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儿童常见病——遗尿症的诊断与治疗

来源: 今日医药/jinriyiyao
遗尿症,俗称尿床,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尿失禁,也是儿童和青少年的一种常见疾病。


国际小儿尿控协会(ICCS)和世界卫生组织把遗尿症定义为儿童5岁以后,每月至少发生1次夜间睡眠中不自主漏尿症状且持续时间>3个月。


国际疾病分类(ICD-10)把遗尿症定义为5~6岁儿童每月至少发生2次夜间睡眠中不自主漏尿症状,7岁及以上儿童每月至少尿床1次,且连续3个月以上,没有明显精神和神经异常。


数据统计,与10年前相比,我国儿童遗尿症发生率有上升的趋势,5岁儿童中遗尿症的发生率为15.3%,5~18岁儿童遗尿症的发生率为7.88%,多数观点认为这可能与儿童使用尿不湿时间延长,且把尿训练时间减少有关。


目前,遗尿症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主要为夜间尿量和膀胱容量间的不匹配,伴有夜间膀胱充盈觉醒神经控制异常。常见相关致病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精神因素、内分泌因素和中枢神经系统神经递质及受体异常等。



遗尿症可分为原发性遗尿(PNE)和继发性遗尿(SNE)。无论是自愈或者经过治疗,只要曾经有过连续6个月的不尿床期,就可以诊断为SNE。


根据是否伴有白天下尿路症状可将遗尿症分为原发单症状性夜间遗尿(MNE)和非单症状性夜间遗尿(NMNE)。


MNE指患儿仅有夜间遗尿,不伴有日间下尿路症状;NMNE指患儿不仅有夜间遗尿,还伴有日间下尿路症状(如尿急、尿失禁、排尿费力等)。


根据遗尿患儿是否有夜间多尿和膀胱容量小又可以将MNE分为5种类型:夜间多尿型、膀胱功能异常型、尿道功能异常型、混合型(同时存在前面几种类型)、其他型(既无夜间多尿也无膀胱容量小)。


遗尿症的治疗原则以基础治疗为主,还可选择警铃(叫醒)和药物疗法。药物包括去氨加压素(DDAVP)、M受体拮抗剂等。


其中,去氨加压素是国际小儿尿控协会推荐的一线治疗药物,它是一张抗利尿激素类似物,主要通过肾脏对水重吸收增加,并调节肾脏离子分泌如Na+、K+和Ca2+等,从而减少尿液量。还可通过排尿中枢调节膀胱自发性收缩活动,改善患儿觉醒障碍,使其对夜晚膀胱达到完全充盈时能够觉醒。


基础治疗则包括作息饮食调节、行为治疗、觉醒训练与心理治疗,基础治疗应当贯穿治疗的全过程,家长也应关注患儿心理状态,树立治疗信心,减轻心理负担。


参考资料:中华医学杂志,2019,99(21):1615-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