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中医振兴培训项目民生实事夯实基层中医药服务基础
来源: 晋中卫生计生/jzwsjbgs
培养中医“多面手” 扶植健康“守门人”
课后,山西名中医赵杰(左一)为学员分析具体病例。通讯员 王斐 摄
诊脉、开方,拔罐、针灸,王培卿手脚不停,不知不觉一上午时间就过去了。自从参加中医适宜人才培训,掌握新技术后,平遥县古陶镇十九街村文明街卫生室的村医王培卿就成了村民眼中的医疗“多面手”,村民们有个头疼脑热,都来找他。让王培卿和村民受益的中医适宜人才培训,是我市2019年13件民生实事之一——中医振兴培训项目中的内容。该项目旨在加强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为基层培养一批中医药技术骨干和适宜技术推广师资,不断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水平。中医振兴培训项目包括两项内容:一项是开展基层医师中医继续教育,即中医适宜人才的培训,目前已在全市累计培训1410人(次),完成今年的额定任务;另一项是组织中医高级师资培训,目前完成40学时的集中培训任务,剩余两期、80学时的集中培训在年底前完成。推进“燎原行动”,让中医适宜技术扎根基层。以乡、村两级医师为主要培训对象,以中医适宜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中医振兴继续教育培训,被市卫健委中医科科长赵素萍喻为“燎原行动”。“培训的目的是服务基层、服务农村。”赵素萍介绍,在广泛听取基层意见的基础上,邀请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专家团队进行统一授课。专家团队把基层群众的常见病、多发病诊治作为主要授课内容。授课中,结合基层现状,通过“讲病案、讲实例、讲应用”的形式,让中医从业人员能够“一听就懂、一用就灵”,引导基层中医医师“防病先辨体质,看病先会诊断,开药先懂经方”,不断提高家庭医生团队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诊疗能力和实用技能,从而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水平,改善群众就医感受。“专家讲解常见病的病因、诊治,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践。”榆社县讲堂乡柳泉村村医田怀文,从医41年。他的医术是跟附近村的老中医学的,只知道怎么治,至于为什么这么治一直不太清楚。上个月,他和该县120名乡村医师一起,参加了榆社县中医振兴继续教育培训班,聆听了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几位专家的讲授。对他来说,这次培训完善了他之前一直欠缺的中医理论知识,“就像武侠小说里说的‘打通了任督二脉’,之前想不通、弄不懂的都清楚了,感觉豁然开朗”。榆次、祁县、介休、和顺、寿阳、榆社……中医振兴继续教育培训班所到之处,场场爆满。作为授课专家之一,让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王美玲印象深刻的,是学员们的好学精神:“每一站、每一堂课,人都挤得满满的。其中不少人的年龄在五六十岁,他们用心地听、认真地记笔记,从他们的眼神里能感觉到对中医知识的渴求。”课后,专家们往往来不及走下讲台就被层层围住,于是接着为学员们答疑解惑,分析疑难病例。享受卫生厅优秀人才岗位津贴的山西名中医赵杰,是学员们“围攻”的重点。至今,平遥县朱坑乡辛村村医赵振翀仍对赵杰讲的“兴阳法”津津乐道:“听了赵院长讲的‘兴阳温经’法,犹如醍醐灌顶。回来后采用此法联合组方治疗,患者肢节疼痛显著减轻,关节活动性明显改善。”如果说人数众多的乡、村两级医师是传播中医适宜技术的星星之火,高级师资就是振兴晋中中医事业的“火种”。为了选拔好传承中医文化、振兴中医事业的“火种”,市卫健委在组织特色中医高级师资培训中,将重点放在人员选拔和培训目标的确立两个环节。今年以来,按照“有基础、能讲课、能带徒、能写文”的标准,市卫健委完成100名高级师资人选的层层选拔,并以“课堂讲授、跟师学习、教学查房、理论研讨、独立实践”为培训内容制定了2019年120学时的集中培训计划。高级师资的培训突出了“三好”要求,即“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继承好”要求拿出时间指导学员通读经典,避免学习中医药理论碎片化、空心化、边缘化;“发展好”,指培训不能简单套用西医的学术规范和标准,鼓励学员找准中医药优势;“利用好”针对中医药学的中国特色,要求学员放宽视野、不断探索,以适应“生长壮老已”全周期、广覆盖的养生防病、治病康复的全民健康需求。以星火“燎原”,以“火种”传播。针对不同人群开展的两项培训,从不同层次将中医药文化、中医诊疗技术加以弘扬、传承,为晋中中医事业的振兴埋下了伏笔。(记者 张莉芬)
(来源:晋中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