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2.7亿人,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5.2%,且呈现上升趋势。
近年来研究显示,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关系密切,高血压可显著增加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危险。
因此,积极防控高血压对于控制我国心脑血管病流行十分重要。
专家指出,早期预防是防控高血压的核心,这需要每个人知晓高血压,通过健康生活方式预防高血压,以及规范治疗控制高血压。
健康中国行动指出,“到2022和2030年,30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知晓率分别不低于55%和65%;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不低于60%和70%;高血压治疗率、控制率持续提高。”
知晓高血压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当血压升高超过了正常范围,即高压超过140mmHg,低压超过90mmHg,称为高血压。临床上在非用药状态下,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考虑为高血压病。
同时,针对如何判断血压是否健康,健康中国行动也给出了建议:
“超重或肥胖、高盐饮食、吸烟、长期饮酒、长期精神紧张、体力活动不足者等是高血压的高危人群。成人应注意关注血压变化,血压正常者至少每年测量1次血压,高危人群经常测量血压。建议血压为正常高值者(120-139mmHg/80-89mmHg)及早注意控制以上危险因素。”
健康生活方式预防高血压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防控高血压的基础,长期坚持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指出,高血压患者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g,并注意减少咸菜、鸡精、酱油等食物中的“隐性盐”摄入,可以让收缩压下降2-8mmHg;体重超标的高血压患者每减重10千克,可以让收缩压下降5-20mmHg。
因此,对于确诊高血压的患者来说,应做到合理膳食、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和适度运动等并长期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干预。
规范治疗控制高血压
除了健康的生活方式之外,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专家指出,规范治疗也十分重要。
合理使用降压药是血压达标的关键。根据作用机制不同,降压药可分为长效和短效两种。
我国指南建议,高血压患者优先使用每日一次服药即可平稳控制24小时血压的长效降压药物。
其中,苯磺酸氨氯地平属于分子长效型降压药,避免了部分患者因服药次数过多导致的药物性血压异常波动,从而有效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