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高以翔去世... 远离猝死,这几点一定要了解!

来源: 太原市曙光药业/sgyy0351

点击上方蓝色微信名↑↑

关注曙光药业,每天获取健康相关资讯。

11月27日,台湾艺人高以翔录制节目时不幸去世,医院最终宣布为心源性猝死。


高以翔公司和《追我吧》节目组均已发布声明确认。


《追我吧》节目组发声明称,经过2个多小时的全力抢救,医院最终宣布高以翔心源性猝死。



高以翔公司称,高以翔去世令大家悲痛万分,至今无法接受,公司将陪同高以翔的家人低调处理后事。


高以翔节目录制中晕倒

心跳骤停3分钟


11月27日凌晨,有知名博主爆料,演员高以翔在节目录制过程中晕倒抢救,该博主还晒出了救护车的照片,并表示高以翔已经送到医院抢救。


有媒体报道,高以翔摔倒后昏迷不醒,心跳骤停3分钟。爆料者透露,高以翔到医院时瞳孔已经到放大到边缘。


期间有不少工作人员来来回回走动,有一个工作人员还拿着手机打电话,情绪看起来似乎有些激动。

当时节目录制到凌晨2点多,高以翔在奔跑中突然感到不适,在晕倒前曾大呼:我快不行了。

此次他录制的是浙江卫视的新节目《追我吧》,节目主题则为在城市的深夜展开的明星与素人的追逐竞技。

高以翔(Godfrey Tsao),原名曹志翔,身高195cm,1984年9月22日出生于台湾省台北市,华语影视男演员、模特,毕业于卡普兰诺大学,曾经因王沥川一角圈粉无数。

此外,高以翔原定11月29日参加好友、篮球明星毛加恩的婚礼,并担任首席伴郎。

猝死急救,记住黄金四分钟!


数据显示,心脏骤停超过4分钟,脑组织会发生永久性损害,超过10分钟就会脑死亡。


心肺复苏是在专业救护人员到达之前,延续患者生命最重要的方法。但是,按压胸口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要做到规范操作,并不简单。


视频来源:央视财经


以下为遇到“猝死”患者时,进行救助的正确方式——


第一步:先拨打急救电话120,简要说明情况和所处的位置。


第二步:施救者两臂位于患者胸骨的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对中等体重的成人下压深度为5-6厘米,而后迅速放松,解除压力,让胸廓自行复位。如此有节奏地反复进行,按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


第三步:将患者下颌抬起,头部后仰,开通气道。每做30次胸外心脏按压,交替进行2次人工呼吸。


第四步:现场如有AED(自动体外除颤器),胸外心脏按压之后,立即配合使用AED,按照语音提示操作,提高患者抢救的成功率。


猝死在秋冬季节的发病率比春夏要高出20%左右,这和天气寒冷有很大的关系。寒冷是心脏疾病加重、恶性心血管疾病发作的外在因素之一,寒冷会引发血管收缩,从而导致冠心病患者心肌供血不足,诱发心绞痛,甚至急性心肌梗死等情况。




做到7点远离“运动猝死”




运动猝死不分年龄,人人都应时刻保持敬畏。想在运动过程中远离危险,就要做好以下几点:


No.1 运动前排查风险


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心血管系统检查,彻底排查潜在疾病威胁。在参加剧烈运动或比赛前更是如此。


No.2 保证充分的热身


运动前热身,能让尽可能多的血液流向心肺和肌肉,提高心肺的代谢能力,以保证在进入高强度运动后,人体能量代谢能满足运动的需求。


热身一般占总运动时间的10%~20%。冬天天冷,热身时间要适当延长。


No.3 运动量不宜过大


马拉松是一项高负荷、大强度、高风险的竞技运动,不提倡未经训练的人参加马拉松全程跑。


长跑有利于心脏健康,但要循序渐进。初练者一般从3000~5000米开始,或持续20~30分钟。


No.4 及时补充能量


长时间运动,应及时补充运动饮料、能量棒、盐丸。建议每跑5公里喝100~150毫升水。夏天饮用水要保持在8~12摄氏度,冬天保证水温在30~40摄氏度。


No.5 感冒、发烧不运动


有些人认为跑跑步、出出汗,感冒自然就好了。


事实上正相反,因为感冒发烧使机体的免疫能力下降,运动会进一步加速免疫力下降,病毒易于入侵,如果入侵心肌,会形成病毒性心肌炎。


在自身很疲惫、熬夜的情况下,也不建议剧烈运动。


No.6 运动中不适别硬撑


运动过程中一旦出现很明显的气喘、胸闷、胸痛,要立刻减缓运动或暂时退出运动,千万不要硬撑。


No.7 跑步后不要立刻停步


跑步结束不要立刻停下来,最好能走上10~20分钟,同时做深呼吸,给身体一个缓冲时间。可配合做一些静态拉伸动作,比如弓步压腿、侧压腿等。同时,不能马上洗澡、吹风或用空调等。


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我们永远不知道,希望35岁的高以翔天堂安好,愿每个人都能好好珍惜生命。

END


太原市曙光药业诚邀您的加入
【产品推荐】鼻炎克星——鼻咽熏蒸治疗仪
常用药也有“猪一样的队友”,一张清单告诉你什么药不能一起吃!
红糖+香菜,可调胃病?第一次听说!