胳膊抬不起,脱不了套头的衣服,夜间被痛醒……一直以为是肩周炎,结果是……

来源: 杭州市余杭区中医院/yhqzyy


肩痛

在老年人中间比较多见

一提到肩痛

很多人就会和“肩周炎”挂上钩

然后非常自豪地说:没事多爬爬墙



事实上

在肩痛相关的常见病症中

肩周炎导致的疼痛只有10%左右

相反

肩峰撞击综合症和肩袖损伤导致的疼痛

占了80%






67岁的袁大伯肩膀痛到

自己脱不下套头衣服


“刘医师,现在晚上睡觉终于踏实了……”11月7日,做完“小切口肩峰下成形术+肩袖修补术”两周后来院复查的袁大伯,脸上露出了孩子般的笑容。


袁大伯今年67岁,是塘栖某村的一位村民,做了一辈子的农民,原本到了颐养天年的时间,但因为儿子身体弱,所以袁大伯一直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平时在工厂里做装卸工人,休息时间还要上地干农活


辛苦的劳作,使得袁大伯的面容看上去比同龄人衰老不少,关键是他的手臂开始“抗议”。早期是劳作一天后,伴着肩部的酸痛进入梦乡,但第二天醒来后又恢复如初。随后,袁大伯双臂酸痛的症状逐渐加重,常常干完一天活,晚上脱套头的衣服都需要家人帮忙。近半年来,情况更糟糕,袁大伯的左手臂严重到抬不起来,半夜常常在睡梦中痛醒,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



茶余饭后袁大伯与同龄人坐在一起聊天,大家都说干完一天活有手臂酸痛的症状,只是没有袁大伯这么严重,都说这是“肩周炎”,长期搬东西引起的。看过医生,药吃了一堆,肩关节腔注射治疗做了9次,疗效并不显著


10月中旬,袁大伯的“肩周炎”又发了,痛的整夜睡不着觉。实在撑不下去了,就到余杭区中医院就诊,接诊的是骨科刘松华医生。根据袁大伯描述的症状,刘松华查体后发现袁大伯的左手臂可以前后活动,只是无法上举,再结合磁共振检查,诊断袁大伯所患疾病并非“肩周炎”,而是肩峰撞击综合征&肩袖损伤,肩峰下骨质增生明显


袁大伯已经保守治疗一段时间,但不理想,刘松华建议做“小切口(mini-open)肩峰下成形术+肩袖修补术”。这个手术只需在肩膀上开一个2~3cm的口子,去除肩峰下骨赘,消除撞击因素,随后将肩袖撕裂的肌肉修补好即可,大部分患者术后三周便可痊愈。袁大伯接受了手术,术后两周换药时,刘松华检查发现袁大伯恢复的挺不错,等再过一周将固定带卸掉后,左手臂又可以像以前一样自由活动了,但是因为年龄原因,刘松华建议袁大伯不要再搬抬重物。




医生科普时间


刘松华  余杭区中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

从事骨外科临床工作十六年,先后赴浙二医院、省人民医院进修。擅长四肢骨折、骨关节损伤的治疗,熟练开展关节镜微创手术。
门诊时间:周日上午


肩周炎、肩峰撞击综合症、肩袖损伤是常见的肩痛病症,俗称肩痛“三杀手”,今天刘医师带你捋清楚。


 肩关节 

首先认识一下肩关节的基本结构和稳定肩关节最主要的四块肌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肩袖肌群,即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有点专业有点复杂咯!!!)。








 肩峰撞击综合征 

肩峰撞击综合征是肩峰和肱骨头之间的间隙变窄,肱骨头撞击到肩峰下的结构,反复撞击造成滑囊无菌性炎症。构成肩峰撞击综合征的疾病包括肩峰下滑囊炎、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和肩袖退变等多种病情变化。


主要临床表现:手臂上举疼痛弧范围内出现肩部疼痛。


早期表现:活动肩关节感受到骨与骨之间的摩擦或者弹响,严重者出现疼痛弧,伴有前侧痛;


长期表现:上举或者外展的活动,使得肩峰下滑囊发炎退化,肩峰增生变形,间隙变小,肩袖肌群发炎损伤,出现疼痛和功能障碍。


高发人群:长期做上肢运动(游泳、羽毛球等体育项目),中老年人居多,还有长期伏案的人群。


这里科普一个疼痛弧:在肩关节外展的时候存在3个疼痛弧,在不同范围内的疼痛,提示不同肌肉的问题。





 肩袖损伤 


肩袖损伤90%是慢性劳损所致,原因:

①肩关节结构退变老化;

②过度使用;

③生活中的急性撕裂伤。

除了疼痛无力外,还表现为静止休息时疼痛也发作,夜间疼痛加剧,但活动度基本正常,病情发展才会逐渐出现活动受限(有一般角度的范围,并不是每个方向都受限,可以被动活动)。


肩袖肌群运动




 肩周炎 


肩周炎又称“冻结肩”、“五十肩”,除了肩部疼痛(夜间疼痛加重)外,在肩关节各个方向的主动与被动活动都受限,尤其是外旋活动受限。

鉴别肩袖损伤还是肩周炎,最直接的办法采用X片或是核磁共振,其中核磁共振是肩关节疾患的最佳选择。



点击看大图


多关心家里的老人

有类似困扰

请早点带他们看医生



关注我们
长按二维码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