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仿药CMC实操讨论群主要由国内外一些较为资深的、愿意进行分享交流的业内/业界同仁组成;通常于工作以外时间进行一些主题的探讨、分享、交流。11月28日群主金小山发起了(溶出相关)漏槽条件理解的主题讨论。以下为缩减版的文字整理。
以下是抛的砖:
1名词定义:漏槽条件(sink condition):指的是在该介质(37度,包括指定的体积)条件下,API的溶解度能达到该药物剂量100%溶出/溶解的浓度的3倍以上,通常认为3-5倍可能比较合适。
2 假如不满足漏槽条件,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
1)测定不准确,不能反映真实的质量属性。比如把合格的样品误判成不合格的。----这一点可以用评价体系不妥当甚至错误来表述。
2)重现性差,批内或批间等产生剧烈的波动等。-----本质依旧是评价体系有缺陷。
3)设计的溶出曲线无从指示处方工艺去指导BE。
4)分析检测本身会产生较大的测定误差。尤其溶出是在37度进行的,检测时通常会在25度左右,本身的溶解度就会随着温度的下降而降低,继而叠加带来更多的不正常情况。
3 如果只是一味追求漏槽条件,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1)比如最终发现需要加入1.0% SLS,然而该条件下体内外相关性或者期望指导BE可能无从谈起。
2)API的溶解度通常只是一次的数据,是在指定的粒径(分布)、指定的晶型、指定的测试方法下获得的一个数值;
制剂产品而言,API可能已经微粉化了(粒径分布发生了改变),晶型可能发生了改变,辅料通常而言都能够或多或少的增溶甚至是提升了溶解度一个数量级以上甚至是两个数量级。
3)有的特殊的产品,最后发现的条件可能会是50% 乙醇才能达到,但是这种介质条件的选取几乎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4 较为流行的一个观点:也可以以溶出曲线的终点达到90%以上作为合理与否的一个指标来替代漏槽条件这个角度。
这个观点可能是有相当程度的合理性的,很多时候能够作出非常有效的指导,因为毕竟是拿真实的制剂产品如参比制剂的片剂表征出来的介质条件比如最终选择了pH6.8/0.1% SLS。
在此补充一点,处方筛选/区分的条件与系统对比表征是可以采用两个不同强度的条件的。假设一例:在筛选阶段与与RLD的初步对比阶段,采用了0.1% SLS,60分钟正常转速的溶出终点是80%,终极转速下的溶出是82%;但是在系统的对比表征中,采用了0.2% SLS,60分钟正常转速的溶出终点是95%,终极转速下的溶出是98%。(比如主要是考虑了重现性等)
5 漏槽条件与区分力条件的关系:相互之间,既非对方的充分条件,也不形成必要条件。
6 漏槽条件在溶出中可能需要注意的:
通常而言溶出度条件都会满足漏槽条件;
溶出曲线的介质条件不一定需要满足漏槽条件。
(额外多说一句,比如0.1N HCl 介质中溶出度的条件参数是可以与溶出曲线的条件参数不一致的。溶出度条件设置仅用于放行的质控;溶出曲线条件的设置主要是用于对比,看相互之间的接近程度或者说偏离程度。)
7 合理的对漏槽条件的理解:这仅仅是一个参数而已,是用于结合处方,工艺,API的前处理过程,溶出曲线的终点值等进行综合衡量判定所选取的介质条件是否有意义,是否真的能够进行区分,去指导BE争取一次性通过。
8 其它观点:
1)对于化学药物的创新药而言,溶出方法开发通常无需过度关注漏槽条件,主要看看正常转速的溶出终点,终极转速的溶出终点就行了,另外再关注一下重现性。
2)对于ASD(固体无定形分散体)、湿法研磨(显著的降低了粒径)、物理包合等特殊技术而言,请无视(disregard)漏槽条件!----因为毫无意义。
以下是一些问题/观点的论述/讨论
一.
溶出有两个,一个是溶出度,另一个是溶出曲线
1)溶出度仅用于放行的质控
2)研发阶段的溶出曲线,主要用于把关是否差不多可以上BE了
3)曲线表征工艺、质量的变化,偏差等,这个太复杂了。
只能case by case
对于速释制剂,QC是溶出度控制放行。但是说不定 行业 发展到一定程度,QC放行要用多点,甚至曲线。毕竟有些差异,单点看不出
二.
(1)不同制剂,普通制剂、肠溶制剂、缓释制剂溶出介质的选择,以及是否需要漏槽是不一样的
(2)在开发过程中,不同的阶段,用的条件也不一样,关键是看当下处方你想区分什么
不少制剂,一个方法可能是区分不了的,可能需要2个,甚至3个条件加起来才能区分,主要看你想评估与参比制剂在哪个方面的区别
不同的曲线评价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三.
充分,必要条件的逻辑:
(四条)溶出曲线一致与BE通过
相互间,既非充分条件,也不形成必要条件
总结:
有这么几个阶段: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漏槽,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