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整合、智慧融合、能力聚合,余杭医共体改革让老百姓得到了哪些实惠?

来源: 杭州卫生信息/zjhzhic

自全省医共体建设全面推开后,余杭区以群众“少生病、好看病、看好病”为目标,大力推进资源整合、智慧联合、能力聚合,建立起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取得积极成效。


县域就诊率达95.03%,基层就诊率达74.27%,高于省市平均水平,区属医院出院人次同比增长12.81%,三四级手术同比增长31.3%,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小病就近诊、大病不出区”。


在10月份全省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省卫健委对余杭作出了“医共体建设起步早、谋划深,保障政策含金量高,数字医疗建设亮点纷呈,形成了医共体建设先进经验”的高度评价。


(余杭区卫健局党委书记、局长陆永林作交流发言)


余杭医共体改革推进过程中

老百姓究竟得到了哪些实惠呢?



今年2月12日,召开全区医共体改革动员大会,建立全省唯一的由5家区属医院、20家社区中心组成的5个医共体,实现人财物统一管理,服务人口300万。

区卫健局同区委编办、人社、财政、医保等多部门制定出台19个配套文件,全面推进省医共体55项改革任务。




硬件建设逐步提升


区政府出台《关于完善公立医院投入政策 高质量推进医共体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在建设项目、设备购置、人才储备、学科建设、医改考核和医共体激励等10个方面的财政补助政策,为余杭医共体建设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对7家区属医院,已完成或正在推进新改扩建,各区属医院硬件水平大幅提升。对2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完成新改建18家、在建2家。对17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全面排摸,制定三年提升改造计划,至今年底可完成62家,计划明年全部达到省级规范化标准。


(余杭三院整体迁建项目施工现场)


(余杭一院乔司分院胜稼服务站)


软件实力有序增强


1
人才新政、配强专业队伍
区政府出台医疗卫生人才专项新政,增加备案编制近2900名,今年已招引各类人才432人,其中柔性引进高端人才41名,其中C类及以上12名,人才总量和结构得到优化,从“有医生看病”迈向“好医生看病”的转变。



2
外引内培、提升救治能力


通过与浙一、浙二、市一等省市医院高水平医联体合作,2个院士工作站及11个区域诊疗中心建设,其中疑难病诊疗中心有34名国内知名医学专家加入专家库,共诊治患者660余人次,让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到国家级名医的优质诊疗。启动“名医名护名科”培育工程,培育和复评区级名医60名,全力打造名医品牌。依托区一院、区二院组建东、西部两个转诊中心,提升分级诊疗服务能力。


(今年8月余杭一院与浙二、余杭三院与市一签署第二轮合作协议)


3
强基固本,推进医防融合


各区属医院,在分院开设23个名医工作室,每周区属医院超过150名专家下沉到社区分院坐诊、带教并加入签约团队。分三年培养100名全科医生骨干,对全科医生开展模块化培训6500余人次,基层就诊率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为21.7万60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健康体检,并提供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的健康服务。






信息建设互联共享


1
高质量推进“信息一体化”建设,夯实“互联互通”


医共体实现信息一体化,区内各大医院间信息已做到完全共享。建立起可以查阅所有就诊记录和报告(含省市检验检查报告)的居民健康360全息视图。实现在签约医生处精准预约上级医院的专家号源、检查和住院资源。完善影像、心电等五大中心和检验检查报告电子化建设,实现区内报告互查互认。



2
高质量推进“健康余杭智慧云共享平台”建设,助力“智慧监管”


通过深化与阿里健康合作,广泛收集健康影响因素,打造1个区域健康大数据中心,面向社会大众、医务人员、政府机构管理人员等3类人群分别开发上线“便捷就医”、“健康管理”、“共享服务”、“智慧监管”四大版块共24项数据应用,构建起具有余杭特色的“健康余杭智慧云共享平台”。通过医疗态势感知、医改指标监测、舒心就医等实时监测,实现医疗机构的精细化管理。



3
高质量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实现“舒心就医”


6月上线的“健康余杭门户”功能齐全,可实现无卡就医、信用就医、舒心就医、云影像、一单通、生育补助申领、预防接种、出生一件事等掌上办理,截至目前,“健康余杭门户”注册用户近7万人,使用挂号预约、报告查询等功能近25万人次。一部手机走遍余杭所有医院都不怕。居民在住院期间也可以享受床位协调、用血直报、床旁结算服务等,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