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A股61家医疗器械上市公司2019年Q3“成绩单”

来源: 医药并购圈/yiyaobinggou

来源:亿欧

近期,随着A股市场先后披露2019年第三季度报告,国内医疗器械上市企业“成绩单”陆续公布。
小编对61家该领域上市企业“成绩单”进行综合整理,并制成2019年A股医疗器械上市公司Q3营收与净利润信息一览表,以期窥见行业发展现状。


随着部分医疗器械的带量采购在各地逐步推进,部分医疗器械细分领域迎来“春天”。但各医疗器械企业的命运不尽相同,正所谓几家欢喜几家愁。

带量采购下的“一超多强”

近年来,随着国家“4+7”带量采购工程在医疗领域进一步下沉,对于医疗企业的冲击十分巨大。政策大环境下,及时做出调整的企业“成绩单”相对漂亮,而反应相对较慢、对政策把控不敏感的企业“成绩单”则不尽人意。在历史发展的车轮下发展是必然的,至于如何发展就要看企业对时局的把控程度了。


自2019年初,医疗器械的带量采购也提上了议程。达晨财智医疗健康投资部投资总监王宪政曾表示,医疗器械带量采购是必然的,其中体外检测(IVD)行业很可能率先迎来带量采购。下半年起,各省医疗器械带量采购工作也开始紧锣密鼓的进行着。


素有医疗器械界“华为”之称的迈瑞医疗就是“受益者”之一,在第三季度,其以41.74亿元的惊人营收傲视群雄,同时也连续三年领跑医疗器械行业。61家企业中,第三季度营业收入总体呈上升趋势,超10亿元的有8家。紧随迈瑞医疗后的是迪安诊断(22.16亿元)、ST康美(22.15亿元)、新华医疗(21.43亿元)、乐普医疗(19.59亿元)、润达医疗(18.98亿元)、鱼跃医疗(10.55亿元)、辰欣药业(10.40亿元)
对于医疗器械带量采购,迈瑞医疗曾对外表示,若在医疗器械行业推行带量采购,推进普及优质医疗技术,结合分级诊疗带来基层市场扩容,其将发挥国内龙头医疗器械企业的竞争优势,加快国产医疗设备发展。


前八名“同学”中,最让人意外的非新华医疗莫属了。其在总市值仅有56.9亿元的情况下,连续三年Q3营收超20亿,与身价百亿的迪安诊断、乐普医疗,甚至千亿“大佬”迈瑞医疗的营业收入旗鼓相当。新华医疗主营业务包括医疗器械、制药装备、医疗服务和医疗商贸四大板块。其中医疗器械板块业务发展平稳;制药装备板块待执行合同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增长;医疗服务板块处于业务开拓期,已有部分医院已经开始试运营。


此外,根据统计,除新华医疗外,以上8家企业都呈现营收与净利润双升趋势,且净利润都大于1亿元。蓝帆医疗和迈克生物分别以1.48亿元、1.53亿元,跻身“双升”阵营,迈瑞医疗以13.04亿元的净利(同比增长27.03%)依旧润独占鳌头。

强者云集的领域亦有下跌企业

有人欢喜自然有人愁。分析发现,61家统计企业中,冠昊生物、开立医疗、福瑞股份、美康生物、和佳股份、正川股份、千山药机、新华医疗、达安基因、利德曼这10家企业营业收入有不同程度的下滑,更有5家企业处于亏损状态。除了楚天科技、开立医疗、九安医疗、千山药机外,营业收入超20亿的ST康美也赫然在列。


而有些企业不仅仅是营业收入下滑或者净利润下滑,而是近利润与营业收入“双降”,如千山药机、新华医疗、正川股份、达安基因、冠昊生物、开立医疗。



以小搏大的新华医疗呈现“双降”趋势,属实令人咂舌。原因在几方面,其一,新华医疗借债与增发并举,充分拥抱资本市场的战略;其二,今年8月10日,新华医疗以2.65亿元的价格收购连续三年几乎没有盈利的淄博弘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76.12%股权的“大事件”;其三,相关业务受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周期延长、项目成本增加、后期维保费用增加等因素影响,导致净利润有所下降;其四;战略调整上海方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和威士达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将不再纳入其合并报表范围。了解以上原因,也就对新华医疗的“双降”释然了。


此次“双降”阵营中,达安基因营收同比下降幅度最大,其做为国内第三方医学检验龙头企业,近年来热衷于跨界。达安基因处于产业中游,却向产业上下游延伸布局,建立“检验产品+检验服务+健康管理”生态圈,致使其成本和投入不断增加。


2019年上半年,结合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开立医疗虽然加强治理、内部控制建设、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根据行业、市场的变化趋势,但是似乎成效不是特别明显,在“双降”企业中,开立医疗净利润同比下降最厉害,高达116.98%。


小编了解到,开立医疗在第三季度似乎不怎么“太平”,据未经审计数据显示,自2019年1月起,开立医疗共接受各项政府补助资金达5395.8万元。一边在靠政府接济度日的同时,开立医疗另一边竟有“闲置”资产买理财,据其2019年8月8日发布的相关公告披露,将用2.1亿元“闲置”资产金购买杭州银行、宁波银行、广发银行的理财产品。

科创板异军突起

2018年11月,“科创板”的名字第一次在黄浦江畔响起。2019年6月13日上午,第十一届陆家嘴论坛在上海开幕,在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主持下,科创板正式开板。在经过短短200多天,就从宣告到改革方案逐步清晰再到正式开板,中国资本市场迎来了一个全新板块。


首批申报的9家企业未有任何一家成功上会。第二批申请的微芯生物成为科创板首批过会的医疗企业,其2019年Q3的营业收入为1.29亿元,同比增加34.55%;净利润为2083.01万元,同比增加38.41%,其营业收入和近利润主要随着销售收入增加而增加。


截至11月18日,共有11家医疗企业于科创板上市,其中位于医疗器械赛道的共有8家。除了海尔生物和华熙生物未披露外,其余6家2019年Q3季度营业收依次为:昊海生科3.59亿元、南微医学3.43亿元、赛诺医疗0.18亿元、普门科技0.15亿元、心脉医疗0.28亿元、热景生物0.0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南微医疗和心脉医疗作为科创板首批上市医疗企业,于2019年7月22日IPO,但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却相去甚远。南微医疗净利润是心脉医疗的2.86倍,营业收入更是高达4.51倍。


在科创版已公布2019年Q3业绩的医疗器械企业中,昊海生科以3.59亿元问鼎,净利润也以0.76亿元位居第二,而热景生物却以0.44亿元的营业收入和0.02亿元的净利润双双垫底。


成立于2007的昊海生科,是一家应用生物医用材料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进行医疗器械和药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在眼科、整形美容与创面护理、骨科和防粘连及止血四个业务上也取得了不错成绩。


体外诊断行业是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从竞争参与群体来看,包括跨国公司如罗氏、雅培、西门子等企业以及国内企业迈瑞医疗、新产业、万泰生物、万孚生物等。其中,国际跨国公司在国内三级以上医院的高端市场中占据相对垄断地位,这也进一步压缩了热景生物的市场份额份额,加之其业务线较为单一,这些都成为热景生物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双垫底的因素之一。


不难发现,业务线的丰富与否及企业所处细分领域影响了企业收入情况。在科创板上市的医疗器械企业中,布局较广、业务线较丰富的企业营业收入相对比较好,但是业务线单一的企业Q3营业收入比较惨淡,更甚者连1亿元都没超


总之,从医疗器械上市企业Q3营业收入和近利润来看,总体是呈上升趋势,未能及时做出转型、进行并购转型等战略改变、产品线比较单一都成为部分企业营业收入、净利润下降甚至是“双降”的罪魁祸首之一。


投稿及报料请发邮件到lonia3344@126.com

商务及内容合作可联系QQ: 565401776


医药并购圈

医药股分析,实时更新医药行业动态,医药投融资和并购资讯,行业并购案例,分享投行知识和趣事,关注时事热点 。

医药投资并购第一平台



找项目积累人脉,可添加工作人员的微信申请加入医药并购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