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罗马人学习 1

来源: 药店之星/zhchxd

这个寒冷的季节因你的关注而变得温暖


向罗马人学习 1

这段时间在看盐野七生的《罗马人的故事》这套书,看完了第一册,就已经被深深吸引。我以前没有仔细了解过罗马民族的发展史,只大概知道一些与那个时代有关的名人,但名人的事迹也只是了解大概。不知是因为盐野七生的文笔太过优美?还是他客观的历史观?还是他对罗马人的研究更加丰富立体?还是这是迄今为止最系统的介绍罗马人的书籍?还是日本人严谨细腻的作品风格?总之,我真的很喜欢这套书,感谢盐野七生,也感谢翻译者!


之所以觉得好,是因为它将我完全带进了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洪流中。就像看一部情节跌宕起伏而且制作宏大的史诗级巨作一样,罗马人建国、修路、政体、法律、宗教、货币、习俗、战争、外交全部被紧密的贯通在一起。绘制出了一副令人神往的立体又美丽地历史画卷。


我叹服罗马人的道路哲学,“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句话之所以能够流传2000多年,确实有它的道理。据说,当年罗马人修的道路,很多现在都还在用。“要想富先修路”的倡导不知道是否受到了罗马人的启示,而今只可以被用作展览的万里长城所收入的门票钱,确不如道路来的更加实在。罗马人的路开始叫做盐路,主要是为了运输盐而修。后来,只要是罗马盟国所在之地,从罗马本部到同盟国的道路一定是宽阔笔直,而且不断被延伸。唯一的风险在于,这些路为敌军入侵罗马提供了便利。但风险与收益相比几乎可以忽略。


我敬佩罗马人对于宗教的定义,他们不信奉唯一的神,他们信奉众神,罗马人的神和人一样有缺点和不足。在罗马人看来,既然神和人一样,那就没有必要以神之名疏通万物了。所以,罗马人用法律来约束和纠正人的行为,2000多年前,罗马人已经制定了自己完整的法律体系,尽管罗马法律从约定成俗到条文化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这主要是由于统治阶层与被统治阶层的利益冲突所致。但最终元老院的统治精英们还是做了让步,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罗马政体的民主性和共和性。希腊人(盐野七生还写过另外一部《希腊人的故事》)比较善辩,出了很多哲学家,哲学大家的名号我们耳熟能详,希腊人用哲学矫正人们的行为。这让我想起了中国历史,也同样存在这样的情形。不同的是,中国的哲学被赋予了更高的统治意念,并且罢黜百家,我不清楚这是不是中华文化能够绵延不断的根本原因。有些时候强权的确可以让一个民族兴旺,重要的是统治者的个人能力如何。罗马人虽然实行共和政体,但也仍然会任命“独裁者”,一般是在国家面临重大危机时任命。体系化建设保障了无论平时还是战时,无论是共和还是独裁,罗马民族的自我修复能力都很强。同时期的埃及,更加注重宗教的力量,他们用宗教来教化人心。这个我觉得不好,因为宗教很容易被神化,一旦神化就容易产生更猛烈的独裁。这些例子现在还很多。


我赞赏罗马人的包容性。罗马民族能够走向兴盛的重要原因是他们性格中的包容基因。他们总能以无比宽大的包容之心对待被自己击败的敌人,对于外来的迁移人口,也同样给予罗马市民权,奴隶出生的人也可以在短短的20年被选举为执政官。他们甚至用希腊语来命名自己的银币,还曾经专门委派三名元老院的精英前往希腊学习考察,尽管没有史料记载,这三位精英学习到了什么,但后期罗马的兴旺与发达,足以说明这三位老人绝对不是去公款吃喝了,也绝对不是公费旅游了。正因为罗马人的包容性,他们在外交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同盟地域不断扩大。这为战争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兵员支撑。

我痴迷于历史的假设。研究历史的人都有一个基本共识:历史不允许有如果。但正是有了历史的假如,才让历史更加迷人。盐野七生十分尊重历史的客观,但在书中也不乏对历史做了假如。假如亚历山大的攻打对象不是东方,而是攻打西方,那么亚历山大必然会与罗马人相遇,那么谁胜谁负呢?如果亚历山大攻打西方,那么可能也就不会身染热病而死!亚历山大大约活到了30多岁,也是个短命的战神。这让我想起了西汉时期的霍去病。战神若想被冠以常胜将军之名,唯一的方法就是英年早逝。尽管亚历山大与霍去病不是同一时代的人,但亚历山大的名气似乎要比霍去病大很多。这也是一个十分奇怪的现象,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要早100年,但哥伦布被公认为是发现新大陆的人,而郑和最为人熟知的是他的太监身份。


因为只看了一部分,先写一篇作为一个小小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