正。


2、和儿童说话时要心平气和,耐心地聆听儿童的话语,等他把话说完后家长再提问和发表意见。


3、平时经常鼓励儿童,只要孩子有一点进步就要及时鼓励表扬,这样可以尽快纠正过来口吃现象。


4、父母可在儿童高兴的时候和他一起说儿歌,或者说绕口令,在家里可以配合音乐舞蹈,培养儿童不急不慌。有节奏的动作,对矫正口吃很有效果。


5、尽可能引导儿童放慢说话的速度,语速不要过快。


6、教会儿童在说话时尽量放松。


长按识别二维码

长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处

电话:0431-84692117

邮箱:ccwjwxc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