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区中医院发生了惊心动魄的一幕……

来源: 章丘中医院/zq_zyy

11月25日上午8:40许,内科门诊一名候诊患者突然呕吐、晕厥、瞳孔散大、呼吸心跳消失。急救人员就地展开抢救,急救医生毕佳佳跳上担架床,骑跨在患者身上实施心肺复苏,其他急救人员以最快速度推着担架车奔向急救室。
从内科门诊到急诊科,急救人员争分夺秒,与死神进行争夺。在5组(每组30次按压)规范的心肺复苏后,患者呻吟出声,瞳孔、心跳恢复。从监控视频可以清楚地看到,急救医生毕佳佳,这名从事急诊急救工作6年的资深大夫,累得倚靠在抢救室门口,脚步都有些踉跄。

心肺复苏累不累

做过心肺复苏的都知道,这个操作既需要速度,还需要深度。胸外按压需要较强的体力和耐力。按压深度5公分,频率是每分钟100-120次,不能低于100,也不能高于120。一般的人员的体力,平均来说,基本上能够做5组,每组30次按压,就是2分钟左右。因此这个要轮流做,抢救室的医护人员一般5分钟就得换人,对体力,耐力的消耗极大...一场抢救下来胳膊腰都是酸疼酸疼的....

毕佳佳等人及时、有效的急救,把患者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为其赢得了生的机会。经过检查,该患者被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区中医院胸痛救治团队立即为其实施了心血管介入手术。手术非常成功,但因其发病时间较长,心肌坏死面积较大,能否安然度过危险期还是个未知数。
据了解,该患者自24日晚间开始感到心前区持续剧烈疼痛,放射到背部。实在忍受不住了,于当日(25日)一早来区中医院就诊,这才发生了视频中的一幕。


区中医院心血管介入专家、急诊科李涛主任介绍说:“心肌梗死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剧烈而较持久的胸口痛、发热以及频繁的恶心、呕吐等。出现这些情况时,千万不能大意,要第一时间拨打120。


12个心梗征兆,要当心!

说到心梗,大家都知道胸前区疼痛、大汗淋漓是典型症状。但有些情况并不起眼,却可能是心梗。人到中年,一定要了解好这些信号,以防万一!


据医疗自媒体“定焦专家号”,北京胸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张健在临床工作20多年,做过8000多例手术。他总结出了十二个心梗容易被忽视的征兆。


心梗预兆一:胸口被胶带缠绕

胸口感觉被胶带缠绕,或有一种被束缚感,要当心是心梗的预兆。


心梗预兆二:双耳突聋

双耳突聋跟心血管堵塞有直接的关系。在张健医生接触的心绞痛患者中,有很多都会出现听力下降,有的双耳嗡嗡响,术后马上症状消失。所以,听力突然下降,是心绞痛的一个早期症状。


心梗预兆三:牙痛

牙痛,尤其是牙痛的部位确实存在牙病,特别容易误诊漏诊。所以,高危人群牙痛,先要排除心肌缺血的问题。


心梗预兆四:头晕

高危人群经常头晕,或长期头晕,要小心是心梗的征兆。


心梗预兆五:脚底疼痛

张健医生遇到很多患者都有反映脚底疼痛。脚底针刺一样的疼痛,也是心绞痛的一个表现。这种症状虽然不多见,但是千人千面,心脏报警的途径也是千变万化。


心梗预兆六:肩胛骨疼

张健医生曾遇到一个女性患者,肩胛骨好像漏风一样,丝丝地疼痛。机缘巧合发现心血管问题,治疗后不疼了。


所以,高危人群伴有肩胛骨疼痛的要注意,这可能是心梗的征兆。


心梗预兆七:左上肢无力

左上肢无力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很多患者表现就是左侧肩胛骨和左上肢的难受,酸胀,有的使不上力气,检查发现是心肌缺血。通过药物或者手术改善之后,症状很快消失。


心梗预兆八:左腿酸麻胀疼

张健医生曾遇到一个女性患者,术前几个月左腿一直酸麻胀疼,针灸拔罐都没什么用,结果手术改善心血管问题后,腿不疼了。


所以左腿酸胀这个症状,可能也是心梗预兆。所以左腿的酸麻胀痛,对于高危人群,要高度怀疑心血管问题。


心梗预兆九:头疼

张健医生曾遇到一位老年女性,活动走路就会头疼,后脑勺疼。直到发现右冠出现严重狭窄而且钙化,处理后头痛就消失。


可见,高危人群伴有头疼的要注意了,这可能是心梗的征兆。


心梗预兆十:突然变懒、乏力

这个症状在高龄老人当中比较常见。没有其它不适,唯一的感觉就是乏力,嗜睡,不想动,犯懒,这时候要高度警惕心肌缺血问题。


心梗预兆十一:脐周疼痛

张健医生曾遇到一个50岁左右的患者,早晨遛弯回来后肚脐周疼,以为是闹肚子,但疼的却越来越强烈。到医院后,医生结合天气寒冷、体温不高、年龄和症状,查心电图发现心梗。血栓抽吸手术后,脐周疼痛就消失了


所以脐周疼痛,对于心梗的高危人群,要高度怀疑心梗前兆。


心梗预兆十二:睁不开眼睛

张健医生曾遇到一个中年男性,8年睁不开眼睛。结果检查心脏后发现心衰,前降支堵了99%。马上手术通开血管后,眼睛能睁开了。


虽然无法考证心脏缺血和眼睛之间的关系,但是大家要留意下,如果眼睛突然看不清了,甚至睁不开了,也要关注一下自己的小心脏。


10个危险时刻,心梗易发生!

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前任主任委员、解放军第三医学中心急救医学中心主任王立祥在2018年3月30日健康时报心脑血管版刊文,根据临床案例,发现急性心梗有10个“危险时间”。尤其是高危人群,比较容易在这些时刻发生:

1. 如厕时刻

用力排便时,腹内压增大,血压迅速上升,甚至可较平时翻一番,这都会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肌梗死。


冠心病患者及中老年人在如厕时切忌用力过猛,大便不顺畅时,可通过药物等方式辅助排便。


2. 洗澡时刻

洗澡时全身血管扩张,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长时间待在密闭缺氧的环境里,很容易引起大脑和心脏缺血。


冠心病患者及中老年人不要在饱餐或饥饿的情况下洗澡,洗澡水温应与体温相当,时间不宜过长。


3. 酒席时刻

酒精会引起大脑兴奋,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并可诱发心律失常。对于心脑血管疾病者则会诱发冠状动脉痉挛或急性心梗。


4. 打牌时刻

打牌、下棋时久坐不动,情绪突然激动时,血压会一路飙升,心率增快,容易诱发心肌缺血。


有冠心病疾患及中老年人在进行打牌、下棋等娱乐时,适当起身活动,利于血液循环。


5. 看电视时刻

长时间看电视会使情绪激动,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冠状动脉痉挛,致使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建议睡前看电视别超过半小时,不看内容过于刺激的节目。


6. 游泳时刻

游泳时受到凉水的刺激,也容易引发血管痉挛,出现冠状动脉缺血而诱发心肌梗死。


建议身体健康的中老年人进行游泳锻炼前做好热身,完全活动开身体,同时要选择水温适宜的地域,避免低水温的刺激;冠心病患者最好别游泳。


7. 吸烟时刻

吸烟会促使动脉硬化,也会增大心梗的危险。另外,吸烟会引起冠状动脉收缩、痉挛,导致血管闭塞,发生心梗。建议所有人都能认识到“吸烟有害健康”,吸烟者尽早戒烟。


8. 晨起时刻

早晨起床,人从“半休眠”状态苏醒,呼吸心跳加快,血流加速,容易使已老化的心脑血管破裂,黏稠血液易形成血栓造成栓塞。这就是专家广泛认同的“魔鬼时刻”。所以,晨起最好在床上活动四肢后再缓慢坐起。


9. 鼾睡时刻

睡觉时“打呼噜”是一种具有潜在危险的高发性疾病,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在低氧血症及心肌耗氧量增加的情况下,可导致夜间急性心肌缺血,严重还会诱发急性心梗。建议睡觉打呼噜的人尽早治疗,排除风险。


10. 悲伤时刻

悲伤情绪无法排解时,交感神经系统会分泌出大量激素,使心跳加速、动脉收缩,降低心脏泵血功能,进而引起如心痛、气短和休克等症状。建议保持心态平衡,切忌过喜过悲。


怀疑心梗,尽早呼叫120!

最后再次提醒广大市民,在发生疑似心肌梗死症状(胸痛)后,应尽早呼叫“120”急救中心、及时就医,避免因自行用药或长时间多次评估症状而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