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访谈 | 对话亚盛医药董事长杨大俊:聚力创新,聚焦全球

来源: 亚盛医药/ascentagepharma

本文系生物谷原创,欢迎分享,转载须授权!



大咖语录


基于临床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不因追求创新而盲目创新。


        --亚盛医药董事长杨大俊博士



亚盛医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杨大俊博士访谈录

文/生物谷


亚盛医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大俊博士(中)


2019年,原创新药研发企业亚盛医药迎来了10岁生日。秉承着立足中国、服务全球的发展理念,这家尚处于临床阶段的企业自2009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在肿瘤、乙肝及与衰老相关的疾病等治疗领域开发创新药物。10年间,产业升级,凭借着精湛的专业技术和资深的核心团队,亚盛医药在肿瘤、乙肝及与衰老相关的疾病等多个领域齐头并进。


在资本市场,十年间亚盛医药完成4轮融资,累计金额超过16亿。日前亚盛医药港交所上市逼近,将于10月28日正式在香港主板上市,原创小分子新药第一股将来袭。值得关注的是,亚盛医药受资本热捧,在招股期间获得近700倍的超额认购,有望跻身今年的“港股超购王”。那么亚盛为何发展如此迅速,并在一众创新药企中脱颖而出


本期梅斯医访谈将带您走进亚盛医药,对话亚盛医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大俊博士,揭秘其创业十年背后的故事,洞见亚盛独特的研发布局,倾听其对中国医药政策走向的看法。


创业十年:坚持原创,瞄准全球市场


“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作为生物创新领域的先行者,亚盛医药的十年创业路可谓是一路过关斩将。10多年间,亚盛医药见证并参与了中国医药行业的变革和发展。面对中国医药市场波澜起伏、快速多变的政策环境,药企除了坚守自身特色之外,还需学会与时俱进,积极应变。


在亚盛医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大俊博士看来,亚盛的创立和发展颇为不易。早在赴美深造期间,以杨大俊为首的技术团队获得投资人青睐,于2003年成立了Ascenta Therapeutics(亚生医药)公司。本着帮助中国医药国际化的初心,在2005年,杨大俊与另外两位创始人王少萌博士和郭明博士于上海张江成立了中国研发中心。立足中国,以美国的标准来进行医药研发,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这种大好形势被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打破,美国公司多方考虑下决定关闭上海研发中心,而三位创始人不忍心血付诸东流,决心留下来并创建了亚盛医药。置之死地而后生,顶着金融危机的压力,面临非常不成熟的创新药投资环境,从亚生到亚盛,由生而盛,这是中国创新药企的勇气与决心。


自2009年正式成立以来,在杨大俊博士、王少萌博士、郭明博士三位创始人的领导下,亚盛医药组建了一支有经验有实力的研发团队,规模达400余人。其核心成员以海归博士为主,对国内外市场的医药研发和产品管线布局都相当熟悉,以带动企业向国际化发展。十余年间,亚盛搭建了自主研发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靶向药物设计平台,覆盖肿瘤、乙肝及与衰老相关的疾病等多元创新药的研发。值得关注的是,亚盛所有在研项目均为新化合物结构的原创1类新药,目前多数在研产品均为中美双报,其中有五款药更是在30天内一次性获得美国FDA临床许可。对此,杨大俊博士表示:“真正的创新一定是和同行站在同一赛道上,以国际标准为导向,立足中国开展所有创新。”据统计,亚盛医药线共有8个原创1类新药进入临床阶段,正在中国、美国及澳洲开展共计28项I期或II期临床试验。


“伴随着公司的壮大,我们始终坚持‘立足中国,服务全球’的理念,以全球创新标准解决尚未满足、无药可医的临床需求。未来我们将持续推进在研产品及其它创新药物的研发进程,力争早日将产品推向上市,为中国乃至全球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杨大俊博士向生物谷分享道。


独具匠心,聚焦细胞凋亡小分子标靶创新研发


基于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不因追求创新而盲目创新。在肿瘤治疗领域,除了单克隆抗体等大分子药物备受追捧外,小分子药物同样具有独特的治疗价值。然而,由于细胞凋亡路径的抗癌药物研发存在较高的技术门槛,多数药企或者望而却步,或者半途而废,而亚盛医药却挑战了此项“难题”。


迎难而上,先行者阔步向前。与大多数创新药企扎堆免疫检查点等热门靶点不同,亚盛医药颇具特色地选择了细胞凋亡靶向候选药物作为主打研发管线。经历十余年的创新研发,目前亚盛已建立全球最全细胞凋亡药物管线,并在针对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靶点的核心新药研发技术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此外,亚盛已成功开发多个原创小分子药物,涵盖Bcl-2、IAP 和MDM2-p53 三种关键的细胞凋亡路径,具有全球同类首发或同类最优的潜力。其中,细胞凋亡系列在研药物APG-115、APG-1252、APG-1387都已入选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多项临床进展在多个全球权威学术会议上崭露头角。就在今年6月,亚盛医药还成功入选“2019ASCO表现突出企业”全球TOP20榜单,且是榜单中唯一的专注于小分子药物的中国原创新药企业。


在亚盛多元化的创新药研发管线中,原创1类新药第三代BCR-ABL抑制剂 HQP1351进展最快,这款旨在解决抗癌神药格列卫耐药性问题的全球创新药目前已进入关键注册临床II期试验,有望成为公司首个获批上市的产品,预计将于明年提交新药上市申请。


破解可及性难题 共建医药创新生态


近年来,国家医改逐渐步入深水区,4+7带量采购及全国扩围不断压缩仿制药利润空间。与此同时,国家积极释放鼓励创新信号,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并正式开启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医疗创新决定着医疗服务的品质,更关乎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


在国家医药政策的不断敦促和鼓励下,中国逐步从一个传统的仿制药生产大国往创新方向转型,而中国医药企业也从“中国新”开始走向“全球新”。杨大俊博士表示,“中国的创新药一直落后于世界,80%的创新药市场都是在中国以外,中国医药企业想要转型,必须在创新药方面有重大的突破,不仅要具备全球定位,全球专利保护,还需按照全球标准开展研发。”


然而作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中国在创新药的生态建设方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在基础研发投入方面相当匮乏。其次,中国缺乏真正的创新土壤,当前医药行业政策导向及资金投入趋于功利化。“不要因为追求创新而盲目创新”,杨大俊博士在采访中反复提及这句话。“其实很多人并不理解什么是创新,创新意味着风险,意味着失败。更重要的是,谁来为这个风险和失败买单?我觉得在中国做创新药是非常艰难的。”杨大俊博士坦言。


不容忽视的是,政府在主导国家创新走向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生物医药领域尤其如此。健康国民是强国基础,药物更是重中之重。创新的需求来源于市场,创新的发展更依托于市场,因此市场对创新的支持必不可少。不论是准入层面对创新产品秉持的开放性政策,还是市场回报方面给予其高附加值的产出比。


值得注意的是,药品不同于普通商品,它关乎每个人的生命,与国民的基本生存需求息息相关,因此在药品定价和支付方面需要政府开展宏观调控,并对相当一部分费用给予买单,以提升患者用药可及性。对此,杨大俊博士总结道:“对于创新药企来说,我们要严格按照国家监管部门法规要求和国际标准开展临床试验,确保上市产品安全有效,希望生产出高质量的药品惠及更多患者,也期盼政府能够引导创新药快速到达患者手中,让更多老百姓吃得上药、吃得起好药。药物可及性作为社会性难题,需要联动医保、商保、企业、患者等多方利益共同体,齐心协力优化医药创新生态体系。”


不忘初心,坚持创新。立足中国、面向全球。这是亚盛医药的希冀,更是中国生物创新药企的愿景,由生而盛,一路向阳,且等花开!

 - End  生物谷 Bioon.com -  





想要了解更多资讯内容
请点击阅读原文下载生物谷APP~




梅斯医访谈 | 对话复宏汉霖联合创始人刘世高博士:以“初心、诚心、恒心”在国际化道路上秉质前行
梅斯医访谈 | 对话绿叶制药集团副总裁姜华:任重道远,25年国际创新路

梅斯医访谈 | 深度对话勃林格殷格翰高齐飞:研发驱动,创新赋能,开启中国新篇章!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生物谷APP,围观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