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期待的2019年广东省健康科普创作高峰论坛暨医学科普分会年会来了!本次年会除了会颁发2019年广东省健康科普作品创作大赛奖项外,还能申报各种奖项,会议上更是干货满满……话不多说,赶紧戳链接了解详情吧→【重磅】邀你出席!广东年度健康科普盛会!火热报名中……
2018年起,广东省对14个县启动实施医疗卫生“组团式”紧密型帮扶,目前已推广到全省57个县(市),加快构建三甲医院与县级医院上下联动机制,大力推动粤东西北地区医疗专科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整体提升。
2019年1-10月,受援医院门诊和住院人次大幅增加,分别较去年同期上升10.97%和11.05%,14个受援县2019年上半年平均县域内住院率较去年同期上升3个百分点。
今天我们继续推出医改简报,为大家带来广东大力推进医疗卫生“组团式”紧密型帮扶的做法~
一、注重帮扶工作实效,创新帮扶工作模式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以“提升县域住院率”为目标,着力解决大病诊治能力不强问题,创新帮扶模式,完善帮扶机制,调动支援和受援双方积极性。
一是创新帮扶模式。打破以前各医院长期存在的一对多、多对一、松散型、无约束、效果不明显的帮扶模式,组织全省医疗综合服务能力较强、人才资源相对集中、帮扶工作基础较好的54家三甲公立医院“组团式”帮扶78家县级公立医院,其中37家三甲综合医院帮扶57家县级人民医院,17家三甲中医院帮扶21家县级中医院,建立一对一、紧密型、固定帮的帮扶新模式。
各支援医院举全院之力,通过“院带院”“科带科”“师带徒”“手把手”等方式,采取医院大组团、科室大组团、社会组织大组团等形式,进一步增强帮扶效果,丰富组团内涵。
二是完善帮扶工作机制。支援医院与受援医院签订一对一“组团式”帮扶协议,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联席会议,共同研究对策、梳理工作进展、深入实地调研、持续加强指导;明确帮扶目标和责任,支援医院与受援医院均建立由一名院领导牵头抓总,医政、科教、后勤等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推进机制。
三是建立帮扶组织保障机制。省卫生健康委联合省委组织部大力推进“组团式”帮扶工作,要求支援医院落实对援派人员的激励政策,由受援地对援派人员进行考核,为帮扶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将三甲公立医院“组团式”紧密型帮扶工作情况纳入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要求经过3年的“组团式”帮扶,受援的县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达到国家推荐标准要求,县域住院率提升至85%以上,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
省里2019年安排700万元用于提升受援医院硬件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组织医院积极筹措资金,按先急后缓原则,逐步完善硬件设备,着力把各方的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
二、注重对接本地需求,强化人才帮带培养
援受双方始终把“培养本土人才、提升造血能力”作为首要任务,积极探索多种方式,着力培养本地骨干人才。
一是组建高效帮扶团队。受援医院和支援医院共同研究制定专业需求计划,结合受援医院对高层次人才培养、学科体系建设和科研教学管理需求,从支援医院选派具有丰富临床带教和实践工作经验的业务骨干组建帮扶团队,成员全部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其中,高级职称占50%,研究生学历占70% 以上。采取常驻帮扶和柔性选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帮扶。常驻帮扶工作队由1名队长和4名成员组成,时间为1年。定期选派专家到受扶医院开展技术柔性支持,每个支援医院每年不少于4个批次20人次。
二是组织开展集中培训。分期分批选派受援医院医务人员到支援医院跟岗培训、进修业务、学习深造。目前,已举办各类学术讲座、业务培训、技术操作示范400余场次,培训本地医务人员3.5万余人次。
三是帮带日常诊疗。每名帮扶专家与受援医院相关科室结成帮扶对子,由2-3名医生组成跟学小组,全程跟学。帮扶专家采取床旁带教、病例讨论、会诊及抢救病人等方法,帮带跟学医生诊疗病案、处置疑难杂症。建立远程会诊机制,利用支援医院后方专家团队资源优势,使受援医院基层医务人员学习先进诊疗技术。
四是助推科研水平提升。帮扶专家发挥“酵母”作用,在受授医院开展学术活动,申报各项学术研究课题,从而带动医院学术和理论技术水平提升。现已帮助受援医院申请并立项各级科技项目90余项、申报省级医学基金15项、继续教育项目40余项。多家医院在多个领域实现了“零突破”。
三、注重提高专科水平,推动资源精准下沉
深入分析研究当地疾病谱和当地县域外就诊病的分布特点,针对居民诊疗需求较大、群众健康危害较大的常见病、多发病进行重点建设。
一是强化专科能力建设。健全受援医院一级诊疗科目,逐步开设独立的二级诊疗科目。
要求综合确定受援医院2-3个薄弱专科,如儿科、麻醉、精神等进行重点建设,同步加强病理、检验、影像等临床支撑学科建设,同时发展康复、肺病脾胃病等中医特色专科。
第一批14家支援医院帮助受援医院制定各类规划计划135个,新建学科53个,整体提升了医疗服务能力。如,广东药科大学附属一院帮助连南县人民医院新建了6个急需科室。
二是提升重大疾病诊断治疗能力。优化受援医院收治的病种结构,针对近三年县域外转出率前几位的病种,如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肾衰竭等疑难重症,通过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提高受援医院收治疑难危重病的技术服务能力。
三是推广适宜技术项目。结合当地群众医疗服务需求,引进并推广适宜技术项目,逐步推广内镜、介入治疗等微创技术,加强血液净化中心、内镜中心等建设。
支援医院帮扶受援医院共推广适宜技术404项,填补了县级医院多项技术空白。
四是稳步提升管理水平。坚持把提升受援医院管理水平作为重点任务,“带土移植”三甲医院的科学理念和管理经验,截至目前,已制定完善各类制度标准215项,着力健全规章制度、优化服务流程、完善工作标准、规范执业行为,推动受援医院管理向精细化、科学化迈进。
四、注重提高群众获得感,坚持普惠基层群众
支援医院、帮扶队员把帮扶工作当作践行初心使命的具体实践,当作展现医院品牌和医生形象的舞台,纷纷为当地群众送医送药,救危救急,形成“政治站位有高度,帮扶措施有力度,关爱患者有温度”的帮扶氛围。
一是注重选派好医生下乡帮扶。很多支援医院将“组团式”帮扶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选派政治觉悟高、思想品德好、技术能力强的医生下乡帮扶。帮扶队员的工作表现和专业素养受到当地政府、群众的高度肯定和充分认可,群众信任度明显上升。
二是注重提升基层医务人员诊疗水平。帮扶工作队注重依托帮扶医院现有资源加大对乡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帮扶,组织到县镇卫生医疗机构开展现场专题讲座30余场次,利用网络远程技术平台,开展定期理论授课,传授基层医务人员前沿医学知识,累计培训基层医务人员2000多人次。
三是坚持送医送药到基层。帮扶工作队定期到偏远山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开展下乡义诊活动,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累计义诊患者达5000多名,送医送药650人次。
四是深入开展健康宣教活动。广泛开展卫生政策宣传活动,主动参与当地“健康行”节目录制,参与“服务百姓健康行动”,积极派发宣传单,张贴宣传牌,宣传健康政策和健康知识,让以健康为中心的理念扎根群众心中。“组团式”帮扶队员的先进事迹,受到各级各类媒体的广泛宣传报道。
编辑:谢韵宁 责编:陈广泰
来源:广东省卫生健康委
猜你喜欢
↙请点击“阅读原文”,进行预报名,参加科普年会!
为广东医改点亮小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